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

时间:2022-10-17 09:36:03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

问题解决是数学学科的核心问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是社会的需要,是自身发展的需求,同时数学学习本身就是问题解决的过程。问题解决是指创造性地运用已学到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去解决那些其答案并非直截了当的问题,使个人从初始的未解决问题的状态,达到最终的解决问题的状态。那么,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呢?下面就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谈谈自己的体会和看法。

一、问题解决的一般过程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数学,让学生体验问题解决的过程,利用数学方法,引发学生的思考,最终形成数学的思想,从而达到高效数学课堂。在数学课程标准中,问题解决已经贯穿整个数学学科的学习领域,问题解决的过程一般由以下几个步骤组成。首先是明确问题,就是提出当前存在的问题,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是问题解决的初始点,决定后续问题的解决,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其次是分析理解问题,分析和理解问题是对问题的深入理解,这个阶段是建立在已有知识体系的基础上,是对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寻找其中的特征,寻找问题与已有知识体系的联系;寻找问题的特征,是问题解决的前提。我觉得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多读几遍问题;再次是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在学生基本梳理出数学问题和已知信息之间的关系后,让学生先寻找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解决,如果已有的知识经验不能解决则采用一般的问题解决策略方法来进行猜测、探究,从而制定出问题解决的方案;最后按照制定的问题解决的方案,逐步解决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调整方案。

当然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求出问题的答案不是问题解决的终极目标,当遇到一些复杂的问题时,不要被其中的繁琐陈述所迷惑,要对问题进行简化,要综合使用多种方法,使问题得以解决。同时应引导学生对问题解决的过程进行评价,比较问题解决过程中的各种方案和运用的策略,形成问题解决的最佳方案,并反思自己的问题解决的全过程。

二、提高问题解决的知识储备

问题的解决是建立在已有知识储备的基础之上的,问题解决都是建立在基础知识之上,由浅入深,从简单的知识到复杂的知识,所以知识储备很重要,只有打好基础,才能在进一步的学习中予以应用。要想解决问题,必须具备相关的知识和基本的技能。不管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学习数学时,当面临新问题并试图去解决它时,我们潜意识都是将问题与自己已有知识联系起来,当发现已有知识不足以解决面临的新问题时,就必须进一步学习相关的知识,训练相关的技能。所以想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首先必须要增加知识储备,知识储备越多,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越高,故知识和技能是培养问题解决能力的必要条件。那么,如何提升学生的知识储备呢?如何提升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呢?笔者认为首先要帮助学生牢固已有的记忆知识。只有已有的知识记忆得越牢固,我们应用起来就会越越准确,成功地解决问题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其次,要促进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也就是让学生深刻领会和理解以后的知识体系,并能熟练的应用,给学生提供各种方法,因此,教师要重视概括、抽象、归纳和总结。应用同质不同形的各种问题的变式来突出本质特征,加强对不同类型的问题的区分与辨别,提高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水平。最后要重视知识间的联系,建立网络化结构。将不同知识联系起来,融会贯通,建立网络化、一体化的知识结构。

三、培养问题解决的意识

要培养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首先应该培养学生问题解决的意识。学生有了问题解决的意识,有了解决问题的欲望,那他们也就有了无穷的动力,使问题的解决成为可能。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想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研究现实未知问题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想问。同时给学生创造性提供一些提问技巧,让学生会问。作为教师要认真对待学生的提问,只有这样学生才敢问。最终让学生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实现发现、理解、创造与应用,在学习中学会学习,这正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灵魂。

当然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是学习数学的终极目标,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数学课题都要从实际引入,数学体系有其内在的逻辑结构和规律,许多数学概念是从前面的概念中通过演绎而得,又返回到数学的逻辑结构。此外,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能初步运用数学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不宜于把实际问题搞得过于繁复费解,以致于耗费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

四、将问题解决与生活联系起来

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时刻充满着问题,解决问题是学习数学的关键。而数学来源于生活,解决数学问题也是处理生活中的问题。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数学教师,首先得有善于捕捉生活中问题的能力,我们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现有的知识水平,以及认知规律,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在教学中尽可能多联系生活实际,创设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情境,引导他们发现数学问题,从而提出数学问题,然后带有强烈的兴趣走入问题,让他们迫切地想解决这些数学问题,呼唤认知上的矛盾冲突,激励起学生的求知欲,最终让学生通过问题解决,体会到“数学就是生活”,在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发展智力,增强信心,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在数学学习中尤为重要,我们要从生活入手,从提升学生的知识储备入手,加强学生应用数学解决生活问题的意识,创造性地应用数学解决问题。

(作者单位:江苏省邳州市红旗中学)

上一篇:优化朗读教学,让课堂更精彩 下一篇:短歌行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