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管“休克疗法”

时间:2022-04-19 03:42:46

彩管“休克疗法”

今年4月,自四川长虹首先提出降价以来,整个彩电行业又陷入了新一轮价格战之中。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作为彩电中游产品――彩管――的生产商们宣称,彩电降价使彩管的价格大幅度下降。为此,国内彩管企业――彩虹集团、北京松下、南京华飞、广东福地、赛格日立、三星电管、上海永新、LG曙光,于5月下旬在京召开总经理会议,决定从6月28日起联手停产压库保价一个月。据估算,此次行动将使彩管总产量减少300万只,总价值达20亿元人民币。一些媒体对此现象进行了评论和剖析。

是自我保护还是不正当竞争?

《中华工商时报》1999年5月28日

目前对彩管厂联合停产现象的看法分歧很大。有人认为,这是一种企业的自我保护行为,无可厚非。也有人认为这种行为属“行业同盟”――彩管产量占全国总产量95%的这厂家联手,以图影响或控制市场,属不正当竞争行为。

究竟是行业自律,还是市场同盟,这要看它的成本如何。如属保本经营,还是可以的;如果为了高额利润就不行了。50年代后期,彩电刚出时,日本几大彩电厂家曾为获取高额利润,携手同盟,在报界披露后遭到全国的强烈反对,民众以不买彩电进行抵制,最后逼迫厂家只好降价。

行业内部深层问题被“引爆”

《上海证券报》1999年5月27日

从众多媒体报道来看,这次“停产”行动主要缘于彩电价格战。彩电降价之后,生产商不得不把由降价带来的压力转嫁到成本上,而降低成本的方法则主要是压低中游产品的进价。在一台彩电生产成本中,彩管的价格占到50%以上,因此,压低成本对彩管企业的影响最大。为了制止恶性竞争,限制产量以稳定彩管价格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有关人士认为,这次停产,旨在向彩电整机厂敲响“警钟”,制止彩电价格继续下滑,从而减轻其对彩管行业造成的压力。

但彩电降价或许只是一根导火索,“引爆”了彩管行业内部种种更深层的问题。

从彩管产品结构的调整轨迹来看,彩管已发展到第四代。而目前国内尚无生产厂家拥有该项技术。当前我国彩管行业已属限制性生产行业,不合理的产品结构恐怕是该行业面临的最大难题。此次彩管降价,25英寸彩管的生产企业似乎并未受到较大影响,真正受到“重创”的是21英寸以下和29英寸彩管生产企业,前者已进入衰退期,后者则因商家盲目上马导致生产能力过剩。

彩管进口问题也是一个不可小视的原因。 目前,国内彩管生产总量在3500万只左右,进口量在500万只左右,种类大多是国内厂家已能生产的同类产品。同时,国内彩电整机厂为了扩大出口份额,大量采用国外进口彩管,如此一来,对国内彩管市场造成致命的冲击。在这次总经理会议上,彩管集团也联合呼吁,“恳请国家有关部门不再发放国内已能生产和即将投产的彩色显像管进口许可证,并对已发放的各种规格的彩色显像管及彩电许可证应立即予以注销”。一位总经理颇为感慨地说,希望通过此次停产行动,能博得政府有关部门的同情。

不要再自乱阵脚

《经济日报》1999年5月25日

此次彩管的限产保价,对于彩电价格能否起到反向拉动的作用,现在尚不好说。但彩管作为彩电生产的配套行业,本应与彩电整机共兴衰,而现在却出现了如此对立之势,让人担忧。彩电业经过10年来的5次降价,整机产品的降价空间已经很小。目前的彩管价格已经使企业陷入亏损,作为基础产业的显像管行业,目前急需发展基金。1998年东莞福地彩管厂的利润是每只彩管1分钱,彩虹厂的利润是每只彩管5分钱,如此微薄的利润,如何支持企业进行新产品的研发和应用?彩电行业的上中下游企业都不要再自乱阵脚了。

上一篇:琼民源:最后的想像空间 下一篇:吴敬琏:变开放压力为改革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