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地区电网监控可靠性措施的分析

时间:2022-10-16 11:51:40

提高地区电网监控可靠性措施的分析

【摘 要】随着电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变电站的运行监控模式由过去的有人值守逐步转变为集中监控,伴随着监控模式的转变,监控人员的素质、 监控设备以及专业管理方面的水平也应不断提高。本文主要是讨论了提高电网监控可靠性的几点措施。

【关键词】电网监控;变电运行;调度;措施

1 当前地区电网监控状况分析

电网监控是电网在运行的时候进行监视控制,这个监控由计算机系统进行控制,由运行调度员进行人工干预,增减和调节其负荷,处理峰值负荷和电网故障等,以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地运行。它主要是用来处理所辖电网的“四遥”监控、变电站安全防护、信息网络监测、继电保护故障信息管理等系统的集中监控工作,同时值班调度员也需要在运行操作、事故处理等方面进行指挥。

目前电网监控系统也是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而形成和推出的,但仍然需要不断的完善,电力系统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没有进行有效的解决,比如监控员的工作强度大,无法分出时间分析和思考电网薄弱点;各个操作系统都是分开独立运行,不容易管理,以致于监控效率低。

2 影响地区电网监控可靠性的因素分析

2.1 人员因素影响电网监控效率

就监控人员构成而言,现有监控人员均从过变电站工作,有丰富的变电工作经验对现场设备及其原理、易发故障均有深人了解。在担任监控员前,均经上岗考试且合格。而且,监控员定期接受以各项规程、电网运行方式、所管辖监控系统原理及使用为主题的监控工作培训和考核。因此就自身而言,现有监控员完全具备从事监控员的资质且业务合格满足监控工作的需要。但面对日益增长的监控变电站数量,值班员人数是否相应增加,将成为制约监控可靠性提升的一个关键因素。

2.2 自动化系统因素影响电网监控可靠性

iES600能量管理系统在遥测处理、遥信处理、集控功能、计算与统计画面操作、计划值处理、极值统计与回顾事故追忆与反演、DTS仿真培训各方面均能满足电网调控运行的箱要。然而,随着数据量的急剧增大,系统反应迟钝、滞后的情况时有发生,对于干扰信号、频发信号的屏蔽处理手段亦有不足,这样导监控值班工作受到极大影响。对此需要做相应的服务器增容和软件升级,以更好地适应“ 调控一体、地县一体”运行模式的需要提离监控效率。

3 提高电网监控可靠性的措施

3.1 实现调控一体化

成立调控中心实现调度监控合署办公的初衷就是通过调度与监控的融合最终实现理念最为先进的调度一体化,即指由调度人员司职监控或由监控人员司职监控范围内的设备调度来实现监控与调度的一体化。调度一体化的实现将最大程度地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极大程度地保证了调度、监控、操作的和谐和统一,缩短了调度命令的传达转化时间和过程,减少了事故、异常情况处理时间,有利于电网的安全运行。

当前监控值班人员除了掌握传统变电运行值班人员的工作技能之外,还应具备如下能力:(1)必须掌握电网设备的状态,包括一次设备、二次设备、仪器仪表读数、二次保护动作情况等。当前监控班可以监视到一次设备中开关盒刀闸的遥测,遥信数据。调度人员下达调度命令前常常需要及时确认一次设备状态,尤其事故处理时,监控人员需通过监控画面及操作记录进行判断,确保信息的及时可靠。(2)具有快速汇报事故、协助电网调度处理电网事故的能力。一旦发生电网事故后,监控人员要能够及时从大量监控信息报文中对事故情况做初步判断并将重点信号筛选汇报,保证调度员接受到的信息对于判断事故全面而有效。(3)具有核查调度操作票的能力。各级调度操作预指令的下发,需先通过监控人员核对,在转达给操作人员。在预指令下发的工作流程中,监控值班员是调度和操作人员之间的沟通的纽带,起到解读、释疑、协调的作用,因此监控值班员应该具备读懂调度操作票、理解操作目的、确认操作可行的能力。(4)具备通过现场有监控设备。监控人员在发现异常信号时,需先通知运维人员到现场进行核实,查明故障原因。此时作为监控人员应能够正确指挥运维人员检查对于设备,对可能存在的异常逐项排除,最后对存在的缺陷进行定性,并按流程进行上报。

