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闻平民化价值取向

时间:2022-10-17 05:52:52

浅谈新闻平民化价值取向

近年来,随着老百姓走上了电视屏幕,一种发自内心的平民情结牵动着广大新闻工作者,使他们将摄像机面向充满市井烟火、人情世相的平民生活。新闻人用敏锐的目光将普通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散发的精神气息聚焦、放大,使其近距离、鲜活地展现在观众面前。新闻工作者巧妙地运用平平淡淡才是真的朴素哲理,以一种平常的心态,朴实的手法,揭示出生活原生态的美,而这已成为新闻煤介的一种共同追求。

为什么新闻界十分注重强调平民意识呢?平民意识的产生,主观上讲是党的新闻工作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种具体体现,客观上讲是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一种需求,它不同于以往就政治而政治、就宣传而宣传的传统观念。

那么,电视新闻应当怎样体现平民意识呢?电视新闻工作者在从事报道时,要以一种平民化的价值取向与平视生活的视角来观察和思考问题,使荧屏内外的传播与接受、社会与个人获得严格意义上的心态同步,产生情感共鸣。它是对传统电视新闻中存在的“高大全”和居高临下说教模式的叛离,显示出一种对时代、对观众的尊重,体现着新时期电视顺应时代的崭新审美价值。

多年来,新闻界一直强调“三贴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它在新时期有了全新的诠释。新闻类的节目尤其应以关心群众为出发点,反映群众的意志,以正确、健康的观点激励群众。特别是有关群众切身利益的一些社会问题,要潜入深层去挖掘,才能昭示世人,起到论世、警示、醒世的作用。“三贴近”的作品应当从火热的生活中来,从纷繁的矛盾中来,不扑下身子去深入实际,那就出不来“三贴近”的好作品。记者心里装着老百姓,就需要从日常生活中撷取素材,以平等交流的姿态讲生活中真实的故事,杜绝口号式说教,将政治、道理、行为规范、道德准则化解为日常生活中的平常事、平常行为和平常话语,让观众从观察、体验的思考中得启迪和教育。

现在的大众传播研究普遍认识到,受众不是一个消极被动的客体,而是积极主动的主体,受众的这种主体地位在我国体现得更为明显。因为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电视的主人,受众不仅是电视的传播对象,而且是电视的服务对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也是电视宣传的根本宗旨。

如何将服务意识转化为节目中的平民意识,这需要换位思考。由于社会的转型和大众传播文化的日趋丰富,造就了一代成熟的电视受众。他们开始改变只是把电视当做“看”的传播习惯,渴望摆脱被动的引导、空洞的说教。自己看、自己思考正成为新世纪电视观众的共同心态。观众需要的是实实在在反映生活的东西,需要的是心与心的平等交流,接受信息的的主动权在自己手里。一条新闻、一组节目,如果不给受众以吸引力,不能给受众留下思维、参与的空间,那就根本谈不上心里装着受众。

电视新闻呼唤平民意识是一种社会发展的需要,是电视事业自身求得生存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广大电视新闻工作者进一步反映百姓的喜怒哀乐,让平民意识在电视新闻中得到充分的张扬。

(作者单位:乌海广播电视台)

上一篇:伊朗“核危机”的实质与前景 下一篇:发挥《新闻内参》监督作用之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