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仿生设计思维对设计的影响

时间:2022-10-16 08:35:42

浅析仿生设计思维对设计的影响

摘 要:设计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让人们能够享受更美好的生活,而设计思维的来源和方式则是在设计这一活动中最重要的部分。人类的灵感从古至今,都是来源于大自然,来源于生活。人们通过模仿生物的形态、色彩、结构,包括大自然的生态系统,来创造出适合人类社会、方便人们生活的产品。仿生学大师科拉尼曾说过,“90%的自然,10%的科拉尼”,这也恰好证明了大自然给予我们不竭的设计动力。

关键词:以人为本;仿生;设计;动力

1 选题背景及意义

首先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当你走入琳琅满目的商店的时候,你会被什么所吸引?答案很明显,那便是摆在明显位置并且设计精美符合你心意的产品。许多商家便大大利用了消费者这一惯性的行为方式,从而带动了陈列设计,产品设计等相关这一行业的迅速发展。不过希望大家不要误解这种行为很“肤浅”,因为在笔者看来这是人类的天性。对于设计,我们不得不提到创新,我们都知道创新是设计发展不竭的动力,那么我想问,当我说到“创新设计”时,你脑海里蹦出的是什么样的画面?新颖别致的摩登建筑,是一辆超跑,抑或是“Apple系列”?想到这里,我不禁发现,原来,在不知不觉中,我们早已沦陷了。

设计的定义是广泛的,活跃的,它是时代的印证,是建立在社会之上的,并且影响着各个历史阶段的政治、经济、文化,从而呈现出不同的设计风格及特点。如今,在经济上迅猛发展的中国,在设计上却出现发展不平衡的状况:重视实践轻理论,重内容轻文脉,对设计思维的利用多采取对国外设计思维理论的生搬硬套的方式,缺乏系统援救和本土化的过程。[1]在这些问题引导下,人们不得不把视野重新转到大自然,去寻找那些最原始最纯粹的东西,而这正好体现了仿生设计最鲜明的特点。在信息时代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不再满足于以往单调而复杂的生活,而是追求更美观、时尚、便捷的享受,这一消费导向也迫使设计师们把设计灵感的来源重新转移到大自然中。

2 仿生设计思维

仿生设计学是结合仿生学和设计学的一门新兴学科,它是在仿生学的基础上,通过对大自然现象的观察、模拟、分析等,创新设计出具有类似于生物系统某些特征的一种更为人性化的作品。“当然仿生学涉及的学科种类有很多,比如生物学、材料学、机械学、美学、设计学工程学等等。”[2]在对大自然的观察和研究中,我们可以发现,生物遵循适者生存的进化原则下,不断利用自己的力量去克服困难并解决问题,从而得到进化,而这一过程正是我们需要研究和模仿的,并且可以运用这一特点来服务人类社会。

回顾古文明历史不难发现,早在很久以前,人们便热衷于模仿大自然的各种奇特的景象。例如,春秋战国时期的木匠鲁班热衷于研制能飞的“木鸟”,而这不禁让我想起,达芬奇在《鸟类飞行研究手册》中记载的关行器的研究,在他的草稿中我们可以看到其记载的关于鸟类是如何通过振动完成飞行,以及鸟类是如何在空中保持平衡的,并且在这些研究下面都附有机械飞行的草图。此外,达芬奇又从鸟类与其他飞行生物延伸到自然界影响飞行的主要因素上来,如在风的作用下,鸟类的翅膀是如何发生弯曲的。在研究后期,达芬奇逐渐发现自然现象的发生和动物适应环境的方式,当然这比生物本身要重要得多。

人类对仿生设计的运用不仅仅只体现在物品的发明创造上,同时还体现在生产生活方式上。20世纪20年代,在包豪斯的启蒙时期,一些商人便把其哲学思想转变为资本上能牟利的技巧,而我们称之为“有计划的废止制度(就是通过一定的手段从而引导消费者在一定的时间内,为了某种需求而去消费)”。[4]我认为这种设计思想是与我们在最初的设计本意是相违背的,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设计的发展,而仿生设计思维正为这种商业化的设计注入了一种新鲜的空气。仿生设计重在强调方便、健康、自然和提高生活质量,在现阶段热销的高档商品,不再是仅仅只是以消耗和高价为基础,而是以知识和科技为准绳,用知识和智慧去创造商品的价值,丰富商品的种类,从以人为本的角度来适应人们的个性需要和对时尚的追求,而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绿色仿生设计。

说完大环境,让我们来谈谈小环境吧。在中国现代建筑里,说到仿生设计,我们就不得不提到“鸟巢”了,这座具有独特历史性的标志性建筑,不论是近看还是远观,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而与众不同的印象。“鸟巢”的外形就是模仿鸟巢的造型而设计的,其造型简单精巧,这是设计师在遵从自然法则的同时,秉持节俭环保的“绿色”可持续的设计理念而创造的经典伟大的作品。上海浦东机场的外形设计,也正是在仿生设计下诞生的产物,虽然外界对于它的外形看法不一,但是据设计师法国建筑大师保罗.安德鲁本人的说法,这座建筑的外形正是模仿海鸥展翅的外形。同样地,它也寓意着上海的航空航天事业能够展翅腾飞。当然,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但我们可以确定的是,大自然是个神奇的存在,它有很多未知神奇的领域等着我们去发现、去研究,去创造出更多能感动人心的作品。

3 仿生设计的现状和未来发展的趋势

在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我们可以深刻地感受到,我们生活的环境也正在一步步恶化,而这一现象,不禁让我们开始反思,我们该如何正确看待现代工业化进程带来的影响,以及我们该如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仿生设计是一门综合性、交叉性、创新性极强的一门学科,无论从思想理念、思想方式还是设计过程,都能够使我们更好地秉持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可持续发展原则,从而改善人类和自然的关系。从历史脉络上看,无非是从敬畏到对抗再到利用与和谐相处,但是就目前而言,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人类也正在积极地向与大自然和谐共处逐步靠近。

在大自然中,人类是“物竞天择”最好的代言人。最初,人类在面对大自然种种生存挑战的时候,就展示出自身模仿和学习的本领,他们模仿其他生物从而形成自己的生存技能,并且一代代传承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强大,逐渐形成了现在的人类社会。在现代仿生设计中,人们立足于自然科学知识体系和人工系统的仿生设计,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与方法,针对现阶段人类生产生活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和使用需求进行相关的理论研究和社会实践,使得其能够更好地造福人类,服务大众。

我认为,在未来的仿生设计中,人们将会逐步从“以人为本”转化到“以自然为本”,并且更加注重科技和人文并重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人们通过追求适度的科学技术和多元的情趣,来实现人们的多种高质量的需求和构建一个开放、流通、和谐的人工生态与人工系统。

4 结束语

设计的出发点是以人为本,而仿生设计作为一门边缘交叉综合性的学科,其出现就是为了让人类生活的更加美好,让人类与大自然和谐共处。因为我们只有尊重自然法则,向大自然抛出自己最真诚的橄榄枝,才能获得它给予的无穷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张晓霞.现代设计不同发展阶段的设计思维变迁[D].沈阳:东北大学,2007.

[2] 于晓红.仿生设计学研究[D].

[3] 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中国青年出版社.

[4] 米宝山.仿生设计思维与可持续发展[J].

作者简介:李佳祺(1992―),女,浙江杭州人,武汉纺织大学设计学专业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上一篇:基于审美价值的美术基础实验体系的构建 下一篇:医院信息化建设与信息化发展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