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目标导学设计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2-10-16 01:19:43

初中英语目标导学设计的几点思考

打造高效课堂,建构适应时代特点和适应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成为时代共识。运用目标导学模式深化英语教学改革显示出良好的教学效果。目标导学模式的建构需要较高的专业素养、熟练的媒体运用技能、深入的课堂预设。抓住课堂上的目标引领、当堂训练、反馈检查三个环节,通过开展各类活动、辅导学困生、不断反思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效率,打造高效课堂。

一、导学预设的三点要求

1.自身专业素养。英语水平是基础,熟悉了解掌握现行课程是基本技能,教者的英语水平和技能不应是简单停滞的“一杯水”和“一桶水”,而应关注专业发展,熟悉网络语言和词汇新义,让拥有的知识成为学生学习的“源头活水”,让专业技能的提高成为不断进步发展的“长流水”。这样,教师的课堂语言才会新鲜,导学设计才有深度,课堂语言才会妙趣横生。

2.媒体运用技能。使用信息技术,会增加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果。教师不仅要会用收录机、小黑板、挂图等传统媒体,会用电子白板、投影机等设备,还应会简单应用软件,用它们模拟各种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另外,学会运用摄像、照相、录音设备,以及图像、视频、音频的转换及插入,也会给情境状态下的目标教学带来不少便利。

3.课程预设程度。要确定好学习目标。根据课程标准、课程内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等综合因素来确定。要落实好学习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例如,导引:如何创设情境或者呈现话题,让学生快速入境并引起探究兴趣。学习过程:要预知可能出现的学生疑难和探讨方向,针对问题或者疑难做好预设。课堂组织:根据分组的目的、问题的难易程度做好分组预设,避免浪费时间。课堂探究:预设的问题应具备思考性,能提升学生的思维深度和能力水平。

二、导学过程的三个环节

1.目标引领不可缺。目标分两类:一指学习的内容,让学习有范围、有方向,防止漫无目的、迷失方向。二指学习的难点、重点,是指学习的深浅度和主攻方向,防止浅尝辄止和走马观花。这解决了一个“学什么”的问题。

学习方法也应预设,那就是解决一个“怎样学”的问题。导学者应让学生先自主学习后分组训练。自主学习便于发现问题,分组训练便于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2.当堂训练须巩固。自主学习后的生成情况,学习程度轻重不等,学习深度良莠不齐,导学者应预设当堂训练来发现问题和加深巩固。训练题的设计要紧扣学习内容,不能偏离课堂目标。训练题的设计应变换场景,训练变式能力。要有易错题和综合题,让学生提高辨别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3.及时检查勤反馈。每节课的最后,应适当预设检查练习。这样做,能加深学生的参与度,提高学习的主动性,便于教者反馈。检查的方式:课堂抢答、情境提问、当堂默写、集体互审、组间竞争、个别抽测,方式灵活,不拘一格。

三、达成目标的三大关键

1.围绕目标多设活动。课程标准规定:“应根据教和学的需求,提供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英语学习资源。”要运用各类资源,应该创设各类学习活动。

学生模拟情景对话,可以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媒体展示内容情境,能激发学习兴趣,加深学习印象。直接进入情境体验,把学生带入简单布置的自然情境,感受对话环境,加深情感体验。

2.生成目标多作辅导。“英语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关注语言学习者的不同特点和个体差异性”,英语课堂学习的效益会有个性差异,个别辅导必不可少。

学校层面,创设学生英语活动的空间氛围(板报、广播、竞赛等),让学生加深对英语应用的情感体验;进行小班化教学,让教师能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学习,将当堂辅导落实在课内;举办住宿制学校,让更多的农村留守儿童有机会参与帮扶,共同提高。

教师层面,对学困生要倾注爱心,激发兴趣,端正态度,强化心理疏导,克服怕苦畏难情绪。导学目标的预设要有个性差异,关注学困生的英语基础和学习能力。关注学困生的课堂行为,因材施教。设置分层作业,及时检查反馈。做好练习面批,进行组内帮扶,帮助补漏补缺。

3.再入目标多做反思。华东师大叶澜教授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教师要学会反思,反思课堂教学目标、课堂教学活动设计、教学策略选择、课堂训练生成等活动,对自己课堂教学再认识和思考,吸取教训,提升能力和水平。波斯纳认为: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

目标导学模式是在课改背景下发展起来的,总结反思课案的预设和运用中存在的得失,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目标导学模式才能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

上一篇:浅谈当代大学生恋爱挫折心理及其矫治 下一篇:自驾游,孩子安全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