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科尔沁沙地造林成败的关键技术

时间:2022-10-17 03:36:36

浅谈科尔沁沙地造林成败的关键技术

摘 要:本章介绍了造成科尔沁沙地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偏低的原因,以及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的关键技术措施。

关键词:沙地;造林技术

中图分类号:S728 文献标识码:A

科尔沁沙地是我国四大沙地之一,立地条件复杂。近些年来,通过实施“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等林业生态工程,科尔沁沙地得到了有效治理,实现了治理速度大于沙化速度的良性逆转。但近年来,由于气候持续干旱,年降水量不足300mm,地下水位逐年下降,许多林木出现干稍、逐渐枯萎,有的甚至干枯死亡,大大降低了林业的“三大效益”。造林成活率低、保存率低一直是制约科尔沁沙地治理的瓶颈问题,针对这一问题,笔者浅谈两点意见。

1 影响科尔沁沙地造林成效的主要原因

1.1 造林苗木质量问题

苗木质量是影响科尔沁沙地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的主要原因。由于当前造林苗木大多为社会群众自发生产经营的林木种苗,缺乏足够的技术保障,苗木质量普遍较差。一般用于造林的乔灌木苗木很少使用移植苗或经过切根的留床苗,大多数为当年生苗或多年生的留床苗。由于留床苗根系不发达,特别是2a生以上的留床大苗在生长过程中因水分和养分竞争较大,导致苗木侧根稀少,根与茎比例严重失调,苗木先天生长发育不良,这类苗木用于造林治沙成活率会很低。还有,育苗户培育杨、柳树扦插苗为提高苗木每667m2产量,盲目加大扦插密度,由于单位面积苗木产量过多,致使苗木高生长量过大,根和茎的比例失调,这样的苗木抗逆性差,用于治沙造林生长势弱,而且容易发生各类病虫害,将会严重影响治沙成效。

1.2 苗木修剪问题

造林后对苗木及时合理地修剪,可以提高造林成活率。1a生杨树苗造林采取截干的方式成活率最好。用2a生以上杨树大苗营造防护林一般采取截干措施来提高成活率,但是营造用材林时,不提倡进行截干,因为2a生以上的大苗截干造林,虽然能够提高造林成活率,但由于截干后,干头部位以下侧枝萌生枝杈较多,林木高生长量减少,而且萌生枝杈修枝后,造成树干周围疤痕过多,非常容易遭受病虫害侵染,同时对林木的圆满度和木材质量也有很大影响。为此,用2a生以上大苗营造用材林时,最好应保留全部主干,将全部侧枝剪掉。对一些灌木及亚乔木树种,要按根茎比例合理修剪,如:栽植山杏、五角枫等都应适当截干或修枝来提高造林成活率。

1.3 造林方式方法问题

开沟深栽、钻孔深栽等造林方式是提高抗旱造林成活率的一项关键技术措施。但是深栽要根据树种的特性来选择适合的造林方式。杨、柳树大苗造林提倡深栽是因为茎干部位都能产生不定根,深栽后主要是靠根底部吸收土壤中的水分,活土层内茎干部位能够产生新根,因此,对于杨、柳树开沟造林,关键是栽植完浇水后及时进行回填土,这样可促进苗木成活及生长。通常榆树、山杏等树种为了方便浇水,也采用开沟方式造林,但因为榆树、山杏等树种茎部不易产生不定根,不宜进行深栽,如果栽得过深,致使根部将接触生土层,地温又低,苗木不易生根,造成茎部先发芽而生根困难,造林后很难成活。

1.4 造林技术环节问题

造林施工中的各主要环节包括:整地、苗木准备(选苗、起苗、苗木分级、运输、假植、栽前处理)、栽植(造林方式方法选择)和栽后管理等主要技术环节,这些环节是紧密相关的,认真落实好每个技术环节,是提高造林成活率的关键,如果忽视其中某一环节,都会影响造林成活率。如:树种选择不合理,有什么苗用什么苗造林,从根本上违背了适地适树原则;进入冬季时苗圃地不灌封冻水,苗木起出来之后不及时假植,运输过程没有保水措施,造林前不浸泡,栽植后不及时浇水等,这些环节中的某一环节一旦被疏忽都会造成苗木失水,进而影响造林成活。

2 提高科尔沁沙地治沙造林成效关键技术

2.1 选择适宜的造林树种

造林树种选择要根据科尔沁沙地的实际立地条件,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科学合理地选择造林树种(品种)。要重点选择适于当地气候条件的乡土树种、抗逆性强和已经成功推广应用的造林树种。对于新引进的树种(品种)必须要经过多年的试验观察,并通过综合评价认可后方可推广应用。

2.2 科学合理地定向培育良种壮苗

要根据树种(品种)的生物学特性和培育目的,合理确定苗木的培育方式和育苗密度。播种方式培育2a生以上的苗木,必须要进行移植或切根处理。采取扦插育苗方式培育杨、柳树大苗的,要按一定规格(密度)定单位面积育苗量,常规扦插育苗,培育2a生以上杨、柳树大苗必需按规格进行移植。

2.3 严格把握各造林技术环节

要严格按造林设计进行施工,认真把握好每个关键技术环节,提高造林成活率,确保一次造林成型,否则,补植后的苗木很难跟上原栽植苗木的生长速度。要提前进行整地,按立地条件选择适宜的树种,选用抗逆性强的良种壮苗造林,苗木要随起随运,运到目的地后要及时浸泡、假植,苗木从选苗、起苗、运输、假植、栽前处理等都要想方设法保证苗木体内水分平衡,无论是截干造林,还是植苗造林,都要保证一定的栽植深度,栽植时要灌水,造林后如遇严重干旱要及时灌水,确保成活率。

2.4 推广应用抗旱造林系列技术

在多年的林业生态治理实践中,广大的林业工作者和沙区群众总结出了“两行一带”、生物经济圈等10余项治理模式和机械钻孔造林、容器苗雨季造林等一系列抗旱节水造林技术,为提高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加快推进科尔沁沙地治理步伐提供了有力支撑。

2.5 加强抚育管理

由于科尔沁沙地气候比较干旱,造林必须浇水才能保成活。苗木栽植浇水后应及时回填1/3的熟土,二次浇水后再回填2/3的土,以此保墒保水保成活。林木生长期及时中耕除草,控制杂草争肥和消耗水分,对林地保水保墒十分重要,所以要做到适时中耕抚育。

上一篇:解析青海云杉撒播育苗技术 下一篇:干旱山区柠条造林成活率技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