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小学美术课创新教学与学生能力的培养探讨

时间:2022-10-17 05:51:54

基于小学美术课创新教学与学生能力的培养探讨

摘要:小学美术课创新教学的目的是开发学生的感受力、拓展和开发学生的创造力,激发和丰富学生的情感,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学生,形成和造就学生的智慧,使学生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但是根据本人查阅的大量资料发现,当前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对于创新与学生能力的培养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此,本人结合多年从事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实际,探索出小学美术课创新教学与学生能力培养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小学美术 创新教学 学生能力

一、美术兴趣与爱好的培养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教师,是学生学习最重要的动力,儿童走在街上,总喜欢问着问那,在成人的眼里,是孩子幼稚的表现,有的家长觉得孩子的问题很可笑,很不可思议,这其实是孩子对未知世界的好奇,正是在这种好奇和探索意识在懵懂中孕育着未来创新的胚芽。遗憾的是,儿童的这种创新意识还未萌发之际就遭到扼杀,通过调查发现,小学低段拘学生对美术课兴趣浓厚,年级越高对美术的兴趣降低。传统教学活动以“告诉”的方式造成学生被动的接受。小学美术课创新在培养学生的兴趣过程主要是让学生主动的学习,发现问题,深入研究,通过美术学习的过程找到其他学科学习的兴趣,大胆的阐述自己的观点、看法、原因和理由。人类的探究活动源自人的好奇心,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好奇心是人们探究发现新事物的内在驱动力。小学阶段正是儿童好奇心和探究意识孕育的萌芽期,寻找答案的过程是师生共同探索的过程,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把对方视为平等的对话者和合作者,因为师生关系影响到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常常发现对美术感兴趣的学生首先会先喜欢美术教师,然后接受美术,得到教师的表扬时,孩子对美术的兴趣更加浓厚,因为小学阶段的学生绝对的服从教师,惧怕教师,表面上的害怕和尊重,往往具有一定的反抗意识,只有教师具有高尚的人格,渊博的知识卓越的能力等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与佩服。良好的教学艺术,和蔼可亲的态度,学生会从心里尊重信任教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增加接受和掌握知识的主动性,并很快将这种意识转化为行动,促进学生知识、智力的发展,更为重要的是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发现问题。总结规律,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与人合作。

二、观察力和想象力的培养

“一个学生一本书,一个学生一个世界”。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其重要的根据是人是丰富多彩的,每一个人都是具体的,独特的,因此每一个个体都是与其他个体不同的独特个体。学生在学习中都是会有差异。这种差异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而实际上,当前的小学美术课没有充分的考虑到学生的“不同”。一个没有观察力的人,是缺乏对美的认识的人,一个没有想象力的人,是一个对生活缺乏憧憬的人。培养和训练观察力和想象力是美术课的一个重要功能。小学美术课最主要形式是班级授课制,这种教学组织形式的特点有很多“相同”。相同的教师在相同的时空条件下,用相同的教学方法将相同的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而学生是互不相同的独特的个体,因而他们对新世界、情感需求以致身心发展水平等都是不相同的。小美术课创新要求教师培养学生观察力和想象力,使学生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形成自主性、独特性,养成创造性思维和品格。不要一味的要求“像不像”、“好不好”保持孩子的天性,天真、活泼、稚嫩正是孩子的写照。

教师充当一个“布道者”的角色,他们几乎代替学生完成了对教学内容的一切处理过程,学生所能做的,只剩下对信息的记忆和再现。这告诉我们在一个认同差异,鼓励多元化的时代里,教师不应该局限于教材内容,而是根据教学要求,选取各种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相关的学习材料,学生在开放的时空条件下探求知识,尊重学生的差异性,有利于学生个体智力的开发,观察力和想象力的培养。

三、视觉表象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小学美术课创新要求突破单科性为主的教学方式,开发具有多学科相结合的新教学模式,因此教师应该破除知识封闭化的局面,将专才变成通才。综合性的人才具有多元化的知识结构。教师知识的丰富才能培养学生全面的发展,将语文、数学、美术有效的结合起来,小学阶段的学生形象思维较强,在教学实际中,教师在教学上设计新颖,效果最佳的教学方案,从创新教学出发根本上改变教师的满堂灌想象,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对教材和内容进行调整,结合实际和教师的能力,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大胆的创新、培养学生的视觉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教师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直接或间接的突破固有的教学模式,结合现代技术,充分利用网络技术,使用多媒体教学,图片、视频、声音、模型等等能更形象的使学生接触到可以听、看、触的美术。开阔学生的视野与知识结构,多角度、立体的美术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视觉冲击。创新教学的开放性,要求学生大胆的利用有限的资源学习与探究,对课外资源的搜索与辅助。

图片的赏析,音频的欣赏离不开网络,合理有效的使用计算机网络能够使学生及时、高效的获取信息,能够自主的提出问题,同时对信息的甄别,以及批判性、创造性的运用网络资源。其次是图书馆、博物馆与创新教学的结合。对历史的了解有利于学生全方面的了解学习对象的背景与发展。实践活动走出校园与科技结合,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和智力开发。美术新课程以突出学生为主体,充分的调动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真正的成为课堂的主人,同时将美术教学拓展到课外、校外,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

四、结论

总之,小学美术课创新探究是在教育实践中摸索出来,适应学生心理需要和发展的,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差异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探索精神,在生活中能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对教师也有新的要求,面向全体教师敢于创新、勇于创新、大胆教学。本人也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为提升小学美术课创新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提供一定的参考及借鉴。

参考文献:

[1]杨兴权,小学美术课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成功(教育),2011/04

[2]李家峰,创新教育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8/S1

上一篇: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下一篇: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