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VI设计的发展趋势

时间:2022-10-16 01:33:34

中国企业VI设计的发展趋势

摘要: 在当今信息化社会中,信息之传达可谓瞬间千里,使企业建立独特的形象,这成了必然发展趋势。一个企业要想取得成功必须要有良好的品牌形象。VI设计是为实现企业形象统一识别的具体表现。

Abstract: In today of information society, the transmission of information is fast. To establish special image for enterprise is the inevitable trend of development. If an enterprise wants to achieve access, they must have a good brand image. VI design is to achieve unified corporate image identification.

关键词: 中国企业;VI设计;发展

Key words: Chinese enterprise;VI design;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4-0157-01

0 引言

21世纪的商战,已成为争夺“眼球”,争夺注意力,争夺“顾客心”之战。当今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产品极大丰富,市场区隔越来越不明显。消费者在众多的选择对象面前,首先考虑的是产品的品牌形象,那些没有注重品牌形象宣传的产品往往被忽视甚至被淘汰。为了在市场中能有一席之地,塑造一个个性化且具说服力的企业品牌形象,已经日益成为现代企业经营发展战略面临的新课题。

1 中国企业VI设计的发展趋势

首先我们应该让中国企业认识到VI设计的重要性,其次,我们要进一步理解VI设计的内容,大多数人认为企业VI就是设计一个好看的标志,然后在各种环境中把标志摆上去就行了。所以对标志的认可程度高,但对VI设计的其他内容重视程度不够。要想完整而清晰地向企业的客户以及公众传递出企业的形象,就必须在每个环节精心设计,使企业VI系统呈现统一和谐、简洁独特的视觉效果,并在后期的制作严格按照设计实施,最终达成企业形象的饱满和完整和谐。中国企业要想打入国际市场,必须具有品牌意识。

2 中国企业对VI的认识

VI设计进入中国的时期相对来说比较晚,所以中国企业对其认识不足也比较片面,导致中国企业对VI设计不够重视而只单纯用产品质量与数量去赢得顾客的满意而不去考虑用产品包装和企业VI设计来宣传自己的产品。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企业要想打入国际市场,除了应有物美价廉的商品,热情周到服务以外,企业的VI形象是至关重要的。所以说在中国企业VI设计的发展前景是非常好的。

3 VI设计在中国的发展过程

我国的VI是伴随着改革开放而来的,随着市场竞争态式的日趋激烈,一批有远见的企业经营者开始为企业产品服务导入VI。我国的VI设计长期以来也是以一种静止和程式化的形态呈现的,缺乏新意和活力。20世纪末,设计师已经不再满足于原有VI设计仅局限在平面和静态的状况。尤其是在FLASH等简单而好用的动画软件出现后,各种动画形式的VI设计面世,也有在平面的媒介上表现超平面的动态效果的。总之VI打破了“静”的传统,逐步开始“动”了起来。VI进入我国不过十几年,目前仍处于上升和发展阶段。大部分企业其业务范围都局限在VI的设计上,真正渗透到企业内部,完成MI、BI、VI三个层次的设计的不多。

4 VI设计对中国企业的影响

VI设计对中国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最常见的例子就是银行,我们走在大街小巷随处都能看到各个银行的标志。每当我们提起某个银行时,第一反应就是那个银行的标志,所以说VI设计在中国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在国内,还有太阳神集团,1998年该公司开始导入VI。它的标志图形部分是人托起的太阳,象征生命与力量;文字部分是中英文“太阳神”几个字;让人一见就知道这是太阳神标志;再加上那句经典的广告语:“当太阳升起的时候,我们的爱天长地久”为太阳神集团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和知名度,取得了消费者和整个市场的认同功效,其产值呈跳跃性的增长,利润由1998年的五百二十万万增至1993年的十亿元。因此太阳神成为中国导入VI的成功典范,在企业界和设计界一时传为佳话。

VI设计作为平面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有着重要的地位。一个优秀的VI设计,不仅仅能提高公司的利润,而且能够传达该企业的经营理念和企业文化,以形象的视觉形式宣传企业,对内征得员工的认同感,归属感,加强企业凝聚力,对外树立企业的整体形象,资源整合,有控制的将企业的信息传达给大众,通过视觉符码,不断的强化大众的意识,从而获得认同。

参考文献:

[1]曹晖.VI-视觉识别设计的美学形式与特征.文艺评论,2006.

[2]易健.VI设计学与用.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3]刘婷婷.VI的设计与制作.中国包装报,2003.

上一篇:天然气疏水阀排液效果探讨 下一篇:虚拟企业的指代对象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