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居住小区绿化养护研究

时间:2022-10-17 05:52:21

城市居住小区绿化养护研究

摘要:强调了居住区绿化在城市中的地位。再从“四维养护”的理念出发陈述绿地发展的阶段.建议建立居住区绿化评估体系+直观体现绿地价值+并推进可持续发展养护目标的实现。最后对目前绿地长效管理进对策探讨。

关键词:居住区 绿化 研究 

中图分类号: TU986文献标识码: A

1概述 

绿地是居住区不可缺少的公共设施.也是唯一有生命的基础设施.具有独到的生态效益.20年来大连在改革开放浪潮中.始终将解决住房问题与改善群众居住条件作为头等大事。房地产业推动了居住区绿化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初.大连市居住区绿地总量为480hm2.占城市绿地12%.在以后的20年中.增加了将近2000hm2.目前.在城市绿地与日俱增的情况下.居住区绿地占全市绿地的比例己升至20%。

绿化提供了优美环境.供居住者享受其形成环境机能的价值能为房产增值。居住区的建设为绿化提供了土地和建设资金.居住者则承担起长期的养护责任。房屋、绿化与人三者构成了互利共存、共赢的循环.形成城市生态中一个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子系统。

把居住区楼宇之间的土地绿化起来.就可以获得数量可观的绿地。绿地率可达30%.基本达到了维持地区良好环境的需要。

2居住区绿地

居住区是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居住区绿地是被使用频率最高的绿地是城市绿地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1]。但居住区内管线密集、设施繁多.绿地又被分割得很零碎.给造景、种植和养护作业增加了困难。居民对绿地的不当使用.容易造成损毁。因此.对于树种的选择、地形处理等提出了独特的要求.特别要注意合理地组织步行道路系统.以免因居民的穿行使绿地受到破坏。

小区中心绿地.对于居民户外游憩的质量至关重要。应该多采用开放形式.便于居民开展游憩、健身活动。为了丰富居民户外活动.中心绿地应保持一定的规模。但过于集中的中心绿地.会使楼宇间距变小。与其把大量土地都用在小区集中绿地上.不如尽量扩大一些楼与楼的间距.甚至天井院落面积。因为人们最愿意利用的户外空间.就是离家最近的地方.

中心绿地的设计.要有明确的功能分区.目前有的中心绿地达上万平米一眼望穿.大而无当。应采用分割、连接、合并等各种手段使之接近人们的心理习惯和使用要求.提供温馨的家园气氛。

居住区绿化应当以乔灌木为主辅以地被植物覆盖地面。植物配置注意落叶树与常绿树数量的搭配.尽量利用色叶、观花和观果植物.表现季相变化和层次感.种植的方式要考虑到养护作业的方便与低成本。

大连地区居住区绿化资金来源.在建设阶段和养护阶段有所不同.建设阶段.绿化建设费用纳入住宅建设成本.不足部分由售房利润中补贴建设资金的渠道和数额可以得到基本的保障:养护资金则由业主承担.不过.目前养护费用标准偏低.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建设费是一次性投入.而养护费按年度重复提取.绿地建成以后逐年的养护投入总和远远超过建设费。以大连地区600万1112直管公房绿地为例.1998~2000年这4年中.按目前执行的养护标准己投入l 83亿元.若按园林行业标准执行.等于4~5年投入一笔建设费。但在一年或两年的短时期内.建设差额。因此.“重建设、轻养护”的现象,一段时期内难以克服。

建成后的绿地不再产生直接效益.还要不断投入养护资金。绿地长期保存就要不断投入.但如果与其他用途(如置换、盖房等)进行交换,就可以立即获利。比较之下.就产生了利益驱动的局部占绿行为。建成的绿地缺乏价值评估体系难以直观地体现绿地价值.这是一些政策性占绿难以杜绝的原因。为了保护居住区绿化的成果.应当建立绿地价值评估制度和稳定的多元化资金渠道.并拟定合理的养护费用标准。在规划设计阶段就要充分考虑绿地养护管理的低成本。设计、建设、养护等各个环节.都应把绿地的经济性和自我维持.作为贯穿始终的工作目标。

