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自我同一性理论发展简述

时间:2022-10-16 11:08:02

西方自我同一性理论发展简述

摘 要:自埃里克森首次提出自我同一性这一概念后,西方心理学学者对这一概念的研究在跨越半个多世纪后呈现多理论多方向的局面,后人逐渐丰富发展了自我同一性的概念。从Marcia的自我同一性状态模型到最新的Luyckx等人提出的双环模型,意对自我同一性概念的发展进行描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的新展望。

关键词:自我同一性;实证研究;建构主义

中图分类号:B8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30-0049-03

引言

自我同一性是由Erikson(1963)提出的,它是对自我的基本功能的描述[1],是在错综复杂的人类社会中个体生存感的基础,是Erikson理论中重要的概念,现已被广泛地应用在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等诸多心理学学科中。自我同一性的含义比较复杂,包括我们的个体性、整体性和整合感、一致性和连续性以及群体凝聚力[1]。作为一种心理结构,它是核心的自我调节系统[2],是对社会影响的反映以及自我建构的心理社会结构。

所以自我同一性是指个体对过去、现在、将来“自己是谁”及“自己将会怎样”的主观体验,是对“我是谁”这一问题的外显的和内隐的回答,是通过自我的综合作用,形成的关于一个人自己的个信、信念、目标、价值观的内在、主观、统一、连续和成熟的自我概念,并成为自我发展的标志和动力。

一、Erikson对自我同一性概念的界定

Erikson(1963)首次使用自我同一性(ego identity)描述从二战返回的士兵正经历生活中的一致性和连续性的缺失的障碍:“这些士兵缺乏的是同一感。他们知道他们是谁,有个人的同一性,但似乎他们的生活不再联结在一起,有一个核心的障碍,称为自我同一性的缺失。”Erikson认为自我同一性的概念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定义,在不同的层面来使用以强调不同的问题[3]。

他认为,在结构性方面,自我同一性是由生理、心理和社会三方面因素构成的统一体;在适应性方面,自我同一性是自我对社会环境的适应性反应;在主观性方面,自我同一性使人有一种主观上的内部一致感和连续感;在存在学方面,自我同一性明确了自我发展的方向和并使自我产生一种意义感[1]。同时,他将自我同一性看作是一种心理社会现象,认为同一性起源于社会文化之内,包含有意识和无意识两个部分,它给个体的生活以连续感和一致感。在同一性的发展过程中,他包含冲突并有自己的发展阶段,同一性来源于曾经定型于未来[2],它起源于儿童期并把儿童期认同的形象在青少年期进行整合形成一种新的结构,这种新的结构建立在原有的基础之上并发展出了新的特性。他认为,社会是如何定义年轻个体,对自我同一性的形成至关重要,意识到他是某个角色,他必须通过某种方式成为自己,或者他人和自己认可他成为自己的方式[4]。

二、自我同一性概念的实证研究

自我同一性研究的全面展开要归功于它作化定义后,Marcia把Erikson的自我同一性理论观点进行了操作化定义,试图以同一性状态的发展变化状态来反映自我同一性的发展过程。

(一)Marcia的自我同一性状态模型

Marcia认为可以从结构的、现象学的和行为这三个方面来考察自我同一性[2]。结构的方面是从结构或内在心理的角度,证实自我是一个渐进增强的过程。同时,自我同一性的发展伴随着自我机能的发展,有助于个体人格的发展。现象学的方面是指获得同一感的方式,包括他人赋予和自我建构,通过经验的术语使个体认识到自己的基本特征和在社会中的位置。行为的方面是指同一性形成过程中的可观察的成分,即同一性风格。Marcia从上述三个方面研究可观察的行为,并将它假设为自我同一性结构的指标[2],使得同一性研究离开了内在心理和现象学描述的水平,进入了实证研究的领域。

