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家访工作初探

时间:2022-10-16 12:00:00

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家访工作初探

摘要:辅导员家访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是构建新形势下家校融合教育的有效手段。文章在分析了开展辅导员家访的目的和必要性的基础上,总结了家访工作实施的流程,并结合实际,探讨了家访工作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差异化;家访计划;网络通讯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2)10-0069-02

《现代汉语字典》对“家访”一词做出了如下解释:“因工作需要到人家里访问。”家访最初主要被应用于解决个别儿童或者青少年的一些家庭问题。与家长的沟通,便于教师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坚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办法,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实效性”的原则,要“探索建立与大学生家庭联系沟通的机制,相互配合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力量,笔者认为由他们走进学生家庭、了解学生情况,有利于拉近彼此距离、增强信任,形成家、校协作的教育合力。

一、高校辅导员家访的目的和必要性

1.进一步密切学校与家庭、辅导员与家长的联系,形成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强大合力。走访学生家庭,带去学校领导、老师对学生和家长的问候,与家长沟通学生在校期间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表现,深入了解学生及其家庭的实际情况,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具体实践。

2.辅导员深入学生家庭了解实际情况,有利于及时发现潜在的不稳定因素,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形成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强大合力,保证家校教育的一致性,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3.新时期辅导员家访工作是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平安、文明、和谐校园建设的有益尝试,脚踏实地的走访和调研可以切实改进辅导员队伍工作作风,增强辅导员的工作能力和责任感,提高辅导员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际能力和科研水平。

二、辅导员家访工作的实施过程

(一)筛选受访学生,全方位的收集学生信息

家访对象的选择应该优先考虑重点关注的特殊群体学生,具体包括:学习困难、单亲、孤儿、家庭经济困难、有、行为思想偏激、性格内向封闭倾向的学生。家访前,根据学生的在校表现(包括学习成绩、参加社会实践情况、获奖情况、奖助贷情况、学生优缺点、平时的兴趣点或志向)对学生情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为了更好的掌握学生的在校表现和家庭背景,辅导员老师还需要向受访学生所在的班级了解情况。

(二)制定差异化的家访计划,做好辅导员自身能力补充

在掌握学生信息后,要进一步明确家访的目的,要解决学生哪一方面的问题。学生的情况千差万别,家访工作没有统一的模式,这就需要辅导员老师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家访方案,做到有的放矢,加强实效。学生个体身上存在的很多问题并非短期形成的,往往多个问题之间存在着很强的关联性。例如,一个家庭贫困学生可能会表现出自卑、厌学、缺乏交际能力、自信心不足等问题。这就需要辅导员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分清主次”,引导学生正视家庭的困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家访中,选择的受访对象往往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居多,他们的家长大多文化程度不高。由于学历上存在差距,在家访中如何更好的和他们沟通交流成为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为此,辅导员还需要注意收集以下信息:查阅档案,了解学生的家庭的构成,包括家庭成员情况、父母从事的工作、家庭经济情况等;通过学生了解家长的文化水平、性格特点以及对学生的期望程度;了解并尊重受访地区的民风民俗和生活习惯,避免言语冒昧的地方;交谈中尽量用口语代替官方、政策性的语言,拉近彼此的沟通距离。

(三)合理安排谈话内容,营造良好的交流氛围

家访工作的开展需要充分尊重家长的意愿,改变他们对于“家访”就是向家长“告状”这一传统认识,使他们意识到这是一种关心、帮助、教育、引导学生的有效方式。通常,家访谈话的内容大体包含如下四个方面:介绍家访活动开展的背景,以及学校的基本情况、专业培养方案、奖助政策、毕业生就业情况等,并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的表现情况;解答家长对孩子的学习、生活、就业等方面的疑惑;了解学生的成长环境、思想状况、个人习惯,倾听家长们对学校的意见和建议;针对目前存在于学生身上的各种问题,通过三方“面对面”的沟通达成共识,保障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辅导员家访工作的思考

(一)家访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辅助手段,是辅导员接受再教育的有效途径

家访体现了学校教育中“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然而一次简单的家访不可能解决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所有问题,家访只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辅助手段。通过家访,使辅导员掌握了学生发展的第一手资料,理解了学生成长过程中的艰辛,这必将增强他们今后工作的针对性和包容性。

(二)充分依托网络通讯工具,构建多渠道的家访模式

不可否认,面对面、坐下来、促膝谈心式的家访是思政教育的有效方式,但是受限于活动经费、时间、精力等因素,其在开展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的困难。随着网络通讯工具的广泛应用,学校对比较远的家庭可以通过电话访问、短信、Email、QQ、MSN等方式进行访问。同时,将访问的形式加以完善,将个人家访与集体家访相结合,辅导员家访与学生干部家访相结合,入户走访与集中座谈相结合,专访与顺访相结合,走访与、电话访、网络访相结合等。

(三)以全员育人思想为指导,拓宽家访工作的参与面

长期以来,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就应该是高校辅导员的工作,从而忽视了专职教师和社会团体在育人环节中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在“全员育人”的理念下,笔者认为除了专职学生干部外,积极吸纳高校“两课”教师、心理学教师、学生专业课教师、与学生事务密切相关的机关科室(教务处、招生就业处、后勤集团)也应该加入到家访队伍中来。再者,对于需要帮扶的贫困学生,以家访工作为契机,联合社区、街道等基层组织的力量,深入困难家庭了解情况、给予帮助。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见

[N] 人民日报. 2004-10-14.

[2] 李明.关于高校辅导员家访工作的思考[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88-90.

[3] 白雪峰.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家访模式研究[J].理论界,2012,(5):189-191.

上一篇:西部城市社区推行居家养老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下一篇:关于提高职业中专物理教学质量的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