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语文教学的改革

时间:2022-10-16 09:23:29

谈语文教学的改革

21世纪世界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以知识为驱动力,以创新为核心,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定民族和作为一定民族成员的个体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总是在民族文化的背景和根基上,特别是在掌握运用本民族语言的过程中形成和提高的。语文教育作为中华民族共同语言的教育,与培养中华民族新一代成员的创新能力有着极其深刻、内在的联系,也必须担负着历史的责任。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新世纪语文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和重要目标。

一、更新观念,解放思想

我国语文教育素有因材施教、启发诱导等优良传统,但也长期存在强制灌输,八股训练的模式教学过程中的注入式、教条式.使学生丧失了主体地位,阻滞和压抑了创新。

教育改革的关键是思想的解放、观念的更新。创新教育,在全国上下己呈燎原之势。然而,相当一部分语文教师依然因循守旧地讲着段落大意中心思想,依然不厌其烦地将一篇篇课文嚼碎了“喂”给学生。保守而又俗套的教法,小心翼翼,唯恐有所遗漏。学生的创造力在毫无意义的机械的抄抄记忆中彻底泯灭了。可以这么说,倘若教师的思想不开放,创新教育永远只是一句空话。笔者以为,一个语文教师心中不该只想着学生的考试分数应更多地考虑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否得到提高,创新意识是否得到加强,应更多地为学生的生存与发展着想,把视角切入到学生人格的塑造与人生价值的取向上。每个语文教师都要有“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挣脱“应试教育”的羁绊,摈弃与时代要求不相适应的条条框框,以一种全新的思想观念来面对教育,面对一个个有血有肉的学生。

二、树立多元意识,开发课程资源

开放的时代创造了多元的文化,多彩的文化推动着社会的发展。语文教育在培养学生“体认中华文化,厚植民族精神”的同时,必须走出象牙塔,面向新时代,面向学生生活,以多元的视野和模式,开发丰富的课程资源,培养开放型、现代型人才。

1、与社会接轨,开放教育空间。将语文学习由封闭向开放,由静态向动态。打破囿于教师、止于学校的状态,广发教育资源,向社会延伸,向图书、博物馆延伸,同影视报刊、电子网络延伸,拓展学生的学习时间、空间和学习资源,扩大理解运用语言文字的机会和实践领域开拓思维,体验生活,激发思绪,培养创新素质。

2、正确对待流行文化,汲取时代活水。流行文化已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现象,成为语文课程中的“潜在课程”。经典是高雅的“交响乐”,博大精深,学生需要在经典文化中跋涉、熏陶、涵泳人类文明的成果。而流行则是通俗易懂的“小夜曲”,亲切、好懂、贴近生活,不乏精品。引导学生阅读流行、阅读时尚,诸如阅读蕴涵“仁”、“义”主题和丰富历史知识、文化精神的金庸作品等,使学生产生体验、感悟、侵染,无疑将引起学生在语文认知、语文应用,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积极的变化使语文教学充满生机、灵气充满现实生命力。

上一篇:让生物课堂因“动”而精彩 下一篇:以自主探究为中心,努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