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紫砂浅谈

时间:2022-08-06 11:52:52

摘 要:一件较完好的作品,必须使器皿自己能够抒发艺术语言,给人油然而生一定的艺术感受。具体反映在以下三方面的要素:一是形象,即物体本身的形状式样,展示给人们的视觉印象。二是神态,即通过形象表达散发出的情趣。三是气质,即器皿内涵的实质性的美的素质。

关键词:紫砂;制作;性能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7-0043-01

紫砂壶的起源一直可以上溯到春秋时代的越国大地范蠡,就是那位功成身退的与西施一起退隐江湖的“陶朱公”。数来已有二千四百多年的历史了!不过,紫砂做成壶,那还是明武宗正德年间以后的事情。从此蔚成风气,名家辈出,花色品种不断翻新,五百年间不断有精品传世。发展到今天,可谓巧夺天工,技绝寰宇。 “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阳羡,是陶都宜兴的古名,一丸土就是名播天下享有“泥中泥”美誉的紫砂壶的唯一原料—紫砂泥。其实,宜兴紫砂享有如此美誉,除紫砂特有的材质,传统的成型工艺外,还和它独特的装饰手法是分不开的,

茶壶鉴赏,懂得鉴赏,搞好收藏的前提。鉴赏者,品鉴与赏析也,艺术品的鉴赏永远个见仁见智的话题,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说的就是这个理儿,所以很难建立一个绝对公正的,绝对客观的,艺术品价值的评判体系。

当今社会和谐安定盛世收藏已成时尚,紫砂茶壶收藏量日趋倍增。人们在关注着紫砂事业的发展趋势,锁定紫砂收藏的玩家藏家不在少数。一个全手工制作茶壶的艺人,是随紫砂行业的发展的受益者。也可以看出全手工紫砂茶壶制作在紫砂行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和发展中必不可少的必然性。工艺美术大师叫徐秀棠,他认为,通理得趣,方为上乘之器。他把欣赏紫砂壶的要点归纳为理和趣两个点。他所说的理,是指的物质,他所说的趣,指情趣。

所谓通理,要是要适用。一把壶,要拿得住握得稳,要在容积大小,身段高矮,壶嘴曲折各个部位的配置的方面,都要做到合理,有悖常理的壶,一定不是上乘制作。

所谓得趣,要有情趣雅趣和机趣,有趣为上,无趣为下趣,高为上趣,寡为下理,只有理趣兼备的紫砂壶,才能人们日常家用,和艺术把玩的双重需求。

在传统紫砂壶的艺术造型宝库中,蕴藏着丰富多彩的完美器形,汇集着历代艺人的创作智慧。经过数百年来人类社会在文化艺术上的演进,很多器形经过不断反复提炼修改,日臻完善,虽古尤新。光货类型的掇球壶、仿古壶、汉扁壶、线云壶等,筋纹类型的菱花、合菊、风卷葵、鱼化龙等,都各有仪态,均是茶事上的上好佳器。如许优良的壶类造型,孕育着紫砂壶艺独特的风格和内涵的精华,供我们去汲取素养,在审美器形构造中,由点、线、面组成的主体与附体嘴、鋬、口、底、足、盖、的子等配置的比例关系,以及结构上的缓冲过渡,明暗面的技法处理,空间和实体所形成的虚实对比,都是值得悉心研究的原理。我们应该认真学习优良传统,取其精华,以充实自己的设计构思,始能创作出更新的作品。

一把好的紫砂壶具备三个特点:一,要好看令人一见倾心。二,要耐看令人百看不厌。三,要有意味令人妙不可言。

所谓好看要养眼要出众,在一堆紫砂壶中能让人感觉到那把壶超凡脱俗独领,那种搁在壶堆里,找也找不到的壶,一定不是上乘之作。当你走进壶艺店,一眼看去,最吸引你的那把茶壶,就是符合我所说的个标准:好看。

所谓耐看,要经得起反复看,经常看,仔细看,常看常新,百看不厌,有些壶乍一看惊心动魄,再一看粗制滥造,看花枝招展,明天看兴味索然。这样的壶是不能够进入优秀的作品行列,优秀的作品,是有一定神韵的,有灵魂的。能不能将飘忽不定的紫砂魂凝聚在一件作品上,这对壶艺家来说严峻的考验,实践证明,只要一招不慎,一定会魂飞魄散的结果。因此,一把好壶,要经看,耐看,不仅在创作理念上要有创新,要有突破,还要求每细节都要做得无可挑剔。

所谓有意味,那是指作品中的思想,哲理,玄机,趣味,但是这种思想哲理玄机趣味又叫说不清道不明的特征。陶渊明说:“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揭示的就是这一种现象。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思想,哲理,玄机,趣味,许多人喜欢笼而统之地称之为妙,妙,是一种境界,是一种天趣,是一种美不胜收的审美感受。如果一把壶你觉得它非常之妙,甚至到了妙不可言的程度,那么它一定是紫砂极品。

一件较完好的作品,必须使器皿自己能够抒发艺术语言,给人油然而生一定的艺术感受。具体反映在以下三方面的要素:一是形象,即物体本身的形状式样,展示给人们的视觉印象。二是神态,即通过形象表达散发出的情趣。三是气质,即器皿内涵的实质性的美的素质。能使这三者融会贯通,方可称为佳作。当代著名紫砂大师注重在传统中创新,正确把握中国文化和中国紫砂的内在结构关系,正确掌握中国紫砂发展的本质规律,充分估量前辈艺人传统技艺在中国紫砂发展史中的地位和作用,走传统中创新的路子,增强了宜兴紫砂在中国紫砂文化中的独特价值。

参考文献:

[1]吴梅鼎.阳羡瓷壶赋·序.

上一篇:简述速写实践的心得与体会 下一篇:浅析中国画白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