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网络穿越小说与当代都市女性心理

时间:2022-10-16 04:52:43

浅谈网络穿越小说与当代都市女性心理

[摘要]作为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类型小说――网络穿越小说可谓大放光彩。然而对于这些在各大网站争芳斗艳的“快餐”类作品,文学评论界说法不一,赞赏与批评的声音比比皆是。不过对于广大读者来说,这类小说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他们对现实生活的渴望,比如没有得到满足的容貌、生活、爱情及事业。第一目标读者的广大当代都市女性心理,无疑是导致此类作品的构思极其相似的原因。

[关键词]网络写作 穿越小说 都市女性心理

[中图分类号]I2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6-0095-01

一、何为“穿越”

穿越,通常是指某人或物由于某种原因,经过某个过程,从所在时空到达另一时空的过程或现象。而网络穿越小说,则是网络穿越时空小说的简称。这类小说通常是讲主人公经历一些变故被动到达另一时空(绝大多数是古代),并在这一时空进行一系列活动而且取得某种成就或得到自己梦想的生活。

二、网络穿越小说的兴起

爱因斯坦曾在相对论中提出:“若某物体的移动速度超过光速,那么就会出现时空扭曲现象。”加之某些书籍中提到过失踪人员多年后以当年的外貌特征突然出现的事件,引发了人们无限的遐想,这无形中打开了通向穿越小说的大门。20世纪80年代,詹姆斯・卡梅伦的经典电影《终结者》开辟了穿越作品的先河,并最先提出了“时光逆转”的说法。在此之后,便出现了早期的穿越小说,如黄易的《寻秦记》、席娟的《穿越时空的爱恋》等。再之后,台湾兴起了一批多以穿越为题材的言情小说口袋书,但也只是昙花一现。当时,人们并没有将其归纳为一种独立的小说类型。多年之后,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这一类小说也就风生水起。其中金子的《梦回大清》可谓穿越小说的滥觞之作,在晋江原创网首发连载,好评如潮,并被众多网站转载推荐,反响强烈。从此,“穿越小说”便流传开来。

三、穿越小说的作品特点

(一)倾国倾城的绝世容颜

在众多的网络穿越小说中,穿越后的女主人公绝大多数都有着绝世的容颜。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种相符虽然无可厚非,但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当今社会女性的诸多无奈。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虽然人们日渐重视接受高等教育、拥有高超才能的女性,但很多时候,外貌依然在追求事业的道路上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现如今出现的很多趋向功利性的婚姻中,女性的容貌更是重中之重。基于生活和事业上的种种压力,当代都市女性更迫切地向往着绝世的容颜,及由此带来的幸福生活。在作品中,很多作者也通过人物的经历抒发过此类感慨。如《绾青丝》中女主角在经历前世的爱情挫折后感叹道:“我不相信爱情,爱情充满了谎言和欺骗,……那之后相亲无数,男人挑剔你的长相,你的身材,……你的思想,你的才艺,你的品性对男人而言都是多余的东西。”

(二)完美爱情的绝对选择权

网络穿越小说中对完美爱情的刻画,反映了当代都市女性对完美爱情的无限追求和对现实中趋于功利婚姻的失望与反思。在古代,她们被众多地位尊贵的成功男士爱慕,彻底抛弃了被男性挑剔的境况,相反得到了可以选择男人的权利。很多读者在接受访问或问卷调查的过程中,很坦诚地说,在阅读网络穿越小说的时候,是将自己作为女主角去体会其中的爱情故事的。这也进一步印证了穿越小说所营造出来的公主般被重视和珍惜的待遇是都市女性们心中的诉求。在四川在线栏目中,当《鸾:我的前半生,我的后半生》的作者被记者问到:“写穿越小说是否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逃避?与古代男子恋爱,是否是对现实男性的失望?”该作者回答:“但凡一个内心还柔软的女性,都会渴望童话般的爱情。”

(三)叱咤风云的女王情结

在一些穿越作品中,作者将重点放在了女主人公事业的成功上,这同样也是为了迎合广大都市女性的心理。在现实生活中,随着工作与生活压力的日渐增大,都市女性们无不担心着自己的事业和将来。现实中的女性,有很多人为了家庭或其他原因,放弃了自己的事业,然而这样做的结果,只会渐渐地将自己变成了男人的附属品。没有经济独立,便无法人格独立。而穿越小说中的这一部分,正好填补了都市女性心中的空缺。虽然事业并非大多数女性人生中最重要的部分,但是女性们的心中,仍然渴望着由成功的事业所带来的心底那一份充实。

四、穿越小说的价值及影响

从网络穿越小说兴起至今,其商业性已非常明显。由于网络穿越小说多为日更月新的“快餐”类作品,导致其作品水平良莠不齐,精品确实很少。对此,学术界说法不一,更有人担心此类作品所带来的虚幻体验会给人们的现实生活带来消极影响。不可否认,这种一时的满足很可能会让人感受到现实的落差,但对于它是否会给人们的现实生活带来负面影响,必须同时考察读者本人是否消极。凡事因人而异,并不能以偏概全。而穿越小说作为新兴的小说类型,对文学界也可算是一种补充,若提作者的文学素养和写作水平,必然也会取得一定的成功。

【参考文献】

[1]张新华.组织学习与知识创新[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2]周欣荣.论新历史小说对历史的颠覆与重构[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7(06):81-84,110.

[3]雷小芳.网络穿越小说简论[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7-15.

上一篇:城市轨道交通地面空间景观设计研究 下一篇:时间观与跨文化交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