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阅读教学中语境的培养

时间:2022-08-10 12:00:10

浅析阅读教学中语境的培养

摘要:本文从高职英语教学阅读环境分析开始,并结合高职学生的实际学习英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高职英语阅读教学中语境培养的必要性与重要意义。

关键词:阅读教学; 语境; 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2-0173-01

1.语境的含义

语境就是指语言具体使用的环境。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说,外语语境就是所学目的语所运用的环境,如交际情景语境,社会与文化背景语境,涉及跨文化交际背景语境。人们对语境的理解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最早出现的语境说仅限于由语音、词汇、句构、语法知识构成的纯语言知识语境,尚未触及到语言知识以外的语义表达制约因素。后来,马林诺夫斯基首次提出情景语境与社会文化语境概念,第一次把非语言因素纳入到语境学说体系中来。语言学者们开始对语境的作用给予越来越多的重视,这方面的研究成果颇丰。大致分为语内语境与语外语境或者是语言知识语境与非语言知识语境等。随着语境说的发展,人们对语境的看法渐趋一致。如,上下文语境,交际情景语境,文化背景语境,社会背景语境。近年来,人们更加关注语言交际者主体在交际情境中互动时的心理过程反应以及这种反应对于交际成功的制约作用。认知语境的提出丰富与完善了语言学,尤其对于外语语言学习者来说更具现实的意义。所以,要想学好一门外语就必须既要掌握其语言知识比如语音,句构,语法等语用规则体系,也要熟悉目的语所在国家或地区的社会与文化的历史的宗教的背景知识,只有如此,才能避免交际障碍等文化价值观的冲突。人们意识到无论是外语教学中的交际情景会话,还是阅读语篇理解或是真实场景的外语口语交际,都存在着一个语言应用的语境,这个语境不是单一的,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而是包含交际者(交际者双方)、事件、场景、时间、地点的具体因素和抽象的与之密切相关的交际内容所反映出的社会的文化的民俗的历史的宗教的政治的各种综合因素共构的合成语境。在这样的语境中,当然还要强调的是语言交际者在开展外语语言活动时的心理变化过程,既认知语境的制约因素。因此,外语教师在课堂上既要注意语言知识的讲解,也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语境意识,培养学生的语境认知能力,为更好地理解外语,并为跨文化语言的交际能力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2.高职阅读学习中语境的培养

2.1高职学生尤其是工科类专业为主的学生,其外语基础知识普遍较差,英语词汇贫乏是一大通病,成为严重制约英语后续学习的因素。许多学生抱怨单词难记,记忆单词方法不科学使的效率极其低下也是主要原因之一。在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那些抱怨词汇难记的学生,很少通过阅读的手段、听说读写的手段去掌握英语词汇,仅仅是习惯于在本上不停地练写单词,所以记不住单词。这足以说明离开了语言环境,孤立地记、理解单词是根本行不通的方法。任何词语只有放在具体的语境中才具有实实在在的语义与结构功能,才会彰显其鲜活的生命力,否则就只有语言学的表象的词义。为此,在高职外语阅读教学中,外语教师除了专门讲解词汇与短语的惯用法外,还要在阅读课文开始时主动介入与阅读内容相关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培养学生的语境意识并通过语境分析,理解词汇在具体的场合下所代表的不同的社会与文化含义。给词汇带上语境的烙印,加深了学生的记忆效果,同时掌握了跨文化语境下词汇的文化意义。此外,在学习较大的阅读语篇、同时其语境又相应复杂的情况下,面对非常丰富的语言词汇,我们仅从平时掌握的众多表面词义中很难做到对号入座,只有借助上下文语境分析实现某些词语的准确定义功能。语境对于词语的语义诠释与语用功能具有制约的作用。即某些特定的词语语义必定受到上下文所形成的语境制约,从而使得这些词语具有了明确的指向意义。可见,融入语境的词汇学习,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学习外语的效率,使得词汇的记忆不再那么艰难与抽象。

2.2高职学生习惯于传统的外语教学模式。在阅读教学中,虽然教学的重点不再是语法惯用法,但是还是没有摆脱一些痕迹。比如在引导学生通过上下文语境分析语段之间的关系时还是以语法语境为线索的,而不是通过上下文中文化认知语境的角度去解读分析某些词语、语句、语段乃至整个语篇的包含的文化意义。文化包含了语言符号,而语言也必须具备了社会文化性。反映在社会交往中便是一个民族特有的历史的宗教的观点,评价事物的与道德的价值体系还有生活习俗,思维方式等,都与别的文化存在着差异。在言语交际中,更多地体现在致歉,道谢,问候,话题谈论,拒绝与接受邀请,以及礼仪往来等。通过文化认知差异对比分析,我们大致可以了解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行为模式,并可以由此推断出他们未来的政策走向。表现在阅读语篇中,我们可以循着文化认知特征,构建起文化语境,并认知与预测文章段落语义的延展、延伸进而把握整个语篇语义。

3.语境中背景知识对阅读教学的促进作用

3.1我院高职学生大多以工科为主,社会人文知识欠缺,尤其对于英语国家的历史文化知识更感陌生,这从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英语习得,影响了交际能力的提高。外语教师在文化背景知识导入方面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英语知识结构以及这方面的差距,从最基础的部分抓起。精心策划,合理布局,采取由简到繁有序、从易到难,积少成多的循序渐进,主次分明,提高效率,既要符合高职学生的实际接收能力,还要兼顾高职英语教学目标要求,避免内容过难使学生感到抽象而深奥,这样就无助于语境的构建。

3.2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形成了不同的文化意识,即生活习俗与以及价值观体系的巨大认知差异。人们的行为模式、思维方式、处世哲学、是非曲折的事物评价标准、社会道德体系与人们成长的社会文化背景密切相关。在学习外语过程中,我们必须懂得尊重彼此的文化习俗与信仰,同时要懂得哪些是符合中国国情,哪些存在着差异,哪些是不符合中国的国情。对于那些不符合中国国情或者与我们存在文化认知差异的,我们就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我们在导入、介绍目的语文化背景语境时,一定要发挥正能量,采取教学的正迁移原则。教师要组织、引导学生分析与对比不同的差异认知,通过学习,使我们社会人文知识尤其是外语文化语境意识欠缺的高职学生能够了解与熟悉相关文化背景下的西方人的交际模式以及言语行为期待,并从他们的文化角度预测出他们的立场、观点以及想要达到的目的,从而尽可能的减少彼此的误判,达到交流的目的。

作者简介:

蔺雪峰(1965--) 女,副教授,主要从事英语教学工作及研究。

上一篇:非线性Mohr―Coulomb破坏准则下边坡可靠度上限 下一篇:构建促进变革性研究的科学资助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