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时间价值在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的运用

时间:2022-10-16 10:44:02

货币时间价值在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的运用

【摘要】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中,医院要敢于面对竞争,善于竞争,立足做好每一环节,尤其在开支上要善于精打细算,不乱花一分钱。固定资产的折旧是每个医院在会计核算上所要面对的问题,折旧的本质是对固定资产取得成本的系统分摊,由于对固定资产价值损耗方式的假设不同,产生了多种计提折旧的方法。不同的折旧方法计算的每期折旧额有所差异,虽然折旧额本身不影响现金流,但折旧额会直接影响医院成本、费用、利润、应纳税额的计算,影响医院纳税方式和每年纳税额大小的差别,间接影响医院每年资金的流量和存量,从而通过时间价值效应影响医院资金运作和长期的经济效益,将会为医院带来不同的效果。

【关键词】货币时间价值 医院 固定资产管理

一、货币时间价值的概念及其意义

对于货币的时间价值,有许多不同的解释:一是指一定量的资金在不同时点上的价值量的差额;二是指所有者放弃现在使用货币的机会,按放弃时间长短计算的货币可获得的报酬水平;三是指投资者因进行投资而推迟消费所应该获得的报酬。

货币的时间价值对于医院的经营决策有着较大的影响,只有重视其存在,才能使决策更科学,才能给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传统会计强调会计信息的可靠性而忽视相关性,货币的时间价值由于存在不确定性和非历史性,在会计核算中往往不加以反映。但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医院竞争日趋激烈,所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加大,无形资产、衍生金融工具等大量涌现,会计信息重可靠性轻相关性的现状开始转变,货币时间价值原则在会计核算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医院固定资产核算领域。

二、医院固定资产传统折旧方法的局限性

不可否认,医院固定资产传统的折旧方法在币值稳定的时代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但是在现今的情况下,它的合理性有待进一步探讨。

1、现行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没有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因素

在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时是以历史成本为计量依据的,也就是说,在购建固定资产的时点上来计算未来应该摊入生产成本或费用的金额,其实质是站在现在这个时点以现行的物价水平把投资成本分配到以后各期。很显然这从根本上忽视了货币的时间价值。虽然有人认为加速折旧法不存在这方面缺陷,因为它们可以提前收回部分投资,减少因为物价上涨而产生的货币时间价值损失,但由于使用该方法收回的依然是历史成本,没有考虑物价指数的变动因素,没有从根本上基于市场利率和通货膨胀率等因素来确认各期的折旧额,因而即使是加速折旧法也不能弥补由于市场利率和通货膨胀的影响而产生的差额,这部分差额既没有被转入产品的成本或费用,又没有被计入医院的损益,因此,在会计处理上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配比,成为沉落成本,形成医院资产的一种无形损失,时间越长,固定资产价值越高市场利率和通货膨胀率越高,该损失就越大。这一方面形成了医院资产的价值补偿,削弱了医院发展的后劲;另一方面虚增了医院的年度利润,不利于医院的长远发展。

2、按照固定资产原值计提折旧没有考虑通货膨胀的影响

目前,我国的固定资产折旧是按照取得的固定资产的原始成本作为计提依据,即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忽视了社会经济通货膨胀的因家,不仅不符合我国长远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而且还导致医院自身积累减弱,固定资产更新困难,严重地束缚着医院自身的发展。国家实行宏观调控下的市场经济,币值是随着国家经济发展的变化而变化。币值的变化已经打破了会计上的“币值不变”的假设,在这种情况下,固定资产仍然按照原来的价值作为折旧极限(包括按年限折旧或加速折旧)的方法显然不符合现实。如2001年购置一台新的专用设备为9万元,2002年购置同样的一台要12.1万元,而现在该设备的市场价格在16.5万元左右。如果该设备的使用年限较长,固定资产以传统方式折旧完毕后,其折旧资金根本无法满足其更新的需要,也就更谈不上购买先进的设备。因此每次固定资产的更新将是医院自有资金的减少。从理论上来说减少生产资金势必以牺牲生产规模作为代价。随着时间的推移,医院的设备逐渐出现老化(只能沿用旧式设备)和过期使用,新技术难以应用,令医院的经营走向衰退,这种情况反映出医院整体价值在贬值。

