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县级部门预算改革

时间:2022-10-12 01:30:56

浅谈县级部门预算改革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预算编制和管理制度越来越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因此,进行部门预算改革势在必行。几年来,我们着手预算编制改革,实行部门预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在改革的实施过程中也产生了诸多问题,对此文章提出一些相关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县级 部门预算 改革

一、实行县级部门预算改革以来所取得的成绩

1、预算编制主体发生了根本改变。以部门为主体,把部门作为预算编制的基本单位,预算从基层编起,层层汇总生成。预算批准后,财政部门直接将预算批复到部门,减少了财政与部门之间的中间环节,增强了预算的合理性和透明度。

2、由基数法向零基预算的转变。部门收入预算,结合各部门的实际情况,编好收入预算。部门支出预算,按照年度内所有因素和事项测算支出需求。个人工资性支出,按照编制内实有人数和国家工资标准编制。公用经费,根据各部门特点分类分档按定额逐项核定。项目支出按轻重缓急安排。

3、由预算内外“两张皮”向综合预算管理的转变。财政统筹考虑预算内外资金安排支出,所有预算单位的部门预算实现了既能反映部门一般预算收支情况,又能反映基金预算收支情况。在一般预算中,各部门每项资金来源渠道和各项支出均可以在一本预算得到反映。

4、由编制与执行一体化向编制、执行、监督相对分离的管理机制转变。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在财政部门内部实行财政性资金统一账户管理,进行了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和预算编制改革,实行总预算会计负责制,实现了收入预算与支出预算的有机结合,使预算编制和执行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相互监督,提高了预算管理的透明度。

5、扎实做好预算基础工作,逐步完善基础数据库建设。多次对全县机关事业单位会计人员进行部门预算软件培训和专业知识考试,通过培训和考试使他们更好地掌握了部门预算编制系统,并建立了人员、编制、车辆等基础性信息数据库。

二、在县级部门预算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1、预算观念不强。部门财务人员水平参差不齐,对部门预算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不能很快适应预算编制管理的要求,如对单位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政府性基金和预算外资金收入计划测算不准确,与实际完成数出入较大等。这些问题导致预算编制管理难度加大,准确性较差,专项资金追加较多。

2、项目支出预算编制比较粗糙。项目支出沿袭了过去切块打捆的编报方法,没有按要求细化到具体支出去向,在具体执行上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与国库集中支付和政府采购等管理制度很难衔接。比如房屋建筑物构建、维修,会议费、调查普查经费等预算只确定总数,没有细分到商品采购、劳务支出等具体经济分类,给单位留有很大的调剂空间。

3、预算资金的准确性有待加强。目前,财政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由于职能和分工的不同,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比如在校学生数量,五保户供养、城乡低保人员等社保群体数量、独生子女户等计生奖励对象数量等等。财政部门无法全面掌握部门的预算资源、预算需求,客观上造成了以部门意见为转移的局面。

4、预算刚性不强,约束力不够。目前预算制度仍不能有效地约束政策制定过程。比如,年初财政部门根据宏观及微观发展环境合理测定收入及财力,将支出预算数下达给各部门之后,政府仍有可能根据经济形势对收入任务进行调整,弱化了预算过程的约束力。同时仍然存在领导“批条子”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财政资金的分配。

5、缺乏部门预算编制的绩效考核机制。部门预算特别是项目支出预算尚没有建立起有效的绩效考评、追踪问效机制,在具体编制过程中,由于项目缺乏可比性,可行性论证也不够充分,难以真正做到分轻重缓急排列次序,仍然存在各部门争着上项目、多立项多要钱的现象,降低了财政资金的效益。

三、进一步深化县级部门预算改革的建议

1、体现人本理念。人是预算的制定者、执行者,是预算工作的主体和实施预算工作效果好坏的决定性因素。因此,预算工作应以人为本。财会人员应本着对政府负责、对单位负责、对自己职业道德负责的精神,提高思想认识,更新预算观念,调整工作思路,提高工作效率,全身心地搞好预算编制工作。

2、细化项目支出预算,建立项目库。项目支出要细化到每一个部门的每一项具体开支,到不了具体项目的资金不能列入预算,没有明细支出内容的项目不能立项。纳入项目库管理的资金包括一般预算、基金预算、预算外资金、其他资金以及中央追加的没有制定具体项目的专项资金。

3、建立和完善预算定额标准体系。在基本支出管理上,通过建立和完善定额标准体系,逐步实现部门预算资金定额与实物定额的结合,扎实推进预算管理由“钱”的管理向“人、财、物”综合管理的转变。扩大公用经费定额涵盖范围,制定信息化维护费标准,实现实物定额与资金定额的衔接。

4、统一预算管理分配权。以部门预算为基础,将分散在各个职能部门的预算分配权和财政内部各业务部门的预算编制职责统一起来,成立专门编制和审查预算的预算机构,并赋予其足够的权力和独立性,专门负责审核编制综合财政预算,切实控制减少预算执行中的调整和追加,严格追加预算的审批程序。

5、建立项目支出的绩效考核机制。绩效考核的基本原则是,对专项支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结合起来考核。县级部门预算管理急需建立项目支出的绩效考核机制,并运用科学、规范的绩效评价方法,以成本效益分析为核心,对各类支出的成本与效益进行客观、公正的综合评价,提高资金的支出效益。

总之,推进县级部门预算改革必然会对县域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但其进程任重而道远,更需要财政人员、政府部门与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与协作。

上一篇: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原因与对策 下一篇:房地产企业财务预警系统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