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上的“变形记”

时间:2022-10-17 01:18:05

语文课堂上的“变形记”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会参加形形的活动,要求学生能积极地参与进来必须够吸引人。就像是餐前服务员端上的一道道菜必须要有形、有色、有味,这样才能让顾客的胃口提到最高。那么,教师要根据孩子的需求去设计各种各样的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让学生更多更好地参与进来。

一、问题的变形

在课堂上,如果老师只是按照讲义说稿,学生听起来就会一点兴趣也没有,这就要求老师要有目的地提出一些问题,来开发孩子的大脑,激发他们的兴趣,给他们以宽松的环境去学习。例如,在教授《陋室铭》一课时,可提问“作者身居陋室,却不以为陋,安于清贫的物质生活,追求高雅的精神生活。那么,你们的家中是否有什么能表现你们自己的生活情趣和品质?”听起来仿佛聊家常,但是课堂气氛一下被带起来,孩子们马上联系自己,也能够在这种轻松的环境中去学习新的知识。这种问题的变形,能把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有趣。这是比较常用的一种提问方法,在讲授任何知识之前,教师提问联系学生的实际,给教授知识铺了一条康庄大道,得以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看似没有什么思维难度的问题,却能不经意地发展他们的思维。

二、手段的变形

在语文课堂让学生充分动眼、动手、动口、动脑、动心、动情,必将有利于学生全面主动地发展。在课堂上不是简单的提问就可以的。有时形式手段的改变也会取得一定的效果。

采用绘画的手段,可以让学生手、眼、脑等并用是记忆知识点的有效方式。学生也乐于在这一方面表现。学习语文要记忆很多的知识点,但是绝不适合死记硬背,这会让学生感到头疼不已,产生厌烦的心理。初中阶段的学生在思维上直接与感性联系在一起,需要具体形象的支持,才能让他们记忆深刻。语文课上可以画图片,上面是画下面是词。

采用竞赛的手段,可以让学生分散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又针对了他们的好胜心和表现欲,而且集合了集体荣誉感等特点,竞赛也能运用于语文课堂教学中。只要组织一场场形式各异的竞赛,就能猛增学生的情绪,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最终达到积少成多的目的。竞赛的形式也是变化多端的,可以和其他形式组合运用,发挥它自身的作用。如,我们在学习了课文后进行比赛,看哪一组读的好,给予奖励。竞赛可以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在激烈的比赛中运用语文。

总之,形式多变的课堂教学极大地激发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多变的教学形式适合中学生理、心理特征,还给了他们自由发挥以及自我创新的机会,那么,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必定会有所提高,孩子学习的兴趣也会更加浓厚。

(作者单位 河北省阜平县教育会馆)

上一篇: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基本思路 下一篇:体育活动中的游戏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