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探究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时间:2022-10-17 03:34:57

合作探究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摘 要:合作探究教学是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通过情境的创设,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以合作的方式来分析并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合作探究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立足学生的问题能力培养,通过合作来探究知识的内在结构,有利于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构建。

关键词:合作探究教学;高中数学;问题

在合作探究教学中,情境的创设、合作方式的选择是较为关键的。情境是为了让学生形成从直观到抽象的过渡,或借助学生原有知识基础来引出新的知识,而合作则要立足学生主体,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探究过程中,这是基于自主学习的合作,不能忽视了自主学习的作用。

一、对合作探究中情境创设的思考

在情境创设中应该思考两个问题:一是情境本身。这是以生活实践为出发点,通过虚拟或想象而创设出的模拟情境;二是问题,即数学问题。情境中应该包含新的知识,能引导学生从情境中去发现问题。应该说,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问题是核心,而情境只是辅助。在教学中,教师不能“拣了芝麻丢了西瓜”,而要借助情境来引入问题,从而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在情境创设过程中教师要遵循兴趣性原则、探究性原则、引导性原则。如,在“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的教学中,先以教师内墙和地面的观察来分析他们的关系,再以生活中的类似问题进行拓展,以类比线面垂直判定定理来引出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去发现问题,在旧知的基础上发现新知,探究构建起知识。

二、对合作方式的思考

合作探究是基于自主学习而进行的合作基础上的探究。在合作探究学习中,自主学习是基础、合作是方式、探究是构建知识的方法。首先,要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合作探究的基础,教学中当有了问题后,不能急于合作,而要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此基础再去合作,学生才能对存在的问题有更深入地思考。如“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推导”的教学中,教师先给出点到直线

的距离公式,引导学生就点P(-1,2)到直线:2x+y-10=0的距离

PQ进行自主学习。但学生对该问题有了一定的解决方法后再拓展到点P(x0,y0)到直线Ax+By+C=0的距离公式探究,学生才能更好地构建起该知识。而合作过程中则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优势,按分工和角色进行,探究中教师要通过多个问题来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来思考问题。

总之,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通过合作探究来提高教学效率,对学生的发展是大有裨益的,但教师不能过于盲目,而要结合具体的教学需要而设计教学。

参考文献:

[1]郑芳燕.高中数学合作型学习探究[J].中学教学参考,2011(25).

[2]马振海.高中数学合作学习探究[J].大观周刊,2011(45).

(作者单位 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县第三高级中学)

上一篇:让语文绽放出绚丽的光彩 下一篇:巧用教材 指导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