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式的古村落保护和旅游开发策略探索

时间:2022-10-16 08:36:58

开放式的古村落保护和旅游开发策略探索

摘要:以广东省溪头村为例,就开放式的古村落保护和旅游开发策略进行探索和总结。

关键词:传统村落;建筑保护;自发改造;旅游开发

1村落概况

溪头村距广州市区约100km,毗邻从化流溪河景区、碧水湾温泉等大型景区,村落依山傍水,当地村民长期从事果树种植、竹材工艺品加工等传统产业。

2“集中与分散”模式的景观结构

古村落由于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在景观结构上呈现不同的方式,溪头村坐落在自然森林与湖泊生态系统之中,拥有大型的自然植被斑块。在用地上更加强调集中使用土地,保持大型自然植被斑块的完整性。村落中以溪头石巷牌坊为中心的人工区域集中分布着各类用途的建筑,用地紧密,小面积的自然植被斑块较少,而紧密的居住区之外的农田和森林则非常完整,由乡间小径与中央区域连接。其景观结构可归纳为集中与分散模式。

3传统建筑的保护与开发策略

3.1传统建筑的形式

溪头村最古老的建筑存在着几种主要建筑材料的复合使用。

从靠近地面的挡土墙到承重墙下部的大部分墙体通常是由大块天然石块堆砌而成,靠近门窗洞口边缘的墙体中,建造者在石块缝隙中见缝插针地插入了一些边缘规整的红砖、以保证门、窗间墙能够与木窗、木门严密契合。承重墙的上部靠近屋顶的部位通常使用一种黄色粘土砌块,其目的是增加透气性和减轻重量。

3.2对传统建筑的改造与更新

在溪头村,传统村居和新式建筑之间的剧烈碰撞非常鲜明。无论是建筑材料还是在建筑的形式上,都可以清楚地观察到新旧结合产生的结晶,村落中不供人居住的建筑,如鸡舍、农具舍等仍然沿用上文中古老的建造方法,但是村民频繁使用的房屋中则出现了结构和材料上的转变,新建住宅房屋中红砖的比重有所增加,有不少房屋的墙角、门窗间墙的两侧都用红砖砌成方柱,有些房屋的加盖部分直接用红砖砌筑整面墙,与原来的石墙合为一体。靠近村中心集市的一些房屋也运用青砖建造重要结构部件。越靠近集市,同一幢房屋上,运用地建筑材料和表达的形式就越是丰富多样,有些街边的商铺甚至加盖了类此广州城市传统商业街中的骑楼的构件,通过用砖砌方柱,结合挑梁和挑椽来加宽挑檐,起到防雨水的作用。有些房屋开始用鹅卵石贴出勒脚,或者用纯白的抹灰墙面代替石墙。利用全新的建筑材料、结构方式造成的房屋似乎更适合快速发展的旅游经济,开发乡村旅游的古村落中存在各种需求交织碰撞的过程:一部分游客对于古老民居、历史风情的需求;另一部分游客对于舒适现代的居住环境的需求,当地居民对于更好的生产、生活条件的需求,地方政府对于树立当地民俗文化特色的需求,如果能够平衡各种需求,那么反映出的不同建筑共存的状态便是合理。

4乡村旅游的经营模式

广州周边的古村落的旅游经营的模式与村落自然景观结构有关,溪头村的旅游规划分为2部分,中央的建筑区域提供娱乐、购物、品味民居风情等活动,广阔的自然区域为游人提供畅游山林的空间,该区域不会受到人工建筑、道路过多的干扰。当地统一的旅游规划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主要是通过对公厕、路标、道路等基础设施的统一建设,达到一定程度的统一,而村落旅游的经营主体处于自发的竞争状态。景区不对游客收取门票,主要的营业单位个体经营。根据调查,古村落中个体经营的产品可分为以下几类:①经营农家乐――提供食宿;②售卖当地特产食品;③乡村文体活动;④乡村制作。

上述的旅游产品都属于有形的产品,但古村落之所以成为游人纷至沓来的景点,离不开对自然风景、民俗文化、乡村建筑景观风貌的依托,只有一个古村落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人文资源,并且给予保护,才具有旅游开发的价值,上述那些有形的产品具有源源不断的销路,当地的居民才能因为旅游开发而获得更大的利益。

5结语

在溪头村,政府统一规划的力量主要体现在政策导向和基础设施建设上,对古村落本身形态的干预较少,既没有强制性的拆迁,也没有规定新建的房屋的式样,能看到的是古村落自发生长的姿态。这种统一规划、自发改造的古村落旅游模式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上一篇:风景园林施工原则及要点分析 下一篇:绿色景观设计在人居环境中的应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