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正确认识多媒体在初中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10-17 01:58:15

浅谈如何正确认识多媒体在初中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14)01-0210-01

摘要:多媒体教学以其它教学手段无可比拟的优势,正逐步走进课堂,目前我国语文阅读多媒体教学确实存在诸多问题。这到底是多媒体教学本身的问题,还是在应用时出现了偏差?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 多媒体教学 应用和反思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和教育技术的不断更新,运用现代多媒体手段优化课堂教学,已成为教学改革的一大趋势。语文阅读课堂也越来越多地运用到多媒体教学,它为传统教育成分浓厚的语文阅读教学提供了大量的图、文、声并茂的多媒体课堂教学课件。但在平常的教学中我发现往往不能得心应手地运用教学课件,不能有效地使课件与学生的文本学习结合来。我认为,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就好比是一把双刃剑,既有促进的一面,又有不利的一面,如何使多媒体技术真正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是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轰轰烈烈的语文阅读教学改革中,多媒体教学以其它教学手段无可比拟的优势,正逐步走进课堂,对于提高语文阅读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语文阅读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显示出语文阅读教育改革的美好前景。

一、多媒体语文阅读教学的优势

(一)能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属于语文阅读知识层面教学,教师采用唇耕舌耘、粉笔加黑板的单一教学手段。由于语文阅读本身包罗万象的特性和学生认知心理尚未成熟,课堂里经常出现教师在讲台上讲得口干舌燥,讲台下学生却听得兴味索然的景象。多媒体技术的出现,能把声音、图像、文字、视频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化静为动,变枯燥为生动,变抽象为形象,打破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创设一个更为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这样,直观形象与联想、想象相结合,就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去体味作品中所创造的意境,迅速而正确地把握文章的内涵。

(二)有利于优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传统的语文阅读课,一篇课文至少要用两节课才能完成,长一些深一些的课甚至要讲一个星期,而老师仍然觉得没讲透,学生仍然难以理解。运用多媒体上语文阅读课则不同,它打破了课堂45分钟的时空限制,纵贯古今,横跨中外,节省大量的时间,而且借助于直观的形象,有些内容无需长篇大论,学生已了然在胸了。

二、多媒体语文阅读教学的弊端

近几年来,随着多媒体及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为计算机应用于教育领域创造了广阔的天地.然而在多媒体课件广泛运用于教学的同时,一些多媒体教学的误区也随之产生,关于这方面目前讨论已很多,这里就不再赘述。本文将着重点放在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语文阅读教学的局限性。

(一)多媒体不能取代语文阅读个性化教学

众所周知,语文阅读教学不单是认知活动,同时也是情感活动。语文阅读课的特质要求语文阅读教师用优美的语言,通过生动富于魅力的朗读,去诱发课文中的美,去感受作品中所蕴含的丰富情感,以诗人般的激情,创设课堂的美的氛围,同时将自己感受到的美去感染学生,并通过师生的思维互动,碰撞出心灵的火花。而这一切,多媒体课件是难以取代的。但是,目前大多数语文阅读课,由于多媒体技术的介入,语文阅读教师注意的是多媒体的操作和教学内容的演示,学生眼睛盯的是多媒体的演示屏幕。在这样的被多媒体“统治”了的课堂里,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已“目中无人”,人性化的师生人际情感交流已被冷冰冰的“人机交流”所取代,哪里还谈得上语文阅读个性化教学?

(二)多媒体的滥用与误用,直接导致了语文阅读课教学诗意的苍白

在中小学教学中,数学、物理、化学等属于认知学科,认知学科很多情况上问题是确定的,结果是唯一的,教师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在这一点上,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使问题形象、直观,重点难点突出,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语文阅读不同,它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比拟的。我们知道,文学语言就不同于其他语言,它具有含蓄性、情感性、隐喻性、象征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特点。因而采用多媒体的直观视觉形象是难以传达文学语言的内涵的。 因此,在多媒体语文阅读教学中,文学作品中所包含的韵味是网络或一个课件难以演绎的,绝不能以生动的图像和音乐来替代学生自己对语言的领悟。

三、走出困惑的选择

多媒体发展到现在,就面临着困惑,多媒体应用于语文阅读教学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我们应该如何取舍?首先,笔者认为我们应该抛弃那种“非此即彼”的极端思维方式,针对不同对象做出切实有效的选择。其次,为了让多媒体技术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更好地发挥其功效,笔者建议在制作和使用多媒体课件时不妨遵循以下原则和对策。

(一)原则

第一,以教学性为出发点。教师在进行授课时应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为主要目标。使用多媒体与否,关键是看能否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能否有利于活跃学生思维,即以教学性为出发点。如果不根据实际,只是一味地赶时髦,不仅不能发挥多媒体的教学优势,反而会起到画蛇添足的效果。

第二,以学生为中心。多媒体技术运用于语文阅读教学,究竟是为了促进教还是为了促进学?目前,人们在多媒体语文阅读教学中较多考虑的是教的因素,即如何通过多媒体手段提高教师教的质量。

第三,尊重语文阅读学科的特点和规律。语文阅读学科不同于数学、物理等学科,语文阅读教学更是一种情感教育。如果语文阅读课上没有了语文阅读教师富有激情、充满个性化的声音。

(二)对策

1.维持策略。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对于某些问题,用传统的语言、文字等形式已能表达得十分清楚,如果单纯为了追求形式的多和全,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收集、制作影像资料,必定得不偿失;另外,文学语言不同于其他语言,利用多媒体直观的视觉形象有时是难以传达文学语言的丰富内涵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能一味追求教学手段的现代化,相反,继续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是最佳选择。

2.折衷策略。多媒体教学与众多其他教学手段相比有着独特的优点,但是多媒体并不是全能媒体,并非所有课程的所有教学都必须使用或适宜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因此,把多媒体与其它多种媒体同样看待,研究多媒体与其它媒体的有机组合,在教学中合理设计、搭配、应用多媒体和其它媒体,共同发挥出综合效益。

总之,多媒体技术尤如一把双刃剑。它是优化我们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的好手段,它能引领我们去欣赏无限的风光与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整个学习过程充满乐趣。但是作为现代教育技术的多媒体技术,无论怎么先进,也只是一种工具、一种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只是一种起辅助作用的工具,而不是运用的目的。教学中要根据实际情况运用,不可滥用;要选择好恰当的切入点,配合教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优化目的。

上一篇: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途径和方法 下一篇:浅谈小学高年级写作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