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设计引导与顺从用户习惯的探讨

时间:2022-10-17 07:14:49

产品设计引导与顺从用户习惯的探讨

摘要:在产品设计之初,设计者如何对自己的产品定位,在设计思路上是用产品引导用户还是顺从用户的喜爱都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在生活实践中,不同的设计者给出了不同的答案,通过这些事件的具体分析,对于设计者或是管理者来说,无疑有着良好的启示和值得借鉴意义。

关键词:产品设计;用户;引导;顺从

对于产品设计该引导还是顺从用户习惯的问题,对于设计者来说比较困难,但现实工作过程当中又经常碰到,当产品已经一段时间,或者是市面上已有类似产品的时候,一般来说用户的使用和操作习惯都已养成。这个时候一个颠覆性的产品设计版本,无疑会对用户的使用习惯造成冲击。如果说不考虑新的产品是否加强了功能,是否提升了用户体验,单就其对用户习惯造成的冲击问题,设计者在做设计的时候就必须考虑进去,是在某些方面顺从用户习惯,还是应该加强引导,迫使用户打破习惯,需要有一个比较好的权衡之后再做决定。因为任何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并不是一味的追求用户体验,追求新颖设计就会吸引来用户,也并不是什么都按照用户的想法来,就能使产品有一个长远的发展。笔者试图从产品设计引导与顺从用户习惯这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设计产品以引导消费者为主流

近十年间,美国苹果公司(简称“苹果”)的电子产品在设计时就不考虑用户感受,甚至不做任何市场调查,只是凭着设计者的灵感和几个设计者的推敲后,便形成设计产品的草稿,最后几个人在定夺。苹果是在牵引消费者。当企业向消费者出售产品时,通常都会采取“推动”战略,即了解消费者喜欢什么,然后满足他们的需求。而苹果则采取了“牵引”战略:假设消费者不知道他们想要什么,但却在寻找一些新奇而令人振奋的东西。苹果的iPod、iPhone和iPad都遵循了这一战略,至于结果,自然不必多言。此外,苹果总是先人一步。苹果喜欢冒险,该公司曾将抢先将鼠标引入电脑,并将USB引入Mac。苹果都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获得了成功。假若知道用户在接触使用新事物时是有学习成本的,这就意味着需要找到一种让大多数人易于接受的设计准则或者方法,以此作为延伸贯穿产品始终,从而降低用户的学习成本,这也是发挥自身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地方,相信多数人在模仿和学习的过程当中,最终会形成自己的设计体系。在产品设计过程中,可能很多时候都需要为了保持用户体验的连贯性出现偏离用户先前使用习惯的设计,或者为了不影响用户操作习惯而改变原有的用户体验设计方案。

笔者通过调查多种产品的设计过程中发现,一般消费者通常主要看产品设计的价值,真正有价值的产品设计改版,一切就都不是问题了,不管是会影响用户体验还是会影响用户使用习惯,都会被新的产品引导到新的习惯养成上,关键是如何评定这个价值所在,所有的产品经理或者产品设计人员都会觉得自己设计的东西是很有价值的,这个还是要从客观的角度来度量,就像马化腾谈产品设计讲的那样,任何产品都有核心功能,其宗旨就是能帮助到用户,解决用户某一方面的强需求,如节省时间、解决问题、提升效率等,这就是产品的价值所在。比如,购物支付流程的优化,可以减少用户的操作步骤,在不影响安全性的设计改动很有价值,这种情况下用户习惯是应该被引导的,用户也乐于接受这样的改变,这是产品价值体现。消费者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看重消费电子产品的外观。可是,科技行业真正思考价值的企业并不算多。在很多情况下,这些企业只是不断升级过时的设备,并试图尽快攫取利润。但美国苹果公司希望每一款新产品都能够传递独特的价值,并借此获得成功。

可见,有价值的产品设计,用户愿意接受,就会养成新的用户习惯,还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用户体验。用户都喜欢高效率低成本的事情,有了真正的产品价值出现,大问题就已经基本没有了,剩下的就是要如何降低用户的学习使用成本,就是要主动去引导的问题,这个倒变得简单。

