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收入倍增计划的起源、意义与考验

时间:2022-10-16 06:42:38

浅谈收入倍增计划的起源、意义与考验

【摘 要】 日本上一世纪60年代实施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的成功经验,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十提出收入倍增目标,具有紧迫的现实意义与深远的历史意义。实施中国的收入倍增计划,必将面临艰巨的考验。

【关键词】 国民收入 倍增计划 以人为本 增长方式 分配不公

日本在上一世纪六十年代实施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为日本的经济崛起奠定了基础,中国目前的经济改革走到今天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与当年日本具有某些相似之处,借鉴于日本经济发展的成功之处,启动中国的收入倍增计划就尤为必要,本文试图从收入倍增计划的起源意义与考验谈点看法。

1 起源

2010年6月,人保部劳动工资研究所所长苏海南表示,日本搞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效果不错,中国基本具备实施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的条件。十则明确提出收入倍增目标,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1960年底,受凯恩斯主义影响的日本首相池田勇人宣布启动为期10年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把“经济增长”做为手段,实现“国民增收”目的。这一计划的主要内容是:提高群众购买力水平,引入最低工资制,缩小收入差别,增加了公共投入,扩展社会保障,提高养老保险金与健康保险付给率,用消费革命解决产能过剩,人口失业、分配不公。

日本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做为新经济运动在日本具有划时代意义。他们把经济目标确定在全民收入增长上,促进劳动者素质与劳动生产率提高。结果是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的实际年平均增长率达到11.6%和11.5%,计划的第七年就实现了国民收入增长1倍,1968年日本成为西方第二大经济实体,到1973年国民收入增加了2倍,日本从此形成了一个强大稳定的中产阶级,日经225指数19年上涨了28倍左右。由民富到国强,国民的生活习俗、思维方式、乃至整个社会风貌都发生了根本变化。

俄罗斯启动收入倍增计划也很成功。从1999年至2006年,俄罗斯的国民收入年均增长约6%,经济总量增加了70%。期间俄罗斯人的人均收入实际增长超过200%。八年间,俄罗斯的人均实际工资和人均实际收入的增长速度,比人均GDP的增长速度,高出两倍。

我国目前已经基本实施收入倍增计划条件。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固有矛盾,类似于当年的日本,特别是经济增长模式的困惑、收入分配不公的扩大化、产业结构调整等问题的存在,已经严重影响经济可持续性发展,推行收入倍增计划势在必行。

2 意义

几乎没有人能够怀疑收入倍增的实现,但是重要的不是收入,而是人民收入,真正把人民收入倍增做为经济发展目标,而不是把经济增长速度作为目标,而不是以投资作为经济发展的主导方式,则具有划时代意义。

2.1 首先,是以人为本发展观的客观要求

当斯大林表述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时,是以人民经常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为目的,以高度技术做为实现目的的手段。但是苏联模式在创造世界经济奇迹时,是以高积累低消费模式实现的,苏联用两个五年计划在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家实现了工业化,37年工业产值跃居欧洲第一,这种高投入模式的短期优势不可否认,但不可持续性则是致命的缺陷,由此也导致了社会主义运动的反思与改革。

人是目的,增长不是目的,增长只是为目的服务的手段,这应该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客观要求,也是现代文明社会的必然趋势。科学发展观提出以人为本,正是符合历史发展客观规律。

收入倍增做为奋斗目标,会大幅度提高人民购买力,充分就业,提高人的素质,扭转多数人相对贫困化趋势(劳动收入占劳动成果比重下降),使多数人进入中等收入阶层。坚持民生优先,则体现人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的思想。现代国家的发展经验证明:民富才能国强,民不富国难强。只有藏富于民而不是与民夺利,才能实现可持续增长,才能步入现代化社会。为了实现这样目标,十提出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以及“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这种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应该具有历史性进步意义。

2.2 其次,是转变增长方式的客观要求

中国长期以来受苏联模式影响,以高投入拉动经济,具有粗放型或外延式扩大再生产的特征。在一定时期,利用举国体制能够高速发展,但不可以长期持续,该模式弊病就是:第一,效益低下,产能过剩;第二,向市场过渡中改革不到位,容易使权力商品化,导致与分配不公。

