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应如何开展小课题的研究

时间:2022-10-16 05:39:38

中学教师应如何开展小课题的研究

摘 要: 文章就中学教师应如何开展小课题的研究展开论述。

关键词: 中学教师 小课题 研究过程

在从事教学课题研究五年多来,感触颇多。从选题、立项、研究、结题过程看,一项课题要取得成果是不容易的,而选题范围的大小是非常关键的。我认为比较符合一线教师开展课题研究应符合个人教学实践及学校的实际情况,研究范围越小越好,也就是小课题。从课题研究实际讲,我认为小课题源于教师个人在教育教学中发现的实际问题,具有很强的学科针对性,对于教师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有很大帮助。与其他课题的主要区别是课题研究范围和主体发生变化,主要是教师个人或三人以下开展研究的小课题,而不是大集体课题。因此,对于小课题,中学教师应该积极地申报和承担,并认真地组织研究,促进教师个人的专业化成长。

一、“小课题”的选题

1.选题范围要小。

“小课题”是范围非常小的课题,是针对教师日常教学中发现的实际问题,如果选择课题的研究范围比较大,则单靠自己是无法独立完成的。因此,选题范围一定要小。例如,“十二五”我校参加的国家试点课题研究项目,我们研究的是总课题中的一个子课题,而分到课题组的是子课题中的子课题。《提高学生运算能力的研究》、《初中英语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化学教学中帮助学生寻找规律,巧用规律》、《提高学生物理解题能力的研究》等,这些课题由于研究范围有限,通过个人操作就能够完成,并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是组织“小课题”研究的选择目标。当然在选题时一定要注意课题研究内容符合自己的学科特点,符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2.与教学实践相结合。

一线教学工作者所选择的小课题内容应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符合教学实际,研究出的教学成果才能较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提供强有力的帮助。一些范围大、理论性强的课题研究对教师来说就不太适合了,不但研究难度大,而且实际操作困难,实用性不大,这样就不符合研究的初衷。如“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学法指导探究”,这样的课题研究目标范围大,达成难,操作难,需要整个语文组完成,只靠一个人的力量是很难完成的。就不如“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阅读方法探究”具有可操作性,应用于教学实践中。

3.与个人实际情况相符,不要好高骛远。

“小课题”研究要切合个人实际,因为学科特点不同,每位教师的研究专长不同,知识量、教学能力也有区别,有的老师擅长写作,有的老师擅长实际操作,有的老师则在汇总和方法研究方面比较擅长。因此,在选择课题时范围要尽可能选择自己学科教学实践和本校实际情况,要与自己的特长相结合的课题作为自己的研究目标,才能发挥课题研究时自己所长,未来的研究成果才有自己的教育实践,才能很好地服务于自己的教学工作。

二、“小课题”的实验操作与研究

1.制订详细的研究方案,研究过程和方法。

在小课题正式开始研究之前,与大课题研究一样,首先要制订研究计划和一个详细的研究方案,然后确定好时间和研究进度。最重要的是过程和方法,因为课题的研究成果来源于过程,因此在后期研究中要按进度有序进行。

2.课题研究需要坚持不懈。

研究计划和方案制订好之后,就应该有序地进行课题研究,不能拖拉与懈怠。其实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会发现,某一过程中断或拖拉,就很容易松懈下来,越拖越多,欠账以后,后面的研究就很难完成。所以,要加强自身约束,克服惰性心理,踏实、持久地开展研究工作,这需要坚韧性和研究反思。

3.合理分配时间,要挤出时间开展课题研究。

对一线教育工作者来说,教学工作是最重要的,我们不可能脱离教学。而教学是要花费很多时间的,因此用来课题研究的时间很少,需要挤出时间进行研究。我们研究的课题大部分是小课题,很多内容也都是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发现的问题,有或多或少的解决思路和方法,只要不拖拉和懈怠,充分利用有效的时间是可以完成课题的研究工作的。

4.课题研究过程中需要资料的收集、整理和详细的记录。

课题的研究成果也就是课题研究过程中材料的积累,而记录和整理是课题研究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它包括课题计划、方案、研究过程记录、相关的论文和体会、阶段总结报告等材料。最终的研究成果不是体现在华丽的词语,而是在于研究过程中详细的材料积累和记录,它是研究心得、研究结论重要的依托。因此,课题研究教师要注意收集资料,将收集来的资料分类、归档。

5.依据课题研究实际过程撰写研究报告和论文。

一般情况下,课题的研究分为几个时间段,研究教师都要对每一时间段内研究的得失认真进行总结,根据前一阶段的研究得失从而改进后面的研究计划和过程。课题研究结束后,首先要将积累的材料和记录、阶段总结拿来,认真筛选和研究,撰写符合实际的严谨的研究报告。研究报告和论文不需要华丽的词语表述,怎么做就怎么写。只有通过平实的、经过实践的研究报告和论文才能令人信服,才能真正体现教师教科研能力和水平。这样的研究报告和论文才有学术价值,才有利于学术的交流和推广。

三、成果形成后的完善与运用

课题研究结束后,结题了,形成成果了,就认为课题研究完成了,并把它就此束之高阁,其实不是这样的。因为每一项课题研究都有一定的时限性,特定的时间内研究成果是无法做到完美的,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而我们就是要在推广成果的同时,根据研究的不足之处不断完善研究成果,不断深入研究,达到更深层次的研究成果,以便服务于教学,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小课题”重点强调的是研究内容范围小,适合自己特点的,能量力而行的。它不需要多数教师参与,只需要少数研究者完成课题研究。开展小课题的研究,不但提升课题研究能力,而且促进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

上一篇:浅谈语文课改中的新理念 下一篇:巧用多媒体,优化初中英语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