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境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

时间:2022-10-16 12:16:37

语境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

摘 要:语境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有密切关系。本文论述了语境理论的定义及具体内容,分析了语境理论对大学英语阅读理解的积极作用,指出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应该学会运用语境,包括掌握的语言知识、常识及背景知识等,对生硫词汇、复杂句式所形成的阅读障碍进行合理解读,最后作者提出一系列的方法与对策,培养学生的语境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关键词:语境;阅读教学

中图号:H319.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9451(2009)02-163-04

Context and Teaching of Reading in College English

LIU Baoqing

(Department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Xi’an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Xi’an 710032,China)

Abstract:Contex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eaching of English Reading in college. This paper illustrates the active roles of context in college English reading. In teaching of reading, students need to use context, including language knowledge they have mastered and common sense and background knowledge, to decode those unfamiliar vocabulary, complicated sentences that have blocked their reading. A series of methods are put forward changing teachercentered class mode into studentcentered class mode, thus improving student’s English reading ability.

Key Words:context;teaching of reading

语境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采用“自下而上”方式。先教生词、词组,再讲解语法(包括用所学词、词组按语法规律造句),然后通读全篇,教师一段一段地分解课文,最后要求学生熟读或背诵,这种教学模式往往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目前很多学生认为在阅读英语书籍和文章的时候,往往只注意词句的表面意义,不能积极地利用语境进行阅读,激活与作者的共有知识,结果造成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局面。这样就无法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阅读能力也很难得到提高。因此,如何教会学生利用语境线索来进行阅读,进一步提高阅读能力,成为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自上而下”的模式,先从整篇课文出发,分析全篇主旨、大意与写作背景,剖析文章结构,赏析写作技巧,同时研读作者的修辞及选词,与学生自己的写作用词相对比,从而提高其阅读欣赏水平和写作水平。本文现将根据阅读教学的原理,阐述语境在教学中的作用,从而提高大学英语教学的效果。

一、语 境

“语境”(Context), 顾名思义,就是语言所处的环境。语境是语言的一种客观属性,是理解话语的情境,是决定一篇文章意义的因素,话语只有放在一定的语境才能得到理解。关于语境的理论,不同的语言学家有着不同的认识。广义的语境观所理解的语境包括:语言语境,也就是上下文;发生言语行为时的实际情况,其中包括参与者的主观因素如性别、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性格特征、兴趣、心境等因素,文化、社会、政治等因素。狭义的语境观认为,语境包括三个要素:上下文;感知情景;交际双方的共有知识和经验。

语境概念最早由马林诺斯基(Malinowsky)提出。他认为“语言和环境互相紧密地纠合在一起,语言环境对于理解语言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他把语境分为三种:话语语境(context of utterance)、情景语境(context of situation)和文化语境(context of culture).1950年,英国语言学家弗斯(Firth J R)继承和发展了这一观点,认为语境除了指“语言语境”,即上下文的关系外,还包括“情景语境”,即语言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他指出,语言只有依靠语言环境和上下文才有真正的含义。以韩礼德(Halliday)为代表的系统功能语言学家继承了Malinowsky和Firth的语境理论,对语境因素的种类及其对语言系统的选择和使用所起到的制约作用做了深入的研究,提出“语域”(register)这一术语。他们认为,语境是变化的、复杂的,语言总是在一定的语境中发生,并在一定的语境中得以理解和解释。但这些因素大致分为三大类:话语范围(field of discourse),话语方式(mode of discourse),话语基调 (tenor of discourse)。话语范围指的是话题以及与话题有关的活动;话语方式指的是话语活动所选择的交流渠道,即口头的还是书面的;话语基调是指讲话者与受话者之间的社会关系以及讲话者的交际目的。三者中任何一项变动都会引起所交流意义的变动,从而引起语言的变异,产生不同类型的语域。语域不同,阅读产生的效果就不同。因此,阅读在很大程度上受语境的制约。

二、大学英语阅读教学

我国现行《大学英语教学大纲》规定,阅读是要求大学生掌握的第一项技巧。它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基本要求是:“能顺利阅读语言难度中等的一般性题材的文章,掌握中心大意以及说明中心大意的事实和细节,并能进行一定的分析、推理和判断,领会作者的观点和态度,…”。可见,分析、推理、判断、概括和领会作者的观点和态度成为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重点。刘润清提出,阅读是一项基本技能,学生可以通过阅读获取信息、学习知识、提高语言学习过程中的综合能力。阅读课不仅仅是阅读,还是听、说、写各项技能交叉训练的综合课,所以,阅读课最能担当以阅读理解为主进行听说读写综合训练的任务,英语阅读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从阅读过程的方向来看,阅读分为“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topdown)。传统英语教学普遍采用“自下而上”模式。先找生词,查词典,解决单词难关后再读课文,然后分析语法结构,了解段落乃至篇章大意。这样用的时间比较多,做了许多重复的事情,把在没有情景语境帮助下查到的词义放在句中,意思并不准确,理解上仍有困难.这其实也只是达到了阅读的初级阶段水平,即只在课文语境中学习了基本的语法和单词,而没有到达高一级的阶段,即阅读是为了获取信息,或者是为了消遣、娱乐的阶段。“自上而下”模式是在先前的经验和背景知识的基础上对文章做出预示,然后仔细阅读篇章,对它做出确认。是从篇章到段落,再到句子和词组、词的过程,是传统的“自下而上”模式的逆向过程。

在阅读过程中,要想获取正确信息,读者必须充分利用已有的上下文语境、情景语境和读者的语言文化语境,通过预示、分解、总结的过程,演绎篇章的真正含义,从而达到阅读的目的。

