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教学中视频媒体的运用及其艺术表现规律

时间:2022-10-16 06:09:42

多媒体教学中视频媒体的运用及其艺术表现规律

摘要:在课堂教学中,恰当使用多种教学媒体,可以提高和改善教育教学的质量,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视频媒体以其较强的表现力和具象性,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对视频媒体在多媒体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及其艺术规律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视频媒体

中图分类号:TP3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0) 04-0000-01

Application of Video Media and Artistic Expression in Multimedia Teaching

Wang Shuang

(Harbin Normal University,Education Science College, Harbin150025,China)

Abstract:In classroom teaching,the proper use of Multimedia can enhance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teaching to achieve optimum results.Video media,with a strong expressive and figurative nature of the teaching process in the media,plays an very important role.This article discussed on the video media and the art of regularity in the multimedia classroom teaching.

Keywords:Multi-media teaching;Video media

多媒体教学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出现,当时是采用多种电子媒体如幻灯机、投影仪、录音机、录像机,电视机等设备综合运用于课堂教学,又称为多媒体课堂组合教学。90年代起,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深入,多媒体计算机已经逐步取代了以往的多种教学媒体的综合使用地位。因此,现在我们通常所说的多媒体教学是特指运用多媒体计算机并借助于预先制作的多媒体教学软件来开展的教学活动过程。它又可以称为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即CAI)。

在多媒体教材中,不同媒体形式传输教学信息的特点和效果各不相同。视频媒体与文字、声音等其他媒体相比有着它自身的特性。

一、视频媒体的特性

(一)揭示事物本质特征的呈现性

各种媒体,呈现事物的时间、空间、运动等特征的能力是不同的,视频媒体能够以活动的、色彩的图像和同步的声音去呈现事物的运动状态与规律,它能全面呈现事物的空间、时间、运动、颜色与声音特征,因此,它具有极强的信息呈现能力。

同时,视频媒体能够利用其自身独有的优势,在简单的重现大自然的事物与现象的同时,借助其编辑、动画、特技等技巧,帮助人们观察到很多平时无法仔细观看或者不能够看到的现象。例如,肉眼看不到的细胞,速度很快的动作、过程缓慢的植物生长、难以拍摄的水下、复杂的内部结构等,这些内容可以用特殊的拍摄技巧和动画等手段完成,给学习者提供良好的观察条件,去掌握事物的本质特征。

(二)视听结合多维度呈现信息的具象性

视频媒体以图像符号传送信息,区别于语言符号,不是线性的,而是多维度的。屏幕上图像的颜色、形状、运动变化,等信息一览全貌,不需要像文字一样一行一行看。因此,视频媒体在教学中使用可以缩短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视频媒体不仅以图像符号呈现信息,还能同时伴有解说、音响和音乐去补充和加强信息的传递效果。它是一种视听结合的媒体,通过双通道多维度去传送教学内容,提高了信息传递的效率。

(三)克服时空局限的重现性

在教学中,很多现象和历史事件,无论学生是现场观摩、教室上课,由于时间和空间的局限,都不能观察到。利用视频媒体的重现力,可以将珍贵的历史资料、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等在随意的时间里,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其实这不仅是视频媒体的特性,也是多媒体教学相对于传统教学相比的优势。

二、视频媒体的艺术规律

多媒体课件中视频媒体的画面就是用来教学的,不能一味强调画面的新奇、复杂,而应该力求简洁明快。视频媒体画面的构图、色彩、镜头运动都是构成画面语言的词汇。在拍摄和制作过程中,应注意发掘画面语言中每一个因素的功能,以更加准确的传达教学信息,提高教学效果为目的。

视频媒体的画面在制作是需要考虑如下几个因素:

(一)构图

电视教材画面要求具体、形象、生动、典型,要将知识性、科学性、真实性与趣味性融为一体,并将抽象概念创作成为生动易懂的视觉形象,既要符合学生认知心理要求,又要达到传道、授业、解感之目的。因此,在制作和拍摄的过程中,对于其表现的主体和陪体,背景和前景的关系都应该做好相应的处理。主体是画面结构的中心,画面中的主体必须突出、生动、形象感人,这样的主体才能达到表达教材中心内容的目的。陪体、前景、背景还有空白等,其共同点是不超越主体,作用是以表现和突出主体为中心。

(二)颜色

视频画面的色彩要根据突出主体、表现情节和渲染气氛的需要,选择最具有特定关系的特征色彩组合,进行合理的布局,形成既有变化、对比,又是和谐、统一的整体。首先,根据课程内容的学科性质,以能够最恰当表达学科内容的需要为出发点,确定画面主体的色彩;然后再按照突出主体色彩的原则,搭配能够使主、从关系鲜明的陪体色彩;最后选择既能够烘托主体,又可以统一整体画面的环境色彩。第二,对于选择的色彩进行合理布局,达到和谐统一的布局关系。第三,要利用色彩的组合规律以及色彩表现的特征,刺激学习者的视觉器官,使受学习者在接受知识的同时,达到审美情趣的愉悦。

(三)运动画面的处理

运动镜头的运用也要注意准确朴实、真切,尽量不要使用甩、急推、急拉等个性化过于强烈的镜头,以免学生沉浸在镜头变化的新奇感中而忽视了对教学内容的学习,同时在拍摄中.推拉摇移等运动镜头应该采取较平缓的速度,让学生能够在一种平和、放松的状态下进行学习,并注意在镜头的不同段落间要留有间歇.给学生留出一个反应、理解的时间。

三、视频媒体的教学应用启示

视频媒体以其较强的教学性、艺术性,在多种教学媒体中显现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教学中合理的使用视频媒体,可以活跃课堂气氛,给学生提供直接的视觉和审美的享受。但是在使用视频媒体进行教学的时候,应该注意一下几点:

(一)掌握使用时机

视频媒体的使用固然有其优势所在,但是如果使用的时机不当,反而会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因此,在视频媒体播放前,教师要适当的引导,一方面要告知学生观看的重点和观看后的行为要求,另一方面,要对媒体中可能对学生的观看产生困扰的生僻知识点进行必要的解释,以保证学生顺利的完成观看。

(二)有效控制课堂

视频媒体的声画结合,使得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状态提高,同时也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能够有效控制活跃的课堂气氛,不能让课堂失控。因此,在使用视频媒体进行教学时,教师要确定自己能够很好的控制课堂,否则宁可不用。

参考文献:

[1]李运林,徐福荫.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第二版[M].高教出版社,2004

[2]陈哲.谈视频在多媒体网络课程中的应用[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2

[3]胡海.浅谈多媒体教材中的视频运用[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9,3

[4]仲华.多媒体课件中视频媒体的使用及制作[J].中国科技博览,2009,1

[5]操基栋.电视教材画面构成的实体因素[J].池州师专学报,1994,4

[6]刘丹.多媒体教学资源制作中色彩的运用艺术[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7,2

基金项目:2009年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项目编号:11542096

上一篇:信息化教学新模式的研究与构思 下一篇:基于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技术的数字化校园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