依据上述假设,他提出了四种同一性状态:(1)同一性达成:处于这一阶段的青少年具有高探索和高承诺。(2)同一性延缓:处于这一阶段的青少年具有高探索和低承诺。(3)同一性早闭:处于这一阶段的青少年具有低探索和高承诺。(4)同一性混淆:这一阶段的青少年具有低探索和低承诺。

(二)Waterman的自我同一性操作定义

Waterman认为Erikson和Marcia等人主要关注同一性的形成过程,从而忽略了信念、具体目标和价值对个体实际的同一感的影响。所以Waterman提出了“个体在生活的所有方方面面都表现出同样的同一性状态吗”的质疑[2]。

因此他提出同一性应当包含过程变量和内容变量两个特性。作为过程变量,同一性指个体对那些可能的同一性承诺的信念、价值观和态度的探索和确认过程,以及对各个不同同一性领域所投入的程度,但不能脱离具体的目标、价值观和信念而存在。同一性的内容变量是指特定的生活领域中的同一性和同一性要素自身的属性[2]。

三、自我同一性的建构主义取向

(一)Grotevant的自我同一性过程模型

Grotevant认为Marcia的同一性操作定义将统一性描述为结果的变量,使同一性的研究处于静态研究忽视了探索和承诺的变化。因此Grotevant以Marcia所提出的“探索”概念为基础,指出探索的构成成分、探索的前因变量以及探索过程本身才是决定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状态的关键。

其中Grotevant将探索过程分为五个亚步骤:期望和信念、探索、投入、竞争力量以及评价[7]。他明确指出,应该讨论探索过程的广度和深度。探索的广度涉及对多个同一性选择进行评价,探索的深度则涉及使用不同方法来评估某一个特定的同一性选择[5]。同时Grotevant也强调自我同一性过程变现为“个体与其生活背景之间的调节关系”,这有利于探索自我同一性形成过程中青少年与环境的互动机制。但在实证研究中,他的研究却限于对社会背景因素、人格因素以及个体投入的定向等因素对自我同一性形成的影响的探讨,因此他的过程模式仍是一种相关研究。

(二)Berzonsky的自我同一性风格

同样作为建构主义取向的研究,Berzonsky从社会认知加工的角度提出了与众不同的同一性风格模型。Berzonsky认为在个体与社会互动中形成了三种自我同一性的风格:(1)信息型风格,注重实际探索。(2)常规型风格,倾向于寻找重要他人和权威人士的建议。(3)弥散―避免型风格,无承诺、避免探索,只有迫于外界环境强大压力下他才会进行少量有限的探索[6]。

Berzonsky采用理性的建构主义观点,强调在自我相关经验在编码、表征和运用过程中的个体差异,提出了解释同一性风格的概念并将其作为解释同一性状态的基础。使自我同一性的研究深入到内在机制的研究[2]。

四、自我同一性研究的新取向

如果问到目前为止哪一项科技发明对21世纪人类生理与心理都产生了无与伦比的影响,那么毫无疑问当然是计算机,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的应用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个体身体外部的物理事物,由计算机所衍生出来的网络环境已经侵入个体的心理,甚至对于有些个体心理而言网络已经占主导位置。显然这些变化已经吸引了许多心理学家的注意,并且也做了许多网络与心理的研究,但更多的却是对例如网络成瘾的研究、网络游戏成瘾者的内隐攻击性研究以及网络对个体人格特征、认知偏向、情绪智力等方面的消极影响的研究,而对在网络环境下作为人格心理学的重要课题之一的自我同一性的研究则不是太多。

从现有的研究来看,人们还是更多的将注意力集中在探究网络环境对个体心理的负面影响,人们更多关注网络成瘾对自我同一性的消极作用,而显然随着网络逐渐步入Web2.0的时代,作为这一时代的代表作――社交网络对现代人的影响是这一时代任何其他东西无法比拟的,而这种影响不能单一地评价为消极影响,特别是与社交媒体一起成长的年轻一代更是离不开社交网络,他们在上面交友、办活动、上传下载等等,社交网络可以带给他们所有他们想知道的、想认识的事物或者人,日常生活上对社交媒体的依赖也使得心理与社交网络的交互作用逐渐增大。

