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物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

时间:2022-07-18 07:39:12

促进物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

随着课改的推进,提高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中之重。教学是一份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它离不开专业理论的指导。由于其鲜明的实践特点和实践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在教师中开展案例研究,并在教师之间交流、分享,具有经济实用、便捷及时、源于实践、指导实践的特点,比较切合广大教师的实际情况,能有效地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一、开展案例研究的意义

1.案例研究可以为教师提供一个记录自己教育教学经历的机会

在教师职业生涯中,会有许多困惑和喜悦,会经历许多解决教学矛盾的深刻体验。用案例的形式记录下来,实际上是对教学生涯中闪光点的记载,是一份美好的回忆。更重要的是,通过案例研究,可以反映一个人克服困难的思维、方法和过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案例研究可以促使教师深刻认识教育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案例反映的是教师头脑中印象深的、感到迷惑不解的事实材料。这些事实材料常常是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对这些事实材料的梳理过程,实际上是在帮助教师强化对这些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的认识。

3.案例研究可以促进教师对自身行为的反思,提升教学专业水平

教学案例记录的是教师的思考,留下的是教学工作中的“是什么”“为什么”“如何做”等问题,这个过程实际上是教师对工作的回顾、反思、评点和分析,从而极大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4.案例研究是教师分享经验、加强交流的一种有效方式

案例以书面形式反映教师的教育教学经历,它可以促使其他教师有效地了解同事的思想行为,使个人的经验成为大家共享的经验。案例研究也使其他教师思考同样的问题,假如我面临类似的问题,该如何处理。

5.案例研究可以提高教研活动的质量

案例的素材来自于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这些问题和困惑是教研活动的重要内容,通过案例研究,启发广大教师思考同样的问题,面对相同的困惑,有助于集思广益。

二、开展案例研究的特点

案例研究的特点是要让教师感受到“花小力气,有大收获”,实现“以小见大”。

1.以小见大,经济实用

应该说,广大教师在工作实践中,颇有价值、有意义的“案例”可谓“俯拾皆是”。一句导语,一行板书,一个问题,一种表情……无所不在,无时不在。所以,教师进行案例研究可谓“左右逢源”。再也不会像过去写论文那样为寻找一个题目绞尽脑汁了,再也不会担心教学研究会耗费大量的精力了。案例研究可以大大地减轻教师的心理负担和工作强度,能使教师克服畏难情绪,轻装上阵,“减负”而“提质”。

2.以小见大,便捷及时

一般来说,教师在撰写论文前往往要积累比较多的材料,积累比较多的感性认识,从而产生一定的理性认识乃至上升为自己的观点。这样的工程的确比较庞大,因而影响了教师的积极性,由于积累等待的原因,使得一些非常有价值的材料失去了及时的意义。而案例研究则由于以小见大,轻装上阵的特点,就能够像新闻记者一样比较及时地反映教师的动态过程,及时捕捉到“转瞬即逝”的“闪光点”,及时定格宝贵的心得和启示。所以,案例研究具有便捷及时的特点,符合了教学工作是动态过程的实际特点,符合了教师作为一线工作人员的实际特点。

3.以小见大,源于实践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案例来自教师的实际工作,来自教学的实践过程,源于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所以,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唾手可得,俯拾皆是”。相反,某些所谓的研究活动,总是求大、求全、求“高深莫测”、求“一鸣惊人”,总是搬来庞大的理念,搬来先行的主题,搬来“大而无当”的教条,最终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远离了教学实际,脱离了广大教师。

4.以小见大,指导实践

案例研究以小见大,从小小的特殊的“案例”中,归纳出一般的典型意义,归纳出指导教学实践的规律。通过对“案例”的反思,我们可以更好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产生一次新的质的飞跃”。我们可以更好地学习理论、结合理论、运用理论,把实际工作的得失由肤浅的、表面的“感性认识”上升到深刻的、本质的“理性认识”,从而反过来指导实践,更好地为实践服务。

三、总结与反思

通过近几年来的研究实践,许多教师养成了写案例的习惯,但需要注意如下几点:

1.开展案例研究,特别是起步阶段,不能要求教师过多,要求过高,只要是教师教学实践中的一点心得、一次感动、一个意外、一次失误、一个微笑,都可以记录下来,提醒自己,告诫他人,或经验、或警示、或放弃、或创新。

2.案例研究关键是要能够捕捉研究的切入点,讲究的是科学方法的运用,还在于教师的真正体验和反思总结。

3.案例研究要与学校的备课组、教研组活动相结合,要与学校的教学评比、公开课教学结合,要与每学期的工作小结结合,适时组织案例研究的评比与表彰,推动、促进教师案例研究的进一步开展,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作者单位 上海市崇明县教师进修学校)

上一篇:让中职生昂首自信走向社会 下一篇:在职高思想政治课中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