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中小企业培训效果的途径

时间:2022-10-16 12:35:17

提高中小企业培训效果的途径

摘 要:文章根据中小企业培训管理现状,找出当前中小企业在员工培训管理上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何通过有效的管理途径,不断健全培训管理制度,以提高中小企业的培训效果,促进员工培训制度化建设,达到为企业提供发展的需要人才培训目的。

关键词:培训管理;培训计划;培训制度

0 概论

培训是一个组织为实现组织目标,帮助员工获取与职位有关的技能、知识、行为和能力而进行的有计划、有组织活动。教育培训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性模块,是企业提升员工工作能力、增强内部凝聚力、平衡人力资源供给、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对中小企业来说,不可能有与大企业那样充分的培训资源、完整的培训制度、配套的培训管理体系等培训保障,如何在有限的培训条件下,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保证员工培训的质量,决定着人力资源管理的成败,决定着企业的发展。

1 中小企业员工培训现状及存在问题

随着经营的国际化和全球化,国际标准化认证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内容,教育培训作为ISO评审和认证的重点内容,逐步被企业由认证需要变为发展动力,教育培训在企业管理中日益完善,逐渐成为企业获取人才的重要手段。但是,目前企业教育培训还存在一定问题,尤其是中小企业,培训还没有对企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培训的管理层次很低。企业的培训层次低,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管理和执行的人员层次低。多数企业培训的管理权和执行权,还停留在国际化认证要求阶段,主要由质量管理人员执行,其通过标准化认证和客户要求,以及内外资源的管理,从质量管理的角度出发,制订公司的培训课程,并管理执行培训工作。也有部分企业是由人力资源管理,其管理又上升一个层次,由人力资源部门,根据各部门的培训需求,制订统一的培训计划,执行培训管理,并有部分企业也上升到绩效管理上。但管理上还是由基层人员操作,一般是培训专员负责管理;另一方面是培训人员技能的层次低。多数企业的培训还是一个被动工作,是企业在用人需要、客户要求或政策性管理上,而必须要进行培训,才被迫安排培训,通常带有临时性、任务性和选派性,也是由基层管理干部进行培训,在培训技能上无法站在企业管理高度,对受训人员进行培训。从培训层次上讲,这些培训没有变成发展需要的培训,更没有到真正意义上的人力资源培训。

2)培训的管理制度不完善,不全面。多数中小企业有培训计划,以及培训作业管理办法等,也有部分企业有配套的制度管理。但是,没有形成制度上的全面管理,配套管理制度不健全,没有对培训计划、培训过程、管理结果和管理评估制订制度保证。偏重于培训计划工作,只是做好培训计划,在需要时才根据计划内容,来做补救培训,更没有培训后管理、培训结果评定及培训结果与绩效结合管理,来保证培训效果。当然在培训过程中,通常还要为很多其他工作让路,一旦有其他工作需要,就停止培训工作,这些带有随意性的管理,也给员工造成对培训的不重视观念。当然,中小企业由于本身的发展过程中,各种政策的不均衡,也会造成员工培训与发展不匹配问题。

3)培训需求分析有待提高。多数中小企业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培训分析,培训分析相对集中。部分企业培训分析集中在管理的中高层,由中高层管理人员决定培训内容和人员,带有很强经验主义;也有部分企业有培训分析,但不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培训分析,分析的成员范围小,较多集中在管理中层;还有较多企业还是停留在“救火”上,如国际认证、干部提升、增加技术人员、新设备或技术导入等,没有办法找到合适的人员,临时进行培训,在学中做,做中学,也有部分企业是先做后学。少数企业安排先学后做的培训,也只是对工作的基本理论培训,没有办法让受教育人员顺利进行新的工作。更为严重的是,这些培训在给企业发展带来影响后,并没有引起重视,更没有做进一步的制度化管理,而是一直沿用过去的分析方法。

2 解决中小企业培训问题的对策建议

正是由于中小企业培训存在的问题,没有相应管理制度,没有相应的结果管理,造成中小企业培训开展不顺利,培训效果不显著,无法通过培训提升人员素质,提供与发展需要相应的人才,造成培训的被动和浪费。如何提高中小企业员工培训效果,通过培训获取企业需要的人才,从大的管理方面看,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培训管理工作:

1)将培训管理置于企业管理的高层,并由高层开始实行。培训层次决定培训计划的执行力,中小企业要做好培训管理,必须建立与其组织机构相应的管理机制。一般中小企业采用直线式组织机构,绝大多数决策直接来自高层管理人员,通过中层人员认真执行,迅速在组织内推广。员工培训要想取得实效,必须放到管理高层工作上,通过高层管理的重视,中层的严格执行和不断改进,才能健全培训管理,在企业的不断成长中,保证获得满足企业发展需要的培训。也只有通过高层的管理,保证中基层人员的重视,从而达到全员重视,以保证员工培训效果。

2)制订全面培训管理制度,完善教育培训的配套制度。中小企业没有办法与大企业一样,有完整的培训管理体系,用培训体系推动培训工作的开展和评价。中小企业就应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订一个或多个简单管理程序,将培训管理内容充分体现,通过对培训过程全面管理,并将培训管理上升到绩效管理,以形成培训结果管理高度,通过培训结果管理和过程管理的结合,有效的培训激励措施,用以加快培训制度管理创新,促进培训管理制度不断完善。通过简单有效的制度化管理,达到员工培训与企业发展一致,从而提高培训的质量。

3)培训需求分析的全员化和普遍性。培训分析要采用三级分析管理方法,从员工到部门,从部门到企业的全员共同参与、普遍分析方法。培训分析形式应以部门为主,内容收集做到全员参与,根据各岗位工作需要,做好工作能力需求分析,由各部门会议讨论本部门的人员培训需求,制订本部门的培训计划,再汇总到人力资源部,由人力资源部门根据各部门的培训计划,经与各部门管理人员讨论整合后,制订出企业的培训计划草案,交企业管理会议讨论,制订出企业培训计划。并在培训执行过程中,不断吸取相关各方意见和建议,并不断调整和改进,达到培训分析的普遍性。这样由全员参与的培训分析,通过不断改进的培训分析,逐步完善的培训分析管理,才能形成企业发展需要的培训分析。

3 结论

文章仅针对中小企业员工培训问题,也仅仅提供建设性改进方向,帮助中小企业提高培训管理。当然,对于完善过程的应用性方案,还需要在未来的应用研究中去探索。中小企业培训任重而道远,如何建立健全培训管理制度,提高员工培训效果,需要不断的提升培训管理水平,重视培训管理方法与制度建设,加强培训需求与效果分析,完善配套管理制度,才能取得实效,获取与企业发展相匹配的培训管理。在企业人才紧缺的今天,中小企业培训发展势在必行,也只有通过培训,切实获取适合企业发展的人才,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人才短缺问题。

参考文献:

[1] 雷蒙德·A·诺伊等,刘昕译.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 陈凤平,陈辉平.企业员工培训存在的问题及有效性分析[J].武汉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7):41.

上一篇:轻钢结构无支撑免拆模楼面施工技术 下一篇:广东东红金属设备制造企业物流流程重塑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