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课堂的提问艺术

时间:2022-10-16 10:58:12

浅谈数学课堂的提问艺术

【摘 要】中职数学课程的一切都要围绕学生的发展展开,注重学生的参与,活跃学生的思维,为学生终身以展打基础。学生能在教师的精心组织下,围绕课堂教学目标,充分利用课堂40分钟,进行有组织、有纪律、高效率的数学学习。

【关键词】数学 课堂提问 艺术

课堂提问是一种是最古老、最常用的教学方法,又称之为问答法,也是优化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提问,达到促进学生思考获得新知识的目的。《学记》指出“教师要立于善于引导,而不是勉强牵拽,要激励而不是压抑;要启发而不是代替学生去做结论。”恰到好处的设置提问,以浅到深,由点到面,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能更好的帮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反之,如提问不当,则会造成学生的心理压力,使其对数学这一学科产生逆反心理。甚至造成学生对问题的错误认识及片面理解。中职数学课程的一切都要围绕学生的发展展开,注重学生的参与,活跃学生的思维,为学生终身以展打基础。学生能在教师的精心组织下,围绕课堂教学目标,充分利用课堂40分钟,进行有组织、有纪律、高效率的数学学习。下面对中职数学课堂的提问进行简单的介绍:

一、提问对增强课堂教学效果的作用

(一)激活课堂气氛,引起学生关注

如果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就很容易因其他事物转移注意力,使课堂教学效果下降。但如能适时地加以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就可以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之中并激活课堂气氛。

如在上中职数学《等差数列的定义》时,教师先提问:“奥运会举办的年份?多少年举办一次?”“女运动鞋的尺码是多少?”学生七嘴八舌地回答:

(1)奥运会举行年份的数列:1896,1900,…,1992,1996,2000,2004,2008,2012,…

(2)女运动鞋尺码的数列:35,36,37,38,39,40

这样就使得学生的注意力一下集中到课堂上来,引起学生关注。

(二)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表达能力

出色的提问能够引导学生去探索要达到目标的途径,获得知识和智慧,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和能力。不管是教师抽学生提问不是学生回答问题或质疑,都可以提供学生参与讨论、发表意见的机会和锻炼表述能力,有助于他们发展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如在《等差数列的定义》中把奥运会的举办年、女运动鞋的尺码排成数列后,提问:“以上数列后一项减前一项等于多少?”“以上的数列有什么共同点?”让学生先思考讨论后回答,当然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教师要起到引导启发的作用,尽管可能学生回答不是非常的完整,但教师也应加以补充和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三)提示重点,强化已学过的知识

这是教师常用的方法,通过提问的方式复习旧知,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教材的重点、难点,掌握学习方法。课堂提问不仅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而且通过提问和回答,教师能及时吸收反馈信息,了解学生接受知识的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计划,或巩固知识,或弥补矫正。例在讲解《等比数列》时,通过复习前面学过的《等差数列》的定义及通项公式引出是等比数列的数列与等差数列相比较,看看能得出怎样不同的地方,从而得出等比数列的定义及通项公式,再进行比较两者之间相同和不同的地方,这样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并记忆两者的定义和通项公式。这样,师生之间可形成信息双向交流,达到教与学的相互促进。通过“教师问、学生答”的方式帮助学生复习已学过的知识,使之比较系统地在学生的脑子里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使新旧知识联络贯穿起来,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系统地掌握知识。

二、课堂提问的技巧

(一)要把握住最佳时机提问

要使提问收到最佳效果,就必须把握住最佳的时机。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师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对启发策略的高度概括,教师应帮助学生明确思路,弄清事物的本质属性,然后用比较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孔子强调了“愤愤悱悱,然后启发也”,即只有当学生出现“愤悱”并提出求教时,他才去实施启发。使用启发策略时应注意两个方面:时机(何时给学生以指导)和方法(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所以在教学应用时,教师应遵循以下原则:

(1)重视学生思维过程中的矛盾,把握学生愤悱的状态和时机,同时对学生的困惑给予高度的重视,考虑其产生的根本原因。

(2)因材施教:问题的难易要根据所教班级学生的基础提出,难易要适度。可能会有同样的问题,但是不同学生对同一问题的疑惑却不同,因此,教师应根据不同学生的困惑,从其根本上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

(3)把握提问的度:无论是启还是发,都是教师力求进一步推进学生的思考过程而对其的指导和点拨,因此,教师不能直接告诉学生问题的解决办法或答案。在提问后,期待时间要充足,学生的回答时间增加了、自信心增加了、创造性思维的影响增加了、主动活动的数量增加了,这样以达到调动全体学生积极思维的目的。

(二)提问要有层次,以达到有效性

只有获得真实性信息、反馈的提问才是有效的。常看到某些教师热衷于追求课堂上热烈的场面而问“是不是”,“对不对”殊不知学生声回答并非反映真实的效果,这样的提问效果往往是无效的。提问时,如果能点到某同学的名字,让他(她)回答问题,这样课堂反映效果可能更好。所以,教学课堂要设计适应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发展特点,使大多数学生参与回答,这样才能使课堂气氛活跃,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典兵.论课堂举例的艺术,菏泽师专学报

[2]沈龙明.实用课堂教学艺术。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上一篇:小学数学教育过程中数学思维培养的重要性研究 下一篇:数学教学中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