社交网络服务,特别是微博高效的传播率使得其备受喜欢追求时尚与潮流的大学生的青睐,在微博上年轻个体接受大量的碎片化信息,这使得人们对信息的摄取已经摆脱了对传统媒介的依赖,再由于碎片化信息的受众不仅仅只是单纯地接收信息,这些受众也可以成为信息的传播者与制造者[8],这就使得年轻个体无法辨别信息的良莠与真伪,这种在电子显示器上人与人之间的交互作用正在发挥着现实情境无法匹及的作用,并且给个体自我同一性的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与方式。徐晓蕾的研究就发现,在社交网站中用户更加倾向于自信的自我呈现技巧,尤其是讨好技巧、权利技巧和以身作则技巧,自我同一性所处的状态越成熟稳定,则越擅长使用各种在线自我呈现技巧[9]。

艾瑞咨询分析认为,社区交友类服务已经成为中国网民最常用的服务之一,社区交友类服务进入稳定发展的成熟期[10]。许多研究已经显示正常的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有利于个体的自我同一性的健康发展,而当4.1亿的人将自己日常生活中的正常人际交往长时间地转移到虚拟的社交网络上时,那么对网络环境下的个体心理发展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对于处于自我同一性重要发展阶段的青少年来说,由于他们对新鲜事物较强的吸收能力,所以研究他们的自我同一性与社交网络之间的影响关系就显得极为重要,所以自我同一性与网络的研究不能只局限于网络成瘾,我们应该更多地关注社交网络的作用。

五、自我同一性研究总结与展望

Erikson的自我同一性理论是建立在临床精神分析基础之上的,更多的是经验性描述,缺乏坚固的科学理论基础。而Marcia的理论研究显然是受到了当时心理学客观主义和实证主义的影响,强调从个体单一的层面对自我同一性状态进行精确测量,但这就忽视了外界环境对自我同一性形成的影响,忽略了自我同一性形成过程的探讨,也就看不到同一性形成过程中的倒退现象。后来在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建构主义主张要在主体性的影响下来研究自我同一性,强调自我的主动性与灵活性突出了个体与社会环境的互动、调节关系,弥补了Marcia理论单一隔离的缺点。

在理论研究不断发展的同时,自我同一性的实证研究也在不断发展,虽然理论的发展因其取向不同而缺乏融合,但是实证研究的发展却有一个较为整合的模型即为双环模型,在双环模型中,自我同一性包含了五个彼此独立却又高度相关的维度:广度探索、深度探索、沉浸探索、认同承诺。Luyckx[7]等人通过大量实证研究在五大维度的基础之上得出了六种自我同一性状态:(1)达成,个体通过一系列的广度与深度探索最终做出了高认同度的承诺,表明自我同一性发展到最成熟状态;(2)早闭,处于这一状态的个体,他们的承诺水平较高,深度探索中等,但是广度探索和沉浸探索的水平较低;(3)沉浸延缓,处于这一状态的个体,广度、深度和沉浸探索的水平较高,但是他们的承诺水平在中等以下;(4)轻松混淆,在这一状态下,个体的承诺、反思性探索水平和沉浸探索水平都不高;(5)扩散混淆,处于这一状态的个体,具有很低的承诺水平和中等的反思性探索水平,但是沉浸探索的水平很高;(6)未分化,处于这一状态的个体,在所有维度上得分都不高。双环模型主张个体的发展系统是通过心理的、社会的各种成分不断交互作用而逐渐巩固发展的,其发展系统在不同转折点不断进行重新组织,最终才形成发展结果,这为许多涉及自我同一性的研究提供了借鉴。