3、固定资产原值与预计净残值不具有可比性

固定资产原值是一个历史数据,是医院基于购买或者自建该项固定资产时的物价而花费的各项相关的支出。而预计净残值是指假定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已满并处于使用寿命终了时的预计状态,医院目前从该项资产处置中获得的扣除预计处置费用后的金额。它只是一个未来值,是企业在一个预期状态下对未来收人的一种估计,由于固定资产使用时间较长,不确定因素较多,并且它是否发生以及发生的金额的大小都还有待进一步验证,因而它只是一个或有事项,而新的会计准则规定,或有资产是不予确认的。用历史数据与或有数据进行比较既不符合客观性原则,也不符合谨慎性原则。

三、对传统折旧方法的改进

1、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和物价指数因素

按现行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计提的折旧基本上都是历史成本的收回,没有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的因素,因而为了确保固定资产的实物补偿,在计算固定资产折旧时应该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和物价指数因素。由于固定资产折旧是按月计提,如果每个月计提折旧时都来确定货币时间价值和物价指数因素的影响,显然是不现实的。所以可以采用保值折旧率法,也就是根据国家每年的物价指数确定企业的保值折旧率。所谓的保值折旧率也就是在原有的折旧率基础上再加上一个“保值”系数,对其进行适当的调整,即保值折旧率=基础折旧率+保值贴现率。由于在计算固定资产折旧时不再考虑净残值,因而,固定资产的基础折旧率=1/预计使用年限,保值折旧率=l/预计使用年限+物价指数,再按照保值折旧率来计算各期的固定资产折旧。

2、取消净残值

由于现有的固定资产使用年限往往较长,不确定因素较多,科技的高速发展更加剧了对固定资产报废时净残值确认的难度,并且预计净残值是一个未来估计值,是一项预计资产,与基于历史成本计量的固定资产原值缺乏可比性,所以无论是出于谨慎性原则还是基于会计准则的规定,我们都不应该确认固定资产的净残值。

四、基于货币时间价值考虑医院原有折旧方法的选择问题

根据新的会计准则规定,医院应当根据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合理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可利用的折旧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等。这些折旧方法可以归纳为直线法(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等)和加速折旧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等)。直线法的特点是在估计使用年限内每年或每单位对固定资产提取的折旧额是相等的;加速折旧法也称为快速折旧法,是指在固定资产投人使用的最初几年提取较多的折旧,而后期逐渐少计提折旧,使固定资产在有效使用期内快速得到补偿的一种方法。

显然这两种折旧方法计提的折旧都是对于基于历史成本计价的固定资产的原值进行的,方法本身的出发点都没有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因素,但单纯地就两种折旧方法而言,加速折旧法更贴近于考虑了时间价值的影响。这是因为:第一,加速折旧法在固定资产使用早期多计提折旧,使医院的成本增加,利润减少,缴纳的所得税相应减少,后期恰好相反,缴纳的所得税高,采用加速折旧法,实际上推迟了医院向政府纳税的时间,等于政府无息给企业贷款。第二,在固定资产更新未到期之前,折旧准备金当然是不可能沉淀的,而是投人到服务之中,加速折旧法在固定资产使用早期计提较多的折旧,这样就会使医院留存较多的现金,留存的越多,可用于投资的资金越多,这样就使医院得到了货币时间的好处。所以单就现有的折旧方法而言,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医院应当尽可能地采取加速折旧法。

【参考文献】

[1] 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 戴德明:财务会计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 上官敬芝:平均贴现折旧法简介[J].时会月刊(会计),2006.

[4] 龙云飞:财务管理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5] 卢雁影等:会计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6] 吴唐青:MBA典型案例评析精华读本[M].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

上一篇:加强医院药品财务管理的探讨 下一篇:湖北省人口结构与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