三、语境对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影响

阅读教学中教师常遇到学生这样的问题:语篇中的某些片断不含任何生词,学生却难以理解。一般教师给学生的语法分析、释义或解释等方法有时奏效,但多数情况难解学生之疑。他们以为学生不理解的是句子语法结构或表层意义,但这并不是问题的症结。因为学生的疑难不在于语法或句子表层的意义,他们所不理解的是如何把句子与其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联系起来。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应当充分利用上下文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来更好地、快速迅捷地理解课文大意,抓住作者的中心思想,适当、贴切地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内涵意义。

(一)阅读教学中的上下文语境

“No context, no text”(脱离了上下文,就不能正确理解词义);“You know a word by the company it keeps”(理解一个词义,要看它的结伴关系)。这两句英文名言已成为阅读和理解时的座右铭了。上下文观念是阅读和理解中最重要的观念之一。阅读和理解的正确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无上下文观念或能否进行上下文分析,由此在相当程度上决定阅读与理解能力的高低。“context”和“company”,即指“上下文”和“结伴关系”,有包含“具体情境”或“语境”的涵义。词语脱离了具体情境,其词义是无法理解的。例如对“What a day!”的理解,要看情况而异,对坏天气,可以理解为“这样的鬼天气!”,但对美好的天气,那就是:“天气多好呀!”

上下文语境对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有重要意义。例如:

It may be possible to build faster ships,but scientists believe that they couldn’t travel as fast as light.So they would still have long journeys ahead of them.

原句不难理解,但出现了三个代词容易产生歧义。上句中they疑指“飞船”,但下句中的they和them究竟指什么,使人有点不知所措。其实.这两个代词只有通过整体理解,才弄清楚它们都指“科学家”。这一小段可理解为:“虽有可能造出速度更快的飞船,但科学家相信,这种飞船的速度达不到光速,因此,科学家还面临着漫长的探索道路。”

(二)阅读教学中的情景语境

话语的情景语境是指话语所出现的环境,但并不是这个环境中的所有人、事物和过程都包括在内,而是指与话语理解相关的环境因素。韩礼德把情景语境描述为话语范围,话语基调和话语方式。

在学生不理解句子的语境的情况下,教师不妨创造一个话语范围、话语基调和话语方式都适合的、学生熟悉的假设语境,来帮助他们理解话语含义。Brown和Yule认为,话语理解过程中“类比原则” (the principle of analogy)起着重要作用,即人们在阅读理解中往往要把所读到的与过去的相关经验联系起来,通过两者的对比分析达到理解的目的。教师提供了假设语境,学生理解了这个语境就理解了话语含义。如:

Either John will come or he won’t.

表面上,这句话是同义反复,它本身的逻辑形式决定了它的真实性,因此它似乎没有意义,也不传递什么信息。不把它放到语境中,就难以理解其中的话语含义。这是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创造这样的假设语境:

Two friends, having sent John an invitation, say, to their party, are talking about and awaiting his arrival.One of them shows his/her anxiety over whether John will come or not. The other then utters the sentence to mean, “Calm down”. There is no point in worrying about whether he’s coming or not because we can do nothing about it.

由于学生很可能有类似的经验,他们在这样的语境中理解这个句子是不困难的。

(三)阅读教学中的文化语境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话语不可能脱离文化背景而独立存在。在话语理解的过程中这需要具备该语言所包含的文化知识。中国学生几乎都是在外语学习的环境中学习英语,他们对说英语国家的文化习俗,社会价值观,历史与现状等往往缺乏足够的了解,这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他们对相应话语的理解。如: That guy’s got a Midas touch.要理解这句话,学生需要知道“Midas touch”所指何意,它是古希腊国王Midas的点金术。这样的知识是必要的,然而还需要把句子放到语境中其话语含义才能明晰:

Two businessmen are talking about a third and one of then utterances the sentence to mean that the businessman under discussion is very shrewd and has an easy way of making money as if he possessed a Midas touch.

四、语境分析的优点

阅读时,了解文章写作的年代、背景、作者的情况等情景语境是很必要的。语境与阅读是不可分的,是阅读教学成功的关键因素:

1)语境是正确理解课文的前提,有助于正确理解课文的主旨。学生理解课文靠的是整篇大意,而不是单词组合起来的微观语境。学生真正是通过课文来学会生词,而不是通过生词学课文。

2)语境有助于辨别词义,消除歧义,并正确地传达出修辞的确切含义.对一些因包含文化语义而引起的理解困难,提供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可以为学生解 决难题,从而避免了因缺乏文化背景知识而造成的误解。例如:Klebold and Harris feltand wanted to revenge against those who disliked playing together with them or laughed at them.A. discouraged B. ashamed C. tired D. separated根据下文的disliked playing together with them判断此处应为“感到孤立”,故选D。

3)课前首先“自上而下”地总括作品及作者背景知识,就课文语境解答问题,有助于学生了解课文的社会的、政治的、历史的和文化的语境。

五、结束论

综上所述,语境对于阅读理解有着积极的作用。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成功地运用上下文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来学习英语。利用上下文阅读能使学生看到句子间的语义联系,联系以前的知识和经验,并且增加新的知识经验。因此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如果有意识地强化对语境的使用,就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对语言的使用能力。

参考文献:

胡壮麟.浅谈我国外语教学中的阅读课\//当代语言理论与应用.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Firth J R.General Linguistics and Descriptive Grammar\.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51.

Halliday M A K,Hasan R.Language, Contest and Text\.Oxfordi: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9.

Allerton D J.Function and Context in Linguistic Analysis\.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9.

上一篇:西安工业大学社会体育专业就业现状调查研究 下一篇:CAFTA背景下广西的投资效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