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础会计的有效性教学策略

时间:2022-10-16 04:00:00

浅谈基础会计的有效性教学策略

【摘 要】基础会计是会计专业的一门基础学科,是学生接触的第一门专业课,所以在整个专业课程中具体重要的作用。想要提高基础会计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处理好教材内容的安排,合理选择教学方法,注意学生基础的培养。

【关键词】基础会计;有效性教学;策略

随着国家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扶持,越来越多的学生走进中等职业学校来学习会计专业。会计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用性都很强的学科,基础会计是会计专业的入门课程,它对于整个专业知识的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学生能否成功入门,能够在以后的学习中找到兴趣,关键要看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效果了,所以提高这门课程教学的有效性成为了会计专业学习成败的关键。

一、当前基础会计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1.教学内容生硬枯燥,不能起到引导入门的作用

会计学的专业确实很单调,但是作为基础的入门学科,如果在内容过于死板,就无法让更多的学生成功地跨入这个专业。当前的基础会计教学,多少教师坚持以知识为本位,一味要求学生掌握会计要素、记账原理、会计分录等抽象内容,对于刚刚接触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容易被高起点吓到,丧失学习会计知识的信心和勇气,不利于以后教学的开展。

2.教学情境设计地不灵活,远离学生生活

虽然案例教学、情境创设教学在基础会计教学中被广泛地运用,但是从目前的实际教学效果来看,并不是很理想。原因就在于教师没能够找到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案例和教学情境,从而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3.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重视不够,无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会计学对于新生来说是一门全新的学科,与以前中学阶段所学课程的联系不够紧密,需要通过基础会计这门课程学习来逐渐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但是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忽视了这一点,违背了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单纯从会计专业的角度去认识和要求学生。面对过高的要求,如果学生总是无法达到,自然就会失去学习会计专业的积极性。

二、提高基础会计课教学有效的途径

教学的有效性是指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了怎样的发展。具体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相互协调促进。是学生对于知识和道理从不懂到懂,对于情感从不爱到爱的教学过程。对于基础会计这门学科来说,要想提高教学的有效性,需要做的如下几点:

1.提高教材利用的有效性

教材内容是一种客观存在,如果最大限度的发挥教材的作用取决师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要是善于调整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的趣味性。

(1)生动地展示教材内容

基础会计学科的教材内容多少会计专业的基础内容,以抽象的图表和概念主,对于初次接触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难以在短期内理解资产、发债等抽象概念,教师在教学中利用图片、投影、视频等教具,把这些的抽象概念具化为房屋、机器、有价证券等实物,从而把教材里面抽象含义和学生能够看到的东西建立联系,降低学生理解教材内容的难度。

(2)合理调整教材内容

教材内在有其内在的逻辑性,但是未必都便于学生学习。所以教师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接受能力来作出适当的调整,遵循从易到难的顺序,加强前后知识间的联系。比如学完复式记账后,教材上接下来的内容是会计凭证,两块内容之间联系联系不大。但是如果先来学习经济业务,则可以使得复式记账中涉及的会计分录得到加强和巩固。然后再安排讲授会计凭证,可以使经济业务中的核算知识在凭证填写中得到应用。这样安排下来,前后知识环环相扣,相互促进,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3)适当删减和拓展教材内容

教师不仅要研究教材,更要透彻理解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对于培养目标有重要作用的内容要重点讲解;而对于偏离教学目标的内容可以删掉;教材中没有的,但作为会计专业又必不可少的内容,要适当增加。比如,基础会计教材中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是会计目标,表面看来这部分内容没有时间专业知识,重要性不大。但是从整个专业的培养目标来看,让学生明确会计专业的目标、认识专业的重要性对于整个专业课程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尤其会计职业道德学习会对学生的价值观和未来的工作态度产生重要的影响,所以应该详细讲解。

2.提高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对于基础会计学科,教育研究者和广大教师总结出了许多诸如情景教学、比喻教学、图式教学等教学方法。想要让这些来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必须要学会灵活运用,而非生搬硬套。比如在讲解有者权益的概念时,许多教师往往会采用情景教学法,向学生呈现一个假定的企业,企业主用资产还债后的剩余就是所有者权益,显然这个情景是远离学生生活的。如果把假定的情景变成学生身边是事情:学生A向学B借了50元钱,A在第二天从家里拿来了100元钱,此时A的真正的拥有多少钱呢?这样的情景中学生就能很快理解所有者权益概念的本质。

归纳和总结也是教授基础会计学科必不可少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往往要和图式法相结合,才能够收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基础会计教材整个章节的编排虽然逻辑性很强,但是对于初学者来说是不能在短时间内形成一个完整体系的,所以教师在每章内容结束时,对整章内容进行总结,用图例来展示能够清晰地呈现章节的脉络结构,便于学生把握整体。比如第一章的内容可以这样来进行总结:

会计职业

是什么――会计概念

做什么――会计职能

对 谁――会计对象

为什么做――会计目标

怎么做――会计方法

结束语:除了从教材和教学方法两个方面来提高基础会计教学的有效性之外,教师还要注意通过创造和谐开放的课堂氛围来引导学生,加强课堂上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通过对焦点问题的质疑和讨论来引发学生对这门课程中所讲述内容的关注,让课堂教学目标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李波.谈基础会计的学习方法[J].中国职业教育,2008,(07).

[2]孙璐璐.教学中有效性教学策略的应用[J].课堂与教学,2009,(04).

[3]蔡文涛.会计专业教学中的常见问题[J].教育论坛,2008,(05).

上一篇:浅析细化立定跳远动作要领的实效性 下一篇:浅析莫尔道嘎林业地区信息技术在生物教学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