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树腐烂病的特点及防

时间:2022-09-20 05:20:08

摘 要:杨树腐烂病是杨树上为害较严重、防治较困难的一种病害。是由黑腐皮克层一些真菌引起的干枝病害,它对杨属和柳榆等树种危害极大。轻者局部皮层腐烂、干缩,或侧枝、侧根、稍部枯死,重者全株死亡,严重影响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分析了杨树腐烂病的发生特点,并提出了科学的综合防治措施。

关键词:杨树腐烂病; 发病症状;病源及发病规律;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S763.1 文献标识码:A

在吉林省发生的普遍的危害是烂皮病,不仅仅是危害杨树的枝干,导致树皮腐烂,林木大量的枯死,除了杨树以外,柳树和榆树以及槐树等也不同程度的受到了损害。新移栽的杨树发病尤重,发病率可达90%以上。其病因是由于树苗携带的或林间病株上的病原真菌的传播,与施用叶面肥、化肥、杀虫剂等无关。笔者于2011~2012年对该病进行了观察,并开展了积极的防治工作。

1 症状表现

症状主要干腐型和枯梢型两种。在主干和枝干的分叉处容易出现干腐型病变,初期树木呈现暗褐色水渍病斑,肿胀的同时皮脂腐烂变软,用手轻轻按压,会流出水分,之后出现下沉,由于缺水导致树皮爆裂,甚至变成丝状,病斑周围出现黑褐色边缘,没有固定的形状,且在粗皮的树种上不易被发现。之后会逐渐的突起黑色物体,学名就是孢子器。在适宜病菌生长的条件下,这些病菌会迅速的蔓延,尤其是在纵向上的拓展速度飞快。在树干周围被病斑包围后,上部就会枯死,树干开始糟烂,变成丝状脱离质地健康的树木。苗木和幼树以及延伸的枝条容易发生枯梢型病状,在发病的初期,暗灰色明显,病变的地方迅速蔓延,通常在病斑包围一周的时候,上部的枝条就会枯死。

2 病原体及其发病规律

当年侵染树木的主要来源是越冬季节病斑内产生的分生孢子器和成熟的分生孢子,主要是子囊菌亚门的污黑皮壳菌,这种病菌在菌丝体以及没有成熟的子实体在病变的组织内越冬,导致树木的病变不是非常明显。通常实在第2年的春天出现症状,在5月末以及6月份的时候,是发病的高峰期。到了8月份左右,随着气温的不断升高,病毒的蔓延也逐渐迟缓,这时只有春季病班形成的分生孢子能够对树木造成伤害,到了10月份以后,气温开始下降,湿度一般在60%左右,病菌继续发挥它的破坏性,侵蚀树木的枝干。此时,分生的孢子不再发挥其功能。这种感染病尤其一定的规律,适宜的温度在26℃左右,病菌往往是从树木的伤口或者皮孔侵入,潜伏期通常为1个月,从发病到形成分生的孢子器将近3个月的时间。到了秋季,囊腔和子囊孢子便渐渐的形成。这些也是杨树潜伏侵染特点的主要总结。杨树对于这种病变有自身的抵抗能力,一般健壮的树木在当年发病后,第2年可以自然的愈合。同一株树木上的病斑,阳面会多于阴面。没有经过移植的苗木,其本身没有受到伤害,根系发达,一般不发病,即使发病,也受害较轻。因为移植会使其水分失衡,病害容易入侵。由于病变的潜伏性,所以春季发病的高峰,是前年秋季就隐藏的病菌。并不是当年造成的,包括植幼林。所以,苗木的带菌数量多少与幼树的发病程度密不可分。其中发病的重要原因是因为干旱瘠薄的立地条件,这也是三北地区干旱与半干旱环境所避免不了的溃疡病。在移植过程中,苗木的根系受伤,失水,这是发病的内在原因。不同杨树种类及品系对溃疡病的抗性不同。白杨抗病最强,黑杨其次,青杨则位居最后。当然,这个和环境也是有一定关系的。

3 防治的措施

3.1 以因地制宜为原则

选择适应性较强,抗旱以及耐干旱的品种种植。另外,对于土壤的盐碱性和耐瘠薄性有抵抗力,植树造林后,要及时改善立地条件,增强树势,防治其他的病虫害,避免腐烂病斑大面积的拓展。

3.2 培育出健壮苗木

苗木的质量好,抗病能力自然增强,培养健壮的苗木是预防腐烂病发生的关键。在适宜的条件下,选择一块接近造林地方,土壤肥沃且排灌条件良好的地块做苗圃,严格的遵照技术要求来管理,在移植的过程中,精心的照顾根系,并按着不同的损坏程度做好分级和检疫的工作。对于溃烂病的防治,药物是十分必要的,即对全株进行消毒,通常使用的是退菌特粉剂或者甲基托布津。要及时销毁带有危害性病虫和生长不良的苗木。避免机械造成苗木损伤,减少害虫的危害,特别是要对冻伤或者虫害做到提前的预防工作。

3.3 提高造林技术的合理性

树皮含水量的多少是杨树溃烂病发生几率多少的关键,含水量高,不有利于菌丝生长。所以,造林时要注意随起随栽,保证根部水分的充足,缩短返苗期。栽种之前,用水浸泡杨树根部,使苗木充分吸收水分,移栽后,及时在树干上涂白,这可以有效的降低腐烂病发生的几率。

3.4 营林抚育管理的工作要加强

3.4.1 栽培管理方面的工作需要加强

首先要培育好树体和树形,合理修剪,树势保持中庸状态。按照杨树生长发育的要求,施用氮、磷、钾肥,不宜偏施氮肥。秋季涂白防寒,亦有防病作用。这对幼龄杨树更为重要。

3.4.2 清洁林地

在杨树冬季和夏季修剪过程中,注意清除枯死枝干、病枝、残桩、断枝等,集中烧毁或搬离树地,不能丢弃于林内或堆放在离林地近的地方,以减少菌源。

3.4.3 病斑治疗彻底刮除病斑

并应刮掉病斑边缘宽1.5mm的健皮。重刮皮,树皮成为新生的、幼嫩的组织,生活力强,无坏死组织,而且几年内都不产生自然落皮层。这样,树体上大大减少了病菌侵染和发病的基地。

3.4.4 药剂铲除

为控制夏季形成的落皮层上出现病变,防止产生表层溃疡斑,以及防治晚秋出现新的坏死病痕,腐必清乳剂2~3倍液,于6月下旬和11月上旬两次涂树干,主要是主干、基部三主枝、中心干上第四主枝以下部位,不仅有减少冬、春发生新病斑的效果(防效达80%~90%),还有防止病疤复发的效果(防效80%左右)。

3.4.5 防治其他病虫害

加强树干害虫(透翅蛾、吉丁虫等)防治,同时注意防治叶斑病、红蜘蛛等易于造成落叶的病虫害,也是减轻腐烂病发生的重要措施。此外,有些病树可以在病部进行桥接,帮助恢复树势,以增强树体抗病力。

作者简介:魏来(1977-),女,吉林公主岭人,吉林省公主岭市二十家子林场,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林业病虫害防治。

上一篇:乡镇农机技术普及问题与对策 下一篇:探析毛竹种植技术和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