新兴类词缀的产生与现代人的心理观念

时间:2022-10-17 07:48:50

新兴类词缀的产生与现代人的心理观念

内容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生活的改变及国际交流的日益紧密,从最早我们接触“酒吧”这样的新鲜事物,到现在“跑酷”、“裸婚”等新鲜名词的出现,我们的生活不断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本文以新兴类词缀为研究对象,从新兴类词缀的产生、发展简要分析其背后所折射出的现代人心理观念。

关键词:类词缀 现代心理观念

词缀本身不表示任何实在的词汇意义,只表示附加的色彩意义或语法意义。但由于汉语自身的特点,现代汉语中的词缀大多是由具有实际意义的词虚化而来,对于意义半虚化,能产性较高的语素,则可以定为类词缀。类词缀在语义上尚未真正脱离理性意义,是实词素向词缀语法化过程中的中间过渡成分。

类词缀的意义与语素的本义或基本义不同,其语义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例如“数学家、哥特式”中的“家”、“式”等。随着当代社会网络的普及,一些新词新语得以在网络和社会生活中迅速传播。例如:微博控、手机控、微信控、妹控、包包控等“控”族词;黑客、博客、播客、淘客、拼客、晒客等“客”族词;艳照门、泼墨门、诈捐门等“门”族词。本文从新兴类词缀产生的方式、途径等分析其背后所折射出的现代人心理观念。

一.典型新兴类词缀分析

以“控”族词为例,“控”是音译日语“コン(con)”,其源头是英语complex的前半部分,字典中释义是“不正常的精神状态、情结,如自卑情结、恋母情结、受迫害妄想症”。受语源complex的影响,网络外来类词缀“控”最初表示“具有……情结的人或极度喜欢某事物的人”,这种情结往往是有些极端的,甚至给人以变态的感觉。最初用于ACG(动画、漫画、游戏)领域,如“妹控”“女王控”“伪娘控”。

而这类词进入到中国,“控”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原来“消极的、负面的”的贬义色彩逐渐淡化。微博控、手机控、微信控等大量“控”族词涌现出来,形容“喜欢、偏爱、习惯某种东西或行为的人”。例如“微博控”指喜欢上微博,经常发微博的人;“手机控”指一直随身携带手机,常常会因没有带手机而产生不安的人。

二.新兴类词缀的产生与现代人的心理观念

新兴语言是社会思潮发展变化的重要表征之一。从新兴类词缀的产生过程,可以分析出其背后所折射出的现代人的如下心理观念:

1.标新立异的个性需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事物不断涌现。现代人喜欢张扬个性,渴望标新立异,许多新词的产生正是满足人们表达自己性格和喜好的心理。作为社会中最好奇、最活跃、最具突破意识的群体,青少年乐于接受新事物,对时尚文化的触觉也最为敏锐,能够熟练的使用网络语言及流行语被看做是一种时尚,新兴类词缀的产生、运用亦可以被看做人们在语言界追求时尚潮流的一种表现。

2.避繁求简的社会心理

根据语言的经济性原则,通常在语言的使用上,人们总是希望用最简洁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内容,而类词缀就正好具有生动、形象、简约的特点。汉语新词语词缀化研究可参看张翠敏的《汉语新词语词缀化趋势特点及心理基础奏议》。

3.生活理念的自我倡导

类词缀的产生、变化及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当代社会发展水平,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很多新的生活理念被人们所倡导,“软饮料”“软环境”“软包装”就是很好的例证。再比如,最近提倡的“慢生活”“慢城市”“慢运动”等,这与我们平时所强调的“只争朝夕”相悖,同我们所认知的“快节奏是时代进步的象征和必然”产生矛盾,但转眼一想又不无道理,“慢-”恰恰强调的是现代人一种自我调节方式。

4.轻松戏谑的交际心态

最能体现这个特点的当属新兴的汉语表人词缀。如“-迷”“-霸”“-派”“-族”“-哥”“-虫”等等,在社会交往中,人们把语言文字很多时候当成了交际游戏来使用,这种轻松、戏谑的心态体现了人们的幽默、诙谐。汉语表人词缀的研究可参看齐焕美的《汉语表人词缀的认知基础及社会文化蕴涵》。

综上诉述,在目前的网络时代,随着传媒产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思想不断开放,这些类词缀还将继续大量出现。但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汉语新词族创造出的新词存在歧义、生造、滥用的现象,许多新词族的意义并没有真正的固定下来,新兴类词缀的发展值得我们今后进一步关注。

于东霞,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2009级学生。

上一篇:高职语文教改与学生能力素质的提升 下一篇:谈谈海子与基督教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