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阅读”奠定“大人生”

时间:2022-10-17 03:59:48

“大阅读”奠定“大人生”

阅读不仅是学生增长知识的手段,更是认识自然和社会、完善人格、滋养心灵、提升自我发展空间的有效方式。阅读教育是学校传授知识与培养技能的主要形式与重要手段,对学生提高思想品质,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科学文化知识和增强整体素质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学校作为专业教育机构,加强对学生的阅读指导是很有必要的。围绕"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升"课题研究,笔者开展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大大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挖掘阅读动力源,培养健康阅读心理。

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首先就应该重视对学生的阅读心理的指导,激发学生健康的阅读心理。因为阅读不仅是一种认知活动,还是一种心理活动。阅读所达到的效果不仅与基础积淀、思维能力、阅读方法等紧密关联,更与阅读心理有着密切的联系。

先哲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天空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古往今来,许多有所建树的名人都是自觉地把阅读作为人生的第一大事,博览群书,善于从书本中吸取养料,完善自己的行为处事风格,建立自己的专业理论体系,最终走向成功。阅读是掌握各个知识领域的基础,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借鉴经验、快速成长的捷径,是修身养性、启迪智慧灵犀的法宝。只有学生真正体会到这一点,才能从内心产生对书籍的渴望和喜爱,产生读书的浓厚兴趣,产生"不用扬鞭自奋蹄"的阅读内驱力,养成读书的良好习惯。

二、建立阅读资源库,推荐好书引领方向。

在日常的阅读指导中,教师应该站在全局的角度统筹兼顾,对不同阶段的阅读内容进行系统地总结,给学生提供阅读书目,并在适当的学习阶段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推荐优秀读物、宣传优秀图书,让课外阅读与课内教学有机结合起来。

好书推介课是教师进行阅读指导常用的一种课型,以扩大学生阅读量,拓展学生阅读面,引导阅读有益书籍为目的,教师为学生走进阅读材料进行铺垫,可以对书刊、篇目、内容进行介绍,也可以采用教师推荐和学生推荐相结合、统一推荐和分散推荐相结合等形式。其基本模式为"情境导入--教师推介--小组推介--代表推介",其中二、三、四环节可交换顺序,注意指导讲出推荐理由,如人物有趣、想象丰富、情节曲折、受到启迪等,旨在通过一系列的交流,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

这里,我们还是要强调不可矫枉过正。推介的目的是吸引,而不是强迫,要把阅读选择的权利交给学生,尽可能为孩子提供轻松自由的阅读环境,在学生的阅读过程中,我们除了需要对真正有害于孩子的书刊进行控制外,不应对孩子所读书刊的内容、类型和范围进行过多的人为约束和控制。

三、把握阅读金钥匙,阅读效果事半功倍。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总目标"部分指出,要指导学生"学会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这要求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的阅读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较强的阅读能力。

很多学生的课外阅读都是按照自己意愿进行的,很不注意阅读方法,或者说根本没有一个好的阅读方法,而获取最佳阅读效果的主要途径是科学有效的阅读方法。读书无定法,各人的读书目的不同,个人的性格脾气也不同,所以要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择优选取,形成自己的阅读方法。

就阅读探究的深浅度而言,常用的阅读法有浏览性泛读--对浅显易懂或阅读价值不高的书籍报刊,采取浏览法,大致了解其主要内容,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探求性速读--为达到某个特定的目的或完成某项任务,如寻求某个问题的答案,专门搜集某方面的知识等;品味性精读--对名篇名著和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静心细读,体会立意构思,揣摩谋篇布局,欣赏佳词妙句,经过细嚼慢咽,将其中的精华变为自己的知识营养。

学生的自发阅读,适宜于泛读浏览,而精读--教师适度点拨的阅读指导能使学生对文本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提高读书品位,思想境界在读书中得到升华,道德修养、思想情操在潜移默化中得到陶冶。阅读方法指导课就是有目的、有计划地教给学生阅读方法的一种课型,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系统科学的读书方法,养成习惯,形成能力,最终达到"自能读书"。此课型有其现实性和针对性,是针对学生好读书却不得要领,或只看热闹,或纯为猎奇,读书不少收效却不大的现状而设置的。

教师要交给学生一些最基本的阅读方法,如"三步阅读法",即初读,整体感知,读通读顺;细读,部分探究,品词析句;精读,感悟写法,摘要记诵。新课程的教学理念非常重视学生的"读"。阅读教学应以"读"作为主线,让学生"自主地读、有见解地读、有感情地读",在"读"的过程中受到启示,获得见解,培养思维能力。对那些情感充盈的文章或片断,要充分发挥"读"的作用,指导学生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在阅读教学中,创造一个能让学生自由阅读的空间和意境,让学生无拘无束地读,在"读"中发现,在"读"中比较,在"读"中选择,从而有所发现和收获。

四、组织读书交流会,稳固形成阅读习惯。

通过一阶段的课外阅读后,对学生读了什么书、有什么收获要十分关注,及时反馈信息。可以定期组织开展读书报告会、演讲会、故事会等;也可以把学生优秀的读书心得、专题评论,分期、分批地在宣传栏中张贴,进行交流;也可以组织学生自己办小报,把同学们的课外阅读收获或心得体会编入小报。当学生看到自己的作品被展示,便会产生强烈的自豪感,就能激发他们的读书兴趣。

综上所述,阅读已经越来越得到教师和学生们的重视,但是单靠课堂上的语文教学,显然已经不能满足新课标所提出的"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书"的要求。于是,"把课堂阅读教学延伸到课外,同时也把课外阅读纳入到课堂教学中"已逐步深入校园。其间,教师要对学生的阅读进行指导,认真从阅读心理、阅读目的、阅读内容、阅读方法和阅读效果等方面给予积极影响,帮助学生培养健康的阅读心理,确立正确的阅读理想、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增强阅读的效果,实现阅读过程的最优化,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和效益,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上一篇:有效提问在初中思品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论怎样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