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劝孝八反歌》

时间:2022-10-16 08:42:24

古代《劝孝八反歌》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今天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

子女小的时候,要孝敬父母。子女长大了,结婚生子了,做了父母,同样应当孝敬自己的父母。然而,有的人做了父母以后,就不再孝敬父母,而对自己的子女却百般“孝敬”。针对这种现象,在清朝,有人编写了一首《八反歌》,专门劝诫那些只知道“孝顺自己的儿子”,而不再“孝敬父母”的人。

该文共有八段:

一、“幼儿或詈我,我心觉喜欢;父母嗔怒我,我心反不甘。一喜欢,一不甘,待儿待父何心悬?劝君今日逢亲怒,也将亲作幼儿看。”

意思是说,幼小的儿子骂了我,我觉得很高兴;而父母要是责怪我,我就很不满意。一是高兴,一是不满,对待儿子和父母的态度为什么截然相反,反差这样大呢?奉劝你,遇到父母责怪你的时候,应当像对待儿子那样对待你的父母。

二、“儿曹出千言,君听常不厌;父母一开口,便道闲多管。非闲管,亲挂牵,皓首白头多熟谙。劝君敬奉老人言,莫教乳口争长短。”

意思是说,你的儿子说千句话,你都不厌其烦地倾听;而父母刚一张嘴说话,你就不耐烦,嫌父母多管闲事。其实,并不是父母多管闲事,而是关心爱护你,父母究竟还是生活经验丰富。奉劝你要恭恭谨谨地聆听老人的话,不要听任孩子们说长道短。

三、“幼儿尿粪秽,君的无厌忌;老亲涕垂零,反有憎嫌意。六尺躯,来何处?父精母血成汝体。劝君敬待老来人,壮时为尔筋骨敝。”

意思是说,孩子拉屎撒尿又脏又臭,你一点儿也不嫌弃;而年老的父母有鼻涕唾沫,你反倒反感厌恶。你想想,你的身躯是哪里来的?还不是父母的精血造就的吗。奉劝你,要恭恭敬敬地对待你年迈的父母,他们年老身体不好,完全是在壮年时为养育你而损害了自己的身体健康。

四、“看君晨入市,买饼又买糕c少闻供父母,多说哄儿曹。亲未尝,儿先饱,子心不比亲心好。劝君多出糕饼钱,供养白头光阴少。”

意思是说,常常看到你一大早就去集市,买饼又买糕。很少听说是给父母买的,通常都是给儿子吃的。父母尚未吃饭,你儿子先吃饱了,做儿子的心不如做父母的心好。奉劝你,每次多买一些吃的,既让你儿子吃,也要让父母吃。父母的年事已高,让你供养尽孝的时间不多了。

五、“市间卖药肆,惟有肥儿丸,未有壮亲膏,何故两般看?儿亦病,亲亦病,医儿不比医亲症。割股还是亲骨肉,劝君亟保双亲命。”

意思是说,集市卖药的店铺里,只有儿童保健药品,却不见有滋补老人的保健药品。对孩子和老人身体健康,为什么是两种态度呢?孩子有病要治,老人有病,更要治。伤害自己的身体,父母心疼,因为你是他们的亲骨肉。奉劝做儿子的要尽力保全父母的生命。

六、“富贵养亲易,亲常有未安;贫贱养儿难,儿不受饥寒。一条心,两条路,为儿终不如为父。劝君养亲如养儿,凡事莫推家不富。”

意思是说,生活富裕地位高贵,赡养双亲并不难,可对父母常有照料不周的地方;在你面前摆着两条路,你做儿子却不如你做父亲做得好。奉劝你赡养父母要像供养儿子那样好,无论如何不能借口条件不好而慢待父母。

七、“养亲只二人,常与兄弟争。养儿难十余,君皆独自任。儿饱暖,亲常问,父母饥寒不在心。劝君养亲须竭力,当初衣食被吾侵。”

意思是说,赡养父母只是两个人,你是与兄弟相互推脱责任;而抚养自己的儿女,要比赡养父母难十倍,你却能独自承担。你儿子的饱暖饥寒,你总是挂在心上,而父母的饥寒却不放在心上。奉劝你赡养父母要尽心尽力,要时刻想到自己小时候能得饱暖,是父母忍饥受寒提供的。

八、“亲有十分慈,君不念其恩;儿有一分孝,君就扬其名。待亲暗,待儿明,谁识高堂养子心?劝君漫信儿曹幸,儿曹样子在君身。”

意思是说,双亲对你有十分的慈爱,你不感激父母之恩;而你的儿子只对你有一分的孝心,你就到处宣扬儿子的好名声。对待双亲的慈爱是隐而不露,对待儿子的一点点孝心却到处张扬,有谁能理解做父母的一片心!奉劝你不要轻信你儿子的孝心,因为你给儿子已经树立了不是真心孝敬父母的榜样。

《八反歌》采用对比的方法,以对自己儿女和对父母的态度相对照,对不孝敬父母的儿女进行教育,发人深省,引人深思。我奉劝做了父母的人,应当认真读一读,把它当作镜子照一照自己,对我们自己,对父母,对我们的孩子,都会大有裨益的。

上一篇:古刹钟声悟“心声” 下一篇:如果再入“围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