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教学,实现语文教学总目标

时间:2022-08-24 07:07:30

多元化教学,实现语文教学总目标

摘 要:语文教学的总目标是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关键词:语文教学;小组自主学习;素质水平;交际能力

一个人有了目标,就有了动力,有了责任,有了勇气,如果没有追求的目标就会变得无聊、孤独甚至彷徨,不知所措。对于教育来说也是这样的,教师在教学初期不清楚这门课应该教会学生什么?学生的素质水平、知识水平应该达到什么程度?换言之教师若是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就很难发挥这门课的真正作用,盲目的教学目标就会失去奋斗的方向。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明确语文教学的总目标、各阶段的分目标等,这样才能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去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才能让学生得到更加全面地发展。

一、实施小组自主学习,调动主动探究意识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就是说,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所以,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可以采用小组自主学习的方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使

学生在小组互帮互助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探究能力,

最终也使语文课堂效率得到大幅度提高。

例如:在学习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时,首先,为了将课堂面向全体学生,每个小组的学生都由好、中、差三个层次的学生组成,这样在小组活动中,优等生可以带动差生进行学习。之后,我向学生提出:“请大家给这篇文章添加一个副标题,一个___的皇帝”让学生们自主讨论,并说说理由。

小组1:“一个虚伪的皇帝”。因为他天天换衣服,每时每刻都换衣服,换得太勤了。

小组2:“一个昏庸的皇帝”。他身为皇帝,不去管理国家大事,不关心臣民百姓,而是成天在呆在更衣室里,可见,他是一个昏庸的皇帝。

小组3:“一个不可救药的皇帝”。因为他成天只关心他穿衣的问题,不关心国家大事,沉迷与各式各样的衣服当中,再强大的国家早晚都会走向衰败。

……

每个小组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之后,我又让学生对“文章主要围绕着那个字展开叙述的”学生自主思考,有的说是围绕“蠢”、有的说是“骗”、有的说是“新”、有的说是“傻”……教师引导学生自习分析到底是围绕哪个字开展的。在教师的分析下,学生们得出了本文应该是围绕一个“骗”字开展的。这样的教学过程,在学生积极的参与中顺利地完成,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而且学生在自主参与的过程中,发现了学习语文的乐趣,使学生探究能力提高的过程中,语文自主学习的目标也随之实现了。

二、借助语文教材,提高学生的素质水平

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的教育不仅要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素质水平,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借助语文教材,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水平。

1.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多媒体辅助教育已广泛地被广大教师所接纳,并被运用到教学活动当中。多媒体集视频、音频、图片、动画等为一体,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形象的学习过程中,正确理解文本中所包含的思想,使学生能够在语文教学中得到健康的成长。

例如:在学习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时,我借助了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祖国的长江、长城、黄山、黄河、故宫、颐和园等等,让学生去感受祖国的锦绣河山,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之后,我又让观看了作者诗词中所提到的:老水车、矿灯、驳船等,之后,我让学生在对比中感受祖国和人民没有因“贫困”而丧失希望,只是长期以来希望太渺茫,像“飞天”袖间的花朵,美丽诱人,未落地面。让学生在多媒体辅助教学过程中,欣赏作者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献身祖国的精神,进而提高学生的素质水平。

2.联系生活实际,提高学生的生命意识

生命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前提。对于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来说,他们几乎没有经历过坎坷、困难,他们的一切问题都有家长或是教师代替、包办。但是,这样的生活导致了现代的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生命意识较弱。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对

学生的生命意识进行培养,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健康的发展。

因此,在讲到有关内容的时候,我经常会组织学生分析一些有关的时事案例,使学生在实际情况中,感悟生命的珍贵。

例如:在学习《再塑生命》时,本文的教学目的是为了让学生通过诵读感知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并体会作者热爱生活,对待生命的积极态度。所以,在授课时,首先,我引导学生对近几年一些学生因为就业压力、学习压力、感情不顺等原因放弃自己生命的案例进行分析,让学生感受生命的唯一性,使学生在分析的过程中,学会热爱生命。之后,我又让学生对2月15日晚,河南开封通许县中医院发生一起恶性案件进行分析:一青年男子周某某持刀将其母亲捅成重伤,更用刀子将妈妈的头皮整个一块剥掉。而这已经是他第二次拿刀挥向自己的父母了。在上课之前,我将有关资料进行了整理,所以,在授课时,我引导学生从生命的角度去分析这件事情,学生们都积极的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最后,我进行了总结,让学生明确,罪犯不仅不感恩父母给予了他生命,让他能够健康的成长,反而将母亲捅成重伤,根本没有意识到生命对于一个人来说只有一次。最后,让学生懂得感恩,懂得珍惜生命。

三、开展演讲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演讲又叫讲演或演说,是指在公众场所,以有声语言为主要手段,以体态语言为辅助手段,针对某个具体问题,鲜明、完整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阐明事理或抒感,进行宣传鼓动的一种语言交际活动。将演讲活动引入语文课堂,有助于改变传统呆板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情况,将演讲活动引入初中语文课堂,不仅可以无形中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和语言组织能力,而且还可以让学生在演讲活动中学会展示自己的观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愿意参与到语文的教学活动当中。

例如:在学习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之后,我组织了一场以“我的父亲母亲”为话题的演讲比赛,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准备演讲稿,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之后,让学生选择演讲序号,而且,值得教师注意的是,由于学生之前没有接触过这种形式的教学,我对学生演讲的时间、演讲的内容、形式没有做任何的限制,让学生自由的发挥,充分展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让学生深入的理解父母对自己的爱,让学生学会感恩,学会珍惜。当每个学生站在讲台上面对着同学阐述自己的观点时,学生的紧张心理也会随着演讲次数的增加而逐渐消失,而且,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也会得到锻炼和提高。

四、及时反思,为更好地实现目标打下基础

反思是教学活动当中的重要环节,是教师教学质量得到提高的关键环节。在实际的学习生活中,目标的意义就是具体化为自我评价和不断地调整状况和目标之间的差距。而这个差距就是通过教师的反思过程找到的。所以,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目标、教学方式、教学效果等进行反思,及时发现问题,转变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进一步实现语文教学目标打下坚实的

基础。

例如:在学习《桥之美》之后,教师要反思自己是不是实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学生在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的过程中,是不是也通过学习《桥之美》,充分受到了美的熏陶,提高了审美趣味,是不是学会用“美”的眼睛去欣赏,用“美”的心灵去感受,最终成为一个有品位的人。教师还要分析,这堂课我采用了朗读法和讨论的方式进行思考,学生是不是能够接受,自主性有没有得到提高等等。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设计,教学效果进行分析,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魅力。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所以,教师要明确语文教学的目标,采用恰当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印泉.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J].学周刊,2012(22).

[2]王萍.浅谈语文教学中“课堂三分钟演讲”[J].现代教育信息,2010(3).

(作者单位 浙江省天台县三合中学)

上一篇:共同维护“方块”之美 下一篇:浅谈高中英语阅读理解的解题方法与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