二、设计产品以顺从用户习惯为主流

那么,什么样的情况下该顺从用户习惯呢?其实,顺从这个词有点不好,还是用尊重用户习惯来描述比较贴切。个人觉得价值不大,可有可无,改不改用户都能接受的这种,还是不要轻易的做改版比较好,本身新的设计没有足够吸引到用户的地方,更改之后会加大用户的学习成本;也会降低用户体验。不妨设身处地的想一下,当产品设计者自己在使用某个产品的时候,如果发现这个产品的某个功能在新版本之后,进行了一次换汤不换药的改动,核心功能没变,只是展现样式或者布局变了,造成使用错觉或者一下子反而找不到这个功能了,心里会是什么样的感觉呢?还有就是行规约束下的一些设计,比如一些行业设计规范,或者行业主流的设计,最好都是设计成大差不差的样子,因为这些东西前辈们已经摸索了很久了,自然有其道理在里面,而且用户都已经习惯了这样的方式,这种情况下最好不要冒险去改变。

也许有人会说不是要有自己的设计风格吗?笔者认为,在你没有设计出一款像微信那样出名的产品之前,最好还是先摸着石头过河的好,否则会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的。当然我并不反对创新精神,毕竟互联网行业日新月异,说不定就又出一个乔布斯呢,在他之前也没有人那样设计过苹果手机嘛,也还是有门道可探寻的。大多数时候,好的产品设计就是符合用户习惯的,这两者的界限本来就比较模糊,只有在具体问题中去权衡。一个产品的成败并不只是在用户习惯这一个地方,还可以想想别的方面,即使在这个方面和同行一样差,能不能在另一个不伤害用户习惯的地方比竞争对手更好。

三、设计产品的未来很重要

设计产品在如今似乎是某种精英文化,想要让设计胜出,最关键是需要有一个能够让设计生根发芽的公司生态系统,而这种生态和公司文化的形成很难。我们看到商业、经济的目标都是理性的,但是最终决定结果的却往往是人性,这是一场人性的冒险,非逻辑所致。

美国设计大师哈特穆特・艾斯林格(Hartmut Esslinger)强调指出:“设计是一种高端艺术,不可能在低层级完成,并且未来产品设计很重要。”该观点表明,设计一定是从企业高层决策开始重视和推进的,这和国内很多设计部门都是低层级的小部门,形成鲜明对比。此外,设计必须具备长远的战略眼光,而不仅仅着眼于当下的竞争。之所以把设计提高到企业战略层面的问题,并且事关创新变化和未来命运,是因为设计是一种协调协调科技、商业和资本,生态与资源,人类以及社会。目前技术的发明赶超我们现在的生活太多,重要的是要创造价值,要研发新的东西,将之与技术相结合,创造出超原创新的东西。然而设计对于商业社会而言,最重要的是设计引领了创新变革,设计就是找回生活的本质,只有找到本质,利润会随之而生。

可见,由于设计引领创新,把设计放在足够高的层面成为一个领导层的坚定的战略目标,这一点正是中国工业化过程的空白点。在中国,掌控工业化的领导力部分来自纯粹的工程师,企业高层决策者对设计师的信任和给予的机会非常有限。因为公司大部分要屈服于眼前的数字报表,而设计创新意味着巨大的风险。因此,想要让设计成为一个公司胜出的亮点,高层领导往往需要更加坚强的意志力。同时公司的人事变迁常常不能持续成为策略重点和创意资本。

参考文献:

[1] 金蕾,罗莎莎.解读苹果公司的设计管理之道[J].科技风,2012(8).

[2] 哈特穆特・艾斯林格(美).一线之间[M].孙映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陈军营(1979―),男,河南扶沟人,郑州市轻工业学院助教,主要从事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上一篇:浅谈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学改革与实践 下一篇:沈阳有轨电车用进口槽型轨道岔的组装与现场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