3居住区绿化的四维养护和阶段 划分

3.1以四维的理念.划分绿化养护阶段

绿化的四维理念即指时间对绿化空间所起的作用。它要把过去和将来联系起来不仅以三维空间为基础.而且要考虑到随时间的进程.绿化发生的改变。

从建设阶段开始.时间因子对设计效果产生影响 树木就处于变化状态中。定植的苗木要通过时间的推进,才能逐步展示出它们的全部潜力。只有当种植的树木达到设计预期的规格和外形时.才能显示出它的美丽多姿并充分发挥其各种效益。

城市的居住环境和人们的生活习惯.希望绿地消长有序.保持园林恬静的氛围及树木整洁与台宜尺度。若任其生长.无法达到预期的完美境地。所以.必须及时删除演替中产生的杂乱无章和其他不符合设计目标的因素.这个过程就是养护。要取得好的绿化效果,设计、定植(建设)及养护管理诸环节,是互为补充的.所以绿化是一门四维的艺术.时间(第四维、是一个在绿化全过程中起作用的因素.无论是建设单位、业主.还是物业公司.都要充分考虑时间的作用。

3.2居住区绿化的阶段划分

(1)初龄绿地绿地定植(即建设竣工)后的1~3年,可划作初龄绿地,这是苗木成活的关键时期。此阶段主要是乔灌木定植、生根、成活到个体发育的开始。不同植物,耐移栽程度不同,从定植到恢复生长.需要的时间也不一样,快的当年就能发新芽.如意杨;慢的要3~5年才能恢复生长。

初龄绿地建设中有两个环节应特别注意:一是绿地的土方一定要平整、饱满使用的客土应该是可种植土。二是要注意种植时的苗木定位.应考虑尽量避免以后给树木发育和居民生活带来影响。

现在.有的绿地建设中.使用了大规格甚至超大规格的苗木.目的是希望绿地早日成型。即使树木规格再大.定植后仍然要经过成活阶段再开始个体发育.植物的生长规律无法超越,因此仍属初龄绿地。

有的绿地还成片种植低矮灌木俗称大色块。苗木排列不留株行距.只顾眼前的效果好.但用苗量大.造价高.调整间隔小.增加了病虫害发生的危险。

另外在大色块中插种乔木由于密植的灌木会影响乔木的根部受光和积温.长成僵苗,或者乔木生长旺盛,将灌木荫蔽。两种情况都会使群落的培植处于不稳定的状态.从而增加养护的工作量。

初龄绿地的定植中.也有种植过稀的情况.或是苗木规格太小(胸径小于3c xnl.数量过少.或完全是草坪。这种绿地保存率低.需要补植.或长期封闭养护直到主体乔木胸径达到5tin以上。

(2)中龄绿地定植的苗木经过l~3年的恢复.第4~10年处于中龄。本阶段树木个体发育速度加快.始终贯穿株间和种间激烈的生存竞争。中龄绿地的工作目标是:利用树木的竞争和演替,通过养护管理.取得理想的景观和生态效益.

①中龄绿地的树木不断长大.由于生物竞争中的弱势淘汰和人工干预.总趋势是数量由多到少在变化。很难制订统一的量化指标但可以参考以下标准衡量:

a乔灌木无论丛植或群植.都应保持自然完整的树冠。

b中、下木和草坪接受到阳光或散射光.能正常生长。

②中龄绿地是从定植到成型的重要过渡阶段.经历的时间较长.工作量大.养护任务繁重。要加强养护和调整,避免退化.

然而由于大连的居住区绿地迅速发展这些品种被反复使用绿地给人以雷同感。因此继续丰富和扩大植物应用品种是目前的重要任务建议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1)绿地增加观花植物在居住区绿地实现“普绿”后应把提高绿地品位放在议事日程上 大力提倡应月花卉。如:木本的杜鹃、茶花、茶梅、牡丹、月季等。

(2)提倡自然地被 要做到“黄土不见天”地被和草坪很重要。但单一品种的地被特别是草坪养护工作量大费用高。所以在大规模居住区绿地的林缘自、林下和非主要道路两侧绿地中应提倡自然地被即以铺设的草坪生长高度为标准允许多品种共存以降低养护成本。这也是实现低维护、经济和自我维持的途径之一。 

上一篇:城市设计中城市总体风貌研究 下一篇:城市养老设施体系规划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