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规范,毋宁死”

时间:2022-10-17 10:13:42

今年5月,原上海金属交易所、上海粮油商品交易所和上海商品交易所三家合一,上海期货交易所即将应运而生,5 月初已正式联网试运行。

尽管对中国期货交易所的毁多于誉,但对即将诞生的上海期货交易所,业内外许多人士都表示看好,因为那里有中国期货市场的安慰――原上海金属交易所。

在新落成的“上海期货交易市场”大厦9层,记者采访了原上海金属交易所总裁胡岳征先生。胡先生是1991年11月11日到当时的金交所筹备处报到的,既是期货专家,又是有色金属专家。他经历了上海金属交易所筹建至今的一切发展和变化,也目睹了中国期货市场的种种风暴和动荡。

“期货市场能不能办成功,一是看它的功能是否能发挥出来,二是看它是否办得规范。”胡先生看上去极温和,但行事似乎很果断,连寒暄都没有,开场一句中的,

江西铜业是中国最大的铜企业,也是金交所的会员,它的老总最近总结了进入期货市场后给企业带来的四大好处:

一是价格信号离不开交易所,交易所上午9点开始交易,江西铜业10点便开始挂牌,按金交所的价格卖铜。二是回避风险离不开交易所,去年国际上铜价走低,江西铜业通过做期货保值,减少了6000万元到8000万元的损失。三是企业如今做到了产销率100%,资金回收率100%;前一个100%在资源紧张时没有期货市场尚可办到,但后一个没有期货市场绝对做不到。四是推动了产品质量的提高,金交所对商品质量有严格的规范的要求,达不到要求的商品要被降级甚至不能在交易所注册交货。现在许多企业把产品能在金交所评为一类品看得比拿国家金牌都重,因为这是真正的市场认可。

这能够解释,为什么从1995年开始,国家计委连着4年向全国各省市计委和有色企业发文,宣布以金交所的期货价作为统配资源生产的指导价;这也能够解释,为什么在人们纷纷避期货市场而远之的时候,我国大部分铜企业进入了上海金交所。

这让人看到了中国期货市场的阳光。但毕竟是冬日里的阳光,它也曾斗过严寒――曾有大户提出过替金交所把交易规模做大,但提出了限制交割的条件。

“金交所的回答只有两个字:不干。因为那一定是“死亡”的大,而不是发展的大。有人操纵,制造一个价格,这算什么市场?办市场到底为什么?不是为自己呀!”胡岳征说的那么自然,金交所干的又是那么坚决;然而谁能想象,在当年的市场氛围中,这简直就等于是自杀。

但金交所没有死,反而一天天成长壮大起来。

很多中国人都想不到,目前,上海金属交易所已跃入世界排行榜的前三名,它的交易量一般排在英美之后,正逐渐接近美国。如今,英、美、中这三个市场已经形成了全球的三足鼎立:伦敦休市时美国开市,美国休市中国开市,中国休市时伦敦又敲锣开市了。而且这三个市场的价格都是通的。

据悉,国外想做上海金属交易所会员的企业很多,来中国考察者络绎不绝,有的甚至来了十几二十次。他们认为,金交所从规范程度来说已经具有了国际水准。另外,由于亚洲的崛起,世界有色金属最有前途的市场恐怕是上海金属交易所。去年,全世界最大的三个铜企业的老总都来过。

上海金属交易所的成功不是偶然的。

“办期货市场一要非常严格,二要非常公正。”据说,当创建金交所时立过汗马功劳的的副理事长单位违约时,他们都是照查处不误。

到底是要规范还是要交易量?这是过去几年每一个期货交易所都躲不开的难题。金交所也曾有过一次逼仓,领导班子当时是全体出动,一个个做工作,最后胡岳征亲自到交易厅宣布,谁最后违约,金交所肯定是要严厉处罚。结果险情马上减小。那也成为金交所惟一一次逼仓,还没成功。

金交所自开业7年来进行了25000亿元的交易,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起三角债,做到了100%履约。这在中国的期货交易所中是罕见的。

大概因为谈得兴奋,记者忘记了“只谈规范不谈发展”的“戒律”,竟斗胆请胡先生谈谈中国期货市场发展前景怎么样?金融期货前景怎么样?胡先生也没有丝毫躲闪,认真地回答说:“市场前途主要取决于它的功能是否能充分发挥出来,市场管理是否规范。关键是我们自己要搞好,眼光不要太近。”

目前金融期货的交易量已经占到全球期货交易量的80%以上。中国现在看上去还不具备开金融期货的条件,但像外汇、国债和投资基金,都面临一个保值避险的问题。因此,开是必然的――不能等到开的时候再去讨论它,应该早作准备。

中国期货市场一定会看见明天的太阳。

上一篇:博弈·信誉·投资规模 下一篇:战胜微软“局部的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