3.2 管理模式的转变

当前大运行模式最终目标是实现调控一体化。它主要指的是通过对原有的变电站监控以及变电运行管理进行全面的分离,并将相应 的监控业务以及调度业务进行一定程度上的结合,由此来进行对于电网调度已经电网监控一体化管理的实现。(1)组织结构上,在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中,调控与变电站两级建制,结构扁平。而在站集控管理模式中,调度与集控站各位独立建制,形成调度、集控站、变电站三极结构较为复杂。(2)业务流程上,在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中,变电站监视与电网调度于一体,可及时、全面、准确掌握变电站信息,若对及时、全面、准确掌握变电站信息,若对信息产生疑问,可随时回溯,为快速判断、处理提供条件;操作指令由调控直接下达变电站,环节少、效率高;事故处理时,由调控进行隔离事故、转出负荷的操作,提高应急处置效率。而集控站管理模式由于调度与监控分离,存在诸多问题,如变电站信息量需经变电站监控员汇报调度员,延缓了调度员处理事故的速度,调度可掌握的信息量较少,产生疑问时需向监控问询,增加了事故处理的反映时间。(3)值班制度上,调控一体的人员集约化管理不仅使工作量合理安排,还解决了变电运行人员长期以来超时工作的问题。由最初常规站的两班倒,到集控站的三班倒,再到集控中心四值三运转,最后达到调控一体化的五班三运转,极大减少了夜间值班次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得到了有效贯彻。(4)更多精力专注于巡视和操作,专业化管理提高了电网运作队伍的整体水平。每个运维班都有多个正常巡视组、计划操作组及应急处置组,分工更加细致,有效应对高峰时段的多项工作及大型检修,并大大提高电网事故应急处理能力。

3.3 监控与调度的配合

当电网发生事故时,监控员首先应将变电站设备的双重编号向值班调度员进行报告,然后值班调度员令监控员通知运维人员到现场进行检查,运维人员到达现场经过对设备检查后,应将事故发生的时间。(1)设备名称、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的动作情况、线路测距、故障相等向调度员及监控员报告清楚,如果是线路跳闸(包括重合闸重合良好或重合未出)应迅速通知输电运检工区人员进行事故查线,然后值班调度员根据现场的事故情况坐车进一步的处理(2)当变电站的主变或线路发生跳闸时时,如果造成另一台主变严重过负荷,调度员可以根据拉路序位,对监控员直接下达拉路命令,已消除主变过负荷,也可以采取拉有自投的110KV线路。(3)当变电站主变及主变刀闸发生过热时,调度员应根据现场测温的温度情况来决定是主变及主变刀闸坚持运行还是减负荷或者是将主变停电,首先通知县值班调度员将主变所带的负倒出,如果是过热严重不能坚持运行,应直接向监控人员下达直接拉路命令,然后再将主变停电。(4)如果是线路刀闸过热严重或者是放弧严重,值班调度员应立即命令监控人员允许的情况下采取并列倒方式的方法将线路负荷倒出,然后再将线路停电。(5)当220KV变电站主变跳闸,110KV系统失去中性点后。调度员及时向监控员下达合上运行主变的220KV或者110kv中性点的命令。

4 结束语

目前,我国电网规模的快速发展和管理架构发生的巨大改变, 迫切需要研究提高电网监控效率的方法, 来改变电网监控的现状,满足电网监控工作的需要。只有不断地研究和探讨提高电网监控可靠性的方法,电网才能更加安全、经济地运行。

参考文献:

[1]滕骏马.变电站监控系统的安全问题[J].电力安全技术,2009.

上一篇:关于保障电网调度安全运行可靠性的分析 下一篇:220kV输电线路的运行与维护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