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性教学探索

时间:2022-10-17 07:35:30

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性教学探索

摘 要:新课改以来,我们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同时也要重视提升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转变教学理念,了解学生情况,根据学习进度制度合理的教学方案,从而培养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本文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对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行为进行分析,以期望推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探索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中,作为改革的主渠道、主阵地的课堂教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教学的形式更加丰富多彩,师生的交流更加畅通,学生学习的兴趣更加浓厚……然而在欣喜之余的同时,我们感到不少的课堂在热闹的背后,也透射出放任与浮躁,造成课堂教学的效率并不理想,如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写减少了,学生琅琅的读书声越来越少了,语文味也越来越淡了……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的我们有必要静下心来思考一下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小学语文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一、创设生动而和谐的学习情境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容易调动学生的感情、点燃激情。同时,它又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性思维。那么怎样创设情境才更具有实效性呢?首先,情境创设要有针对性。情境的创设都应以学生感兴趣的故事和事件为背景创设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其次,情境的创设要有趣味性。创设的情境要让学生获得探究的乐趣、知识的乐趣、创造的乐趣。最后,创设情境应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既要让学生感觉到所面临的问题与已有知识有一定的联系,又能感觉到新知识具有挑战性。

二、处理好自主与引导的关系

自主学习是“新课标”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让学生自主地选择学习方法、寻找学习伙伴、选择学习内容等,是我们在课堂上经常所见的。这种学习方式的提倡和形式,确实有助于张扬学生的个性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我们也看到,有些课堂上的自主学习,似乎有点“放任”,老师的引导似乎也有点“随意”、“苍白”,时效性并不高。因此,我们追求课堂的生动活泼,不仅是外在的、形式上的,更重要的是追求一种内在的、深层次的灵动。要达到这种效果,这就需要在课堂教学中,既要有学生的自主学生,又要有老师慎密的引导。例如在读文时,有的老师要求学生想怎么读就怎么读、或喜欢读哪段就读哪段、或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去读等,结果学生的读书水平始终不见提高,这大概就是缺乏教师的指导和点拨造成的。教学过程中,适当的点拨、适当的引导、和适当的范读也都是有必要的。特级教师支玉恒在教学《匆匆》时,就非常注重情感的激发与感染,反复引导学生要用心灵去进行诵读。学生在富有激情的朗读中,感悟到了读书的方法,感受到了阅读的魅力,同时受到了情感的熏陶。所以,课堂上教师的引导也非常重要,自主和引导必须有机结合在一起,只有这样自主学习才能真正产生实效。

三、处理好生成与预设的关系

课堂因生命而美丽,教学因生成而精彩。新课程改革非常关注和提倡课中的动态生成,因为教学过程本身是一个动态建构的过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很多不确定性因素,从而构成了师生共同参与、共同创造的空间,构成了课堂教学中的动态生成的美。因而动态生成的课堂,必定是一个真实的课堂,是学生思维开放的课堂,更是闪动着学生灵性的“活”的课堂。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要集中精力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反应,着眼于学生真实的学情,不拘泥于预案,凭借自己丰富的教育积淀和智慧,顺应学生发展的需求去创造性地实施,灵活调整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将教师教的思路与学生学的思路动态地融合在一起,在对话中生成,在生成中引导,在引导中感悟。

课堂生成的教学不仅是教师教学机智的体现,更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体现。但是,动态生成也并不否定预设的重要性,他们之间也并不是互相排斥的。相反,课堂精心预设是有效课堂教学的重要前提。因为教学首先是一个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教师必须在课前对自己的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有一个清晰、理性地思考和安排。同时,课堂又具有不确定性和可变性,其间许多教学细节是教师无法预测的。在备课时,教师就需要预设操纵性强、有“弹性”的教案,为教学中师生的互动共振、精彩生成留出充分的余地。因此,我们在强调和追求生成的同时,绝对不能忽视预设的价值,应让预设和生成都熠熠生辉。

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时代的要求,是语文课堂教学自身发展的要求,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要想成为真正的、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就必须在“实”上做文章。我校在教育教学上,将校级教研课、预约随堂课、组内教研课结合起来,并在各年级举行多种小型多样的检测与竞赛,用以检查课堂教学。总之,相信通过我们语文组各位老师的共同努力,一定会使我们学校的语文教学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上一篇:提高农村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下一篇:怎样培养小学生数学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