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内蒙古农村基础设施投资问题

时间:2022-10-17 03:17:32

浅谈内蒙古农村基础设施投资问题

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与建设,是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繁荣农村经济、全面推进小康社会的物质基础。在新时期,农村基础设施投资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需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如何保障和增加农村基础设施投资是一个基础问题。研究表明,农村生产力低下,农民收益较差,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农村基础设施投资不足,农业结构失衡造成的。中国低下的农业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已成为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障碍,因此,研究农村基础设施投资问题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农村基础设施的概念

基础设施是为人们生产和生活提供基本条件的物质公共设施,它涉及到国民经济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它是社会生产、生活的基础。从不同的角度,基础设施可以被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按用途来分,基础设施可以分为经济类基础设施和社会类基础设施。经济类基础设施包括公用事业设施(供水、供电、通信等),社会类基础设施包括文物、教育、医疗、防疫等物质基础设施;从空间分布和收益范围来分,基础设施可分为全国性基础设施、区域性基础设施和局部性基础设施三类;从基础设施的所属部门来分,可以分为城市基础设施和农村基础设施。城市基础设施是为城市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服务的公共设施。农村基础设施是为农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服务的公共设施,如农业水利灌溉等。农村基础设施包括的具体内容主要有乡村交通、通讯、自来水设施、水利设施、电力供应、基础教育、医疗卫生、农村文化娱乐设施等。

二、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的特点

1 农村基础设施具有非排他性,一个农户从这些设施中获利,并不影响其他农户享受这些设施。

2 农村基础设施的效益十分显著,很难用货币来衡量。比如道路不仅用来运送农产品,也用于非农产品的运送。总的来看,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大、投资周期长、固定成本高。

3 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具有广泛的社会正效益性,农村基础设施能够带来有益的外部性,如防风林,会改造和影响农业

生产环境,但同时也会影响其相邻地区的自然环境。

4 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的效益难以计量,农村基础设施具有很明显的外部性,它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难以完整计量。

5 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具有较大的风险性,农业生产过程中,小农户的分散经营难以形成利益统一的力量,不能对农产品价格形成影响,也不能使市场价格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转变,这使得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的风险加大。

三、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的作用

农村基础设施的作用不可低估。它能够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直接或间接增加农民收入,消除农村贫困,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投资农村基础设施,利于改造传统农业,实现农业转型,改变农民的生存状态。

1 农村基础设施投资能够促进农民增收,农村基础设施投资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创造农民就业机会;降低农民生活成本。

2 农村基础设施投资能够促进农村社会文明建设,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利于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和农村社会文明。利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利于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农村全面发展。促进农村社会文明进步。

四、内蒙古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现状调查

内蒙古是我国最早成立的少数民族自治区,国土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60多年来,内蒙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高速增长。但是,与城镇基础设施相比,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相对滞后,这将成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巨大障碍。

1 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调查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是影响农产品产量的一个基础因素,关系到水资源的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问题。本文对农田水利设施中的机井、地面水渠、地下管道、喷灌等项目进行了调查,选择“机井”和“地面水渠”的人数比例分别达到59.75%和47.46%,而选择“地下管道”、“喷灌”等的人数合计占不到被调查者的20%(如图1)。这说明农村仍采用传统的灌溉方式,对于投入高,节水强的喷灌或地下灌溉方式采用较少。

2 对农村交通设施的调查

据调查,约四成乡村之间的道路建设滞后,农村道路交通方面仍需加大投入。另外,在村内道路修建出资问题上,呈多元化态势。

3 对生活基础设施建设的调查

在居住条件方面,大部分家庭房屋结构为砖木结构,占57.42%,其次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占到32.83%。这两项调查占全部被调查者的90.25%。这表明,农村家庭住房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家庭做饭所采取的方式主要是柴草、煤炭,占35.81%、34.11%。另外,也有一部分家庭采用电器做饭。在生活用水调查中,61.44%的村庄已经用上自来水,还有38.56%的村庄没有用上。

五、内蒙古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现状评价

1 农村基础设施总体投入不足,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无法满足农民生产、生活的需要。小型基础设施投入较少,使得整个农村基础建设发展滞后。

2 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发展不平衡(如图2)。通过对城市郊区、一般农村和偏僻地区的建设情况调查,发现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郊区要好于一般农村,一般农村要好于偏僻山区。

3 基础设施投资主体多元化,在农村基础设施投资问题上,政府财政支出占主导地位,其次是集体出资、企业出资、个人出资。但由于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的盈利性差,所以,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市场化的动力不足,也因此,政府和村集体在基础设施投资中的作用巨大。

4 基础设施投资与收入相关,且投资需求存在差异。收入高的郊区基础设施状况要好于其他两类地区,偏僻地区状况最差。同样,每个类型的农村地区对基础设施的投资需求也不同。

六、政策建议

1 农村基础设施投资不足的根本原因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发挥政府在农村基础设施投资中的主导作用,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民生活的改善。

2 基础设施的需求不同,基础设施投资项目应因地制宜。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人们的生活环境和消费水平也会对生活基础设施提出不同的要求。因此,在选择基础设施投资项目时,应依据当地生产、生活的具体需求因地制宜地予以安排。

3 改善政府基础设施投资决策和资金管理方式,提高效率。减少资金的流通环节,降低运行成本。资金使用要公开化,避免暗箱操作。

参考文献:

[1]戴燕艳,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创新[J],探求,2006,(3):12-17

[2]刘伦武,农业基础设施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J]。财经科学,2006,(10):90-97

[3]郎永建,张尚民,李长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及对策[J],农村经济,2004,(2):81-84

[4]鲁德银,雷海章,“人世”后的中国农业

财政支持政策[J],财经研究,2002,28(2):7-14

作者简介:王映玢(1976-),女,内蒙古包头人,教师,中级,博士研究生。从事管理科学研究。

(包头财经信息职业学校;东北财经大学)

上一篇:创业意向研究述评 下一篇:加强会计信息化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