传统模式的弊端显而易见,在这种传统模式作用下,投资占GDP的比重十多年来一直在40%以上,消费占GDP的比重持续下降,在2010年降至33.8%,远低于世界60%平均水平(目前消费水平就应该接近翻倍才合理)。近亿人下岗,但开发区还在扩张,劳动者工资水平落后于经济速度,人民消费不足影响再生产发展。中国2011年储蓄为34.4万亿元,占GDP比重高达73%,远高于全球平均19%左右的水瓶。偏高的储蓄比重根本不是人民富足的表现,意味着普通人缺乏投资创业机会,意味着普通人消费不足,意味普通人应对通货膨胀面前的无能为力,意味着社会保障不健全。国家垄断财富积累与劳动者困境的积累显而易见,这样的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按照马克思理论,就会加重劳动者相对贫困化与失业危机。

为了可持续发展,转变发展方式迫在眉睫,十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并提升到国家发展核心位置,这意味着未来中国必将实现经济模式重大转变。

2.3 再次,公平与效益统一的客观要求

分配制度改革与转变增长模式是紧密相关的,不改变分配不公状态,就不可能完成转变增长模式,日本的成功已经证明这一点。中国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快速上升同时,劳动者报酬与居民收入的比重持续下滑,出现国富民穷现象。人民收入增长低于生产总值增长,就会出现产能过剩、贫困扩大、失业增多、效益下滑。只有使人民收入增长不低于或高于生产总值增长速度,用收入倍增目标掀起消费革命,才能以需求有效拉动经济,使更多人脱贫,使多数人进入中等收入阶层。建构以中产阶级为主体的“橄榄型”社会结构模式,才能稳定社会秩序,才能实现充分就业,才能发展新兴产业。

收入倍增计划其实应该是两个方面的提高,一方面是劳动者收入占初次分配比重提高,另一方面居民收入占国民经济比重提高。有人统计过,在1000美元至3000美元的阶段,美国和日本在政府、企业和居民在的初次分配份额比例为1:4:5,可见居民收入占一半。中国曾经采取牺牲一代人做法,大幅向政府与垄断者倾斜,08年劳动者收入占初次分配比重曾下滑到39%,政府税收远高于GDP增速,十一五期间年增21%,是经济速度的一倍多,这样的税收增长速度是世界罕见的,如此的公平丧失程度,已经构成了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阻力。如果我们把居民收入实际倍增做为经济发展目标,就会扭转分配不公扩大化趋势。当社会财富真正流向民众时,也会扭转腐败扩大化趋势。

3 考验

十的倍增目标应是扣除价格因素的实际倍增目标,量化的实现是不成问题,从经济发展历史看,2000年前10年的两番、2010年的10年1番多,已奠定基础。从目前总体财富实力看,我们有能力实现收入倍增计划,使多数人进入中等收入阶层,去实现总体小康社会。从新一代领导集体素质构成看,这一代人领导人的人文知识结构是改革开放后建构的,思维视野更具有优势。但是真正实现这个目标,不仅是量化标准问题,更重要的是如日本的成功,将开辟新经济时代,无疑还会有许多考验,我想最主要考验有两点:①权贵垄断集团与民众利益的较量。提高劳动力价值或价格水平,阻力来源于两个利益主体:一个是权力阶层,另一个是资本垄断阶层。日本的政府与资本让利于民,才使倍增计划实现。如果中国的政府部门、垄断行业、国企高管,庞大食利阶层等少数人不会向多数人让步,改革就会停滞不前。中国共产党是最优秀的先进分子组成的世界第一大党,高举三个代表的旗帜,应该具有更博大的为人民服务或者说让利于民的胸怀。坚持以人为本,增强民众权利,改革分配不公的制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等,是决定新经济目标能否成功的关键。②实际倍增必须遏制严重通货膨胀。收入倍增计划倾向于向需求倾斜,就容易引发通货膨胀。至2012年9月末,中国的M2(广义货币供应量余额)已经高达94.37万亿,比1990年净增长60.1倍,已经超过美国同期M2接近50%。通货膨胀从来都是有利于政府与雇主,而不是多数人。如果增长模式转变与产业结构调整得当,就不会产生严重通货膨胀,反之,严重通货膨胀就会产生,人民收入倍增目标就只能是画饼充饥,日本与俄罗斯的这方面的成功已经向我们提供了经验。

参考文献:

[1]秦攀.浅谈国民收入倍增计划[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1(11).

[2]张车伟,蔡翼飞,董倩倩.日本“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经济学动态,2010(10).

上一篇:论“应急物流”体系的构建及其运作管理 下一篇:国土资源管理的关键性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