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一学生的阅读教学过渡

时间:2022-10-16 07:35:28

浅谈初一学生的阅读教学过渡

[摘要]初中起始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与小学语文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为了使学生语文水平再上台阶,教者应从学生心理角度、学法指导和课堂结构三方面寻求突破,努力让学生过好从小学到初中的阅读衔接关。

[关键词]激发兴趣学法指导课堂结构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80029

在教学时间和内容设置方面,小学语文和初中语文均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多年的教学经验使我体会到:必须重视初一学生的阅读教学过渡,过好从小学到初中的阅读衔接关。

一、要重视初一学生的心理过渡,激发阅读兴趣,使学生乐学

教师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打破师道尊严,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人格,运用真挚的爱心去唤醒学生积极的情绪。比如饱满的精神状态、热情的期望、和蔼的表情、理解的手势、信任的眼神、平等的交流等,都可以打动学生的心灵,从而使学生积极地响应教师提出的问题,积极思考,寻求正确答案。

其次,要注意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兴趣主要从主观因素入手:第一,从第一堂语文课开始让学生感受“语文的魅力”,让学生树立“生活处处有语文”的思想;第二,要勤于阅读,善于读书、读生活,注意开拓学生的视野,使学生的语文学习由课内向课外延伸,使语文学习能有源源不断的活水;第三,要培养广泛的好奇心,从标题到内容再到分析概括的探索都应具有好奇心。

教师还应该因“材”施教,采取一些具体的做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包括精心设计导入环节、发掘教材的意蕴魅力、用富于情感和幽默风趣的语言、鼓励学生“说”、动手实践和玩中品位,运用新颖的教学手段,使课堂教学变“静态”为“动态”、变“封闭”为“灵活”、变“单调”为“生动”……

二、要重视初一学生的知识过渡,学法指导,使学生会学习

初一语文教师在教法上应适当保留一些小学高年级的教法,以“低起点,小步子”为指导思想,帮助学生温习旧知识,恰当地进行铺垫,以减缓坡度,帮助学生打好基础,增强学生自信心。

学法指导是多方面的,下面侧重介绍如何从指导学生预习入手,结合课堂教学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

首先,教师要对预习提出明确的要求。预习要从整体出发,从粗到细,从内容到形式,至少把课文读四遍。第一遍跳读,要求记住梗概和主要的人、事、景、物、观点;第二遍速读,要求复述内容和理清结构;第三遍细读,要求理解字词句,圈点批注,归纳中心;第四遍精读,要求分析写作特点。

预习要求也是因文而异,对于古诗古文则要求课前多朗读,仔细理解文言词语、诗义,再像现代文一样,分析理解全篇。

其次,要教会学生预习的方法。

①讲清阅读的分类,分为跳读、速读、精读、细读等,并讲清各种读法的要求,使学生在精读、略读、浏览、品味祖国语言文字的基础上,去发现美、领悟美、感受美,陶冶性情。

②归纳总结小学学过的查字典解释词意的方法。

③复习掌握分段的规律和归纳段落大意、概括中心思想的方法。初中课文篇幅一般较长,文体多样,概括方法要区别对待,且每次接触新的文体时,都应对同类文体的学习方法进行归纳总结。

④教会学生读课文时进行有目的的标点圈画,并对重点词句加上评注。学生阅读是学习的起点和基础,是个人独立研读、理解、把握文章的过程。要让学生反复阅读课文,要边读边想,要圈点勾画,并在适当位置写出感受、欣赏、评价之类的内容。

⑤教会学生读文章时如何把握好“整”与“零”的关系。

“整”指文章的整体,“零”指文中的局部。阅读时,先浏览全文,把握整体内容,然后化整为零,弄清局部与整体的联系。无论读什么样的文章都可以这样。

⑥教会学生读文章时要把握好学习重点,正确对待精读和粗读。一般说来,对那些最具体,最能表现中心思想的句段应该精读,与中心关系不大的应略读。精读要求逐字逐句逐段地读,对那些似易实难,平中见奇的字词句要善于探幽发微,做到字求其训,句索其旨,理解言外之意。

三、注意改革课堂教学结构,使学生爱学

注意改革课堂教学结构,阅读教学可以根据课文自身的特点和教学实际,把课堂教学分为讲读课、评议课、自学课、先练后讲课、先讲后练课和边讲边练课等。

在讲读课文中,教师应该因文而异采取顺序讲读法、举一反三式、直奔中心式、跳跃式等教学结构。

顺序讲读法,即教学中逐层设问引谈,使文章的内容环环相扣,初一多数课文采用这种结构。但像朱自清的《春》一文,结构大体相似,比较适合举一反三法。即在教学中先重点指导学生精读“春草图”,让学生掌握本段的学习方法,再用这种方法去读其他段落,教师作适当的点拨和检查。有的课文还可以采用跳跃式教学,抓住几个关键处,采用跳跃的形式组织学生阅读。多样的课堂能使学生始终处于新鲜感中,不易产生疲劳感。这对于过渡期的初一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

上一篇:体验式阅读模式在初中语文中的运用 下一篇:巧引领精选点乐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