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高思想政治课中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

时间:2022-10-16 10:12:19

在职高思想政治课中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

摘 要:当前职高学生的素质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作为教育工作者更是肩负着重任。针对职高学生的特点,就如何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总结了“引思”“示范”“践行”“发现”“矫正”十字策略。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良好的行为习惯;策略

学生个人的整体素质是今后成功的重要基础,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形成良好的个人整体素质的前提。

作为职高的学生,他们大多从小学到初中就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需要教师认真地组织和引导,特别是思想政治课教师肩负重任,对他们的行为提出严格的要求,并进行严格的训练,使学生通过实际活动认识自己行为的意义,提高调节自己行为的能力。为此,我们总结出“引思”“示范”“践行”“发现”“矫正”十字策略,经过实践,取得了成效。

一、先要“引思”

思想政治课十分注重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讲究知情意行的统一。如:讲到“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这部分内容,展开全班讨论“这是小事吗?”以“一口痰毁了上百万的合同”为素材――我国刚开始改革开放时,南方某城市政府为了引进外资,兴建了一个富丽堂皇的大公司,在中外双方一切合同谈妥后,外方在中方代表的陪同下参观公司时,一中方代表随意地向铺了地毯的地上吐了一口痰,外商当即终止合同,原因何在,外商认为,员工素质差,公司前景堪忧,就这样,好好的一件事,就因为随地吐痰的不良习惯给泡汤了。学生听了之后,都认真思考,谈自己的体会,有些同学也说到自己也有这样的毛病,其他同学也把自己的不良习惯提出来,使他们从中吸取教训,也慢慢改掉坏习惯。

二、贵在“示范”

教师想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他自己首先就应该是什么样的人,教师要有渊博的知识,这当然很重要,可是教师的政治觉悟、思想感情、人生观点、品德修养、治学态度、行为习惯等也是很重要的,因为教师是学生直观的、活生生的榜样,其为人处世、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可塑性、模仿性很强的青少年学生起着直接的影响和重要作用。这种人格影响,不仅对学生在学校时起作用,甚至在今后很长的时间里继续起作用,所以教育者的以身作则是很重要的。

三、重在“践行”

学生通过参与社会实践,一方面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思想觉悟,一方面使学生广泛接触社会,有利于进一步学习、消化,培养独立观察事物和正确认识社会的能力,社会实践的具体形式是多样的。

四、乐于“发现”

人的深层需要都有渴望被别人赏识的愿望,职高生更是如此。有些职高学生长期受到批评,就破罐破摔,这时我们要找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因势利导,职高政治思想课教师更要乐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从某种意义上说,比教会学生一个知识点更为重要。

五、难在“矫正”

行为如果没有监督,往往会失控。因此,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行为规范的检查和考核。对于学生不良的行为习惯要采取“表扬为主”“成功激励”“一点切入,各个击破”等多种方法加以矫正,教师要经常与学生进行广泛接触,找他们谈学习、谈思想、谈对各种社会现象和时事形势的看法,这样既能了解学生的思想观点和对事物的态度,了解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性格、兴趣、爱好等,又能交流思想感情,为以后的思想教育打下基础,要注意发掘不良学生身上的闪光点,适时适度地进行表扬、鼓励,培养其正气,矫正其不良行为,表扬和批评是相辅相成的,讲究表扬和批评的艺术,不能一味地直接批评,品行不良的学生有所进步,也可能出现反复,这是正常的,需要教师及时引导、纠正,以鼓励为主。

“引思”“示范”“践行”“发现”“矫正”这十字策略,以养成为主线,重在“践行”,相互联系,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实施素质教育有重大意义。

当然,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绝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必须“反复抓,抓重点;耐心抓,细致抓”,而老师的作用就是要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起到引导作用,我们要善于等待,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漠不关心,教师要以满腔的热情去关心学生,塑造学生,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1]中学政治教学参考.陕西师范大学杂志社.

[2]中学政治及其他各科教与学.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出版.

(作者单位 江苏省丹徒中等专业学校)

上一篇:促进物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 下一篇:浅谈素质教育形式下如何开展幼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