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

时间:2022-10-16 03:36:55

高层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

【摘要】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经济的发展,建筑行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高层建筑更是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大体积混凝土更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分析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并提出了相关的控制措施,仅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技术;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

中图分类号:TU208文献标识码: A

在高层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应用十分广泛,其中大体积混凝土更是高层建筑的施工重点,对于该结构的质量控制首先需要保证材料质量,其次则是需要对施工中所应用到的技术予以保障,通过科学的施工技术对其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外还需要进一步的对施工过程进行控制,从而保证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质量可以达到标准要求,确保建筑质量,使得施工企业在后期可以获得相应的效益。

一、概述

普通混凝土结构同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之间具有差异,具体而言,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特点如下:首先,大体积混凝土,顾名思义,体积较大,厚度较厚;其次,由于混凝土结构过大,因而需要连续浇筑,浇筑量过大不利于整体性形成,而其结构要求需要具有较高的整体性,由于混凝土结块硬化的过程中,由于水泥的特性会产生水化热,体积越大,这种由于水化热造成的温度差异月明显,即大体积混凝土受到水化热影响更大,其内部的温度更高。最后,若是混凝土厚度超过1.5m,那么必然应当通过水平分层的方式进行施工,从而更好的消除水化热的不利影响,保证大体积混凝土的结构稳定性。另外,高层建筑中所应用到的大体积混凝土大多都在地下,主要应用时基础结构,所以受到外界的温度改变影响较小,但是由于是地下环境,因而就需要其具有较为理想的防渗性能,所以,在进行高层建筑施工中,针对大体积混凝土应当充分考虑水化热以及结构防水等现象。

二、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特点

大体积混凝土主要具备以下两个特点:一是具有较高的总体要求。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在进行施工时,常采用连续浇筑的方式,不进行施工缝的预留;二是具有较大的结构体积。在浇筑完混凝土之后会产生大量的水化热,聚集在内部难以散发出去,从而导致混凝土的内外部存在较大温度差异,引发温差应力,进而使该混凝土结构的体积出现膨胀。

三、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控制措施

3.1加强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为确保大体积混凝土的质量优良,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施工单位必须严把质量关,确保选用的原材料能够达到使用要求,并进行原材料的质量抽样检查,确保其符合技术性能指标后方可使用。

(1)水泥的选用。水泥应尽量选用水化热低、凝结时间长的水泥,优先采用中热硅酸盐水泥、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大坝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等。还需注意,在不对混凝土强度产生影响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减少使用水泥。通过以上两种方法可以有效控制水泥水化热,减小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温度的上升幅度,从而减小混凝土内外温差,避免出现裂缝。

(2)粉煤灰的选用。粉煤灰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掺合料,不仅可以将混凝土的和易性大大提高,而且对混凝土的泵送施工十分有利;同时粉煤灰还能代替部分水泥来降低水泥的使用量,从而使水泥的水化热得到有效降低。在进行粉煤灰的选择时必须对其细度及粒度引起注意,对粉煤灰进行磨细加工必须要达到I级标准。但是如地下室混凝土类有较高抗渗要求的,需要在满足必混凝土的抗渗性能的基础上,通过严格的计算及试验来确定是否能够将粉煤灰掺入。粉煤灰的选用需结合实际情况进行。

(3)外加剂的选用。为保证大体积混凝土的优质浇筑效果,应对外加剂种类进行合理选择。可适当采用减水剂、膨胀剂、缓凝剂等来降低水的用量,进而达到降低水泥的水化热的目的。应通过配合比试验来确定外加剂的使用量,同时注意外加剂比例的搭配,保证达到浇筑效果。

3.2加强对施工过程的控制

(1)混凝土的浇筑:①混凝土的摊铺厚度的确定,需结合混凝土的和易性及所用振捣器的作用深度两个方面。如采用泵送混凝土,则摊铺厚度应不大于600毫米;如采用非泵送混凝土,则摊铺厚度应不大于400毫米。如采用推移式连续浇筑或分层连续浇筑的方式,应尽可能地将层间的间隔时间缩短,根据试验确定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并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其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②目前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中,采用较为普遍的浇筑方法是分层连续浇筑法,其具有振捣方便、能保证浇筑质量及可通过混凝土层散热,降低混凝土温升幅度等诸多优点。而对于浇筑能力不够、浇筑面积和浇筑工程量较大且一次连续浇筑层厚度通常不超过3m的混凝土工程,可以选择采用推移式连续浇筑法;③在分层进行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浇筑时,应对其表面进行及时清理,将骨料均匀露出;在浇筑上层混凝土前应及时清理混凝土的表面污物,冲洗完毕后不能留有积水,对非泵送混凝土和较低流动度的混凝土可进行适当接浆处理。

(2)混凝土的温测。混凝土的温测技术对保证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也有着直接影响。对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温度有效控制混可以防止产生底板裂缝。在进行混凝土温测时,必须测量所有土层的温度,并深入分析各土层的温度特性。目前普遍使用的温度传输器是电阻型温度计,在进行温度测量时,应将测温度位置选定,完成记号的编订和定位后,再进行土层温度的测量工作。控制温度应力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法进行:一种是降温法,可以事先按照设计要求将冷却水管在大体积混凝土内部安装好,并在浇筑前试水,避免由于漏水而影响混凝土的浇筑质量。通过循环冷却水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度,减小内外温度差异,防止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另一种是保温法,即在浇筑完混凝土之后,通过使用人工手段提高砼表面及四周散热面的温度,进而有效控制混凝土的温度,保障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

(3)混凝土的养护。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工作对保障混凝土结构质量安全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必须得到重视。而在大体积混凝土的具体施工过程中,很多施工人员恰巧会忽略对混凝土的养护工作,只注重对混凝土的浇筑施工,致使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从而给建筑结构的日后使用埋下安全隐患。并且如果没有及时处理裂缝问题,使裂缝继续扩大,就会对建筑结构的使用性能和安全性能造成恶劣影响。因此结束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工作后,必须及时对混凝土进行养护。施工季节不同,养护手段也不尽相同。夏季施工时,由于温度较高,因此应该可通过洒水湿润来养护混凝土;冬季施工时,由于温度很低,因此可通过保温保湿措施来养护混凝土,另外,当环境温度低于5℃时应暂停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工作,待温度达到5℃之后,在继续进行浇筑工作。在对混凝土进行养护期间,应时刻关注混凝土的内外温差情况,可通过循环水流量及进口的水温的调节来对内外温差进行控制,将其控制在25℃范围内。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时间应在十四天以上,如情况特殊,则应结合实际情况将养护时间适当延长。

四、结束语

随着大体积混凝土在现代高层建筑中的广泛应用,施工人员更应对其引起重视,在具体施工中,应严把原材料质量关,并结合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施工技术及养护手段,有效防止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产生,保证高层建筑的质量安全。

参考文献:

[1]王昕.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的运用和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1:202.

[2]罗小兵.浅谈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17:44-45.

[3]赵士怀,黄夏东,李光旭,陈德威,吴镝.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温度裂缝控制技术[J].施工技术,1998,05:27-28+2.

上一篇:工民建施工安全管理探析 下一篇:计算机在公路企业企业项目管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