在后现代主义心理学兴起时期,Adams、Marshall、Yates等人从社会建构主义角度出发更多地强调心理学的社会文化属性,随之发展出来社会文化取向的研究,他们主张把自我同一性的发展放入个体社会文化大背景中,强调人与社会、人与文化的关系应称为自我同一性研究的主要取向[4]。以人际关系为主的微观环境和以社会文化大背景为主的宏观背景之间存在着一个中间水平,社会规范通过这一中间水平被传递给个人,而个人的思想、态度等也通过它被传递到社会中去。社会文化取向的心理学家认为个人自我同一性的形成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是在社会文化大背景和人际关系中吸收有利信息不断整合和发展的。

从自我同一性研究现状可以看出未来自我同一性的研究将继续沿着Adams等人的社会建构方向发展,对宏观的社会文化大背景下自我同一性的发展进行研究,这实际上也是验证了Erikson自我同一性概念的社会性,对人际关系为主的微观背景的研究,则更多强调了同一性形成过程中个体自我组织能力的作用,而日益发达的网络正好可以作为宏观背景与微观背景的一个结合的载体。

由于网络的虚拟性,个体在网络环境中的自我同一性的建构存在一定的不真实性,这主要体现为个体在网络中的自我印象管理,由于网络中道德法律监督机制的不完善,个体可以随意变换自己的角色,这相对于有道德法律秩序的现实社会是非常自由的,这就使得个体的自我同一性的发展必然不同于传统现实社交中的发展模式或者轨道。

所以对于网络环境下的自我同一性的研究不仅是时展的要求也是现实情况的反映,只有清楚地明白网络与个体自我同一性的相关关系,我们才能知道并且能够正确地引导当代个体如何认识自己,知道自己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自己,以及发现个体如何取得现阶段自我同一性的方式,外界环境又是如何界定个体,特别是年轻个体的方式,只有通过这种结合研究我们才能找出能够解释现今自我同一性的发展与前人研究的不同之处,并且丰富新时代背景下自我同一性的概念。

参考文献:

[1]郭永玉,等.人格心理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100,266-269.

[2]郭金山.西方心理学自我同一性概念的解析[J].心理科学进展,2003,11(2):227-234.

[3][美]埃里克森.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M].孙名之,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198-199.

[4]安秋玲.自我同一性发展理论的不同取向及其演变关系[J].心理科学,2009,32(6):1511-1513.

[5]Grotevant,H.D.,& Cooper,C.R.Patterns ofinteraction in fam-

ily relationship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identity exploration in adolescence[J].Child Development,1985(56):415-428.

[6]Berzonsky,M.D..A constructivist view of identity developme-

nt:People as postpositivist self―theorists[C]// In Kroger,J.,(Ed.),Disussion on Ego Identity.Hillsdale,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1993:169-203.

[7]徐薇,寇■.自我同一性的新模型――双环模型[J].心理科学进展,2010,18(5):725-733.

[8]姜晶晶.微博使用对高校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2013.

[9]陈卓然.大众传播媒介对中学生自我同一性影响的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4.

[10]杨雪斌,由天宇.2012年Q2社交服务覆盖人数超过4亿 微博服务成主力[EB/OL].(2012-07-27)[2015-05-03].http:///61/20120727/177753.shtml.

On the development of self identity theory in the West

GU Haili

(Nanjing Political College graduate student management team 1, student 13 teams, Nanjing 210000, China)

Abstract: Since Erickson first put forward the concept of self identity, the concept of western psychology scholars in the study of this concept is more than half a century after the presentation of the theory and multi direction, and later generations gradually enrich the concept of self identity. From the model of the self identity of Marcia to the double loop model proposed by Luyckx et al.,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of self identity concept, and puts forward a new prospect of development.

Key words: Self identity; Empirical research; constructivism

上一篇:综合改革背景下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 下一篇:注重情感教学,让学生爱上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