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班主任工作浅谈

时间:2022-09-15 05:26:02

新课程理念下班主任工作浅谈

在新课程理念的要求下,班主任工作要充分体现师生的平等关系,要从多角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和教育环境至关重要,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根据本人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现总结如下心得:

一、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1.提高思想认识,端正学习态度

我们可以采取这样的方法:以《谈理想》为题召开主题班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发言,达到相互诋毁的目的;开展向英雄、模范人物学习的活动,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开展创造文明班级先进个人活动培养学生的思想情操;通过有关课程内容的讲解,让学生明白我们的民族是一个古老、文明、伟大的民族。在封建社会时期,我国政治文化科技等方面独领,为世界文明做出过伟大贡献,增加民族自豪感;讲解百年的屈辱历史和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增强他们为祖国富强、民族的振兴而努力学习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帮助学生逐步树立崇高的理想,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

2.重视学生的情感生活

尊重、关心、赋爱于学生是素质教育对教师提高的基本要求。每个学生都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当学生成绩不好,犯了错误或有越轨行为时,班主任应坚持正面教育正确引导,不能讽刺、挖苦或者打击。在学生有疑难问题时,要耐心解答,排除“师道尊严”思想,把自己和学生放在平等的地位上,和学生交朋友,以良好的自身形象、敬业的精神去影响学生,使学生对老师产生信任和依赖的感情,这样才能使学生乐予接受教育,克服自身的非智力因素。

3.多色度的兴趣激发

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克服非智力因素。班主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激发学生的兴趣:重视直观教学,调动现代化教学手段,通过多媒体演示,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学生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途径直接感知事物,从而产生浓厚的认知兴趣。重视学生的自尊心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考试以后班主任最好取消排名次的做法,以免使失败者变得悲观与消极。

二、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使学生轻松学习

1.必须建立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

通常情况下,教育和学生的关系是封建式的家长制关系,特别是班主任,学生对其更是绝对服从,班主任借助“家长”来制服他、管束他,师生之间是管制与被管制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根本谈不上自我教育,自我教育的前提是人对人的信任,如果当一个人的心灵对良言、忠告显示温存或老师责备的目光,这类极精细而纯人性的教育手段非第三的时候,他才能做到进行自我教育,相反是难以奏效的,班主任只有与学生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学生才能深刻地反省自己,从而进行自我教育。

2.班主任要树立一定的教育作风

这个教育作风一般指营造一个安静的气氛,不要有大声喊叫和爱动气的现象,班主任要耐心细致、循循善诱。如果班主任时不时对这个或那个学生在恼火,并让这种不良的情绪发泄出来,表现为大声呵叱和随意处罚,力求最严厉的训斥,那就根本不会有自我教育。因为对一个的训斥责骂处罚多,他对好言好语越是听不进去,而那种好好思考的能力就难以得到发展。因此都是要实现学生自制,班主任要以身示范,平等的对待每一名学生,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和教育环境。

3.做一个学生尊敬爱戴的好教师

作为班主任,应该做学生自己热爱自己,自己而不是惧怕自己。应该让学生敞开心扉,倾注自己的感情和思想,要是学生向你说出了心理话,你的教育应有了很大的成绩,相反,谈任何教育都是徒劳的,当学生用语言表露自己心灵的创伤时,他首先在使自己的感情变得纯洁,原始的情感被更加细腻的、高尚的感情所代替,正如人们在这种情况下所说的,他在控制自己,而这正是一种微妙和动力,促使他进行自我教育,在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同时,班主任还要协调课任老师,让学生轻松学习。让学生在素质生育的全面实施的今天,对学生作业繁重现状的改变已成为待解决的问题,学生作业繁重,使其苦不堪言,成天背着学习的包袱,学生的天性受到压抑,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影响了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提高。那么是不是不给学生布置作业呢?答案是否定的,问题是布置作业要精心选择,体现出能力的训练,而不是单纯的基本知识的重复性练习,为此,班主任要深入了解学生各科作业情况,适时地和课任老师交换意见,共同为学生提供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如可布置一些操作类作业,阅读类作业、口头类作业以及一些画画类作业等,让学生在轻松的探讨中培养了能力。

三、积极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后进生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一些学生由于学习基础、兴趣爱好、性格缺陷等诸多原因,成为了班级里的“后进生”,既影响了学习,又影响了正常的社交活动。因此积极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显得尤其重要。

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动用情感教育促进其转化,“自信心是成功的基石”。后进生一旦掉队,往往是失去信心产生自卑感,尤其是性格内向的学生,不愿多说话,时时事事处于消极状态,班主任应让他们消除顾虑,树立自信心,要做后进生的良师益友,经常跟他们谈心交流,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注意给他们创设一个尊重、信任、热情关怀的气氛,使他们产生亲其师信其道的心理效应,消除自卑感调动积极性,使之迎头赶上。

此外,教师要多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稍有进步便投以赞许的目光,肯定他们的成绩,提高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改变目前的单单以文化课成绩来评判学生的考试评价机制,建立全面的评价模式,如班内可以设专门班干部就学生团结同学、尊敬师长、热爱劳动、助人友爱等方面做好记录,定期总结表扬,这样成绩落后的后进生极有可能在这些方面成为先进,得到相应的表扬后就会带动其学习的进步,从而使其全面转化。

教师应努力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注意建立平等、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重视师生之间那种积极、融洽的情感交流。在这种情感交流中,学生表现出对教师充满期望和信任,学生就较容易把这种潜在的情感意识转移到教师的教学内容上,从而形成一种积极的学习情绪,产生一种自觉进取的健康心态,个性品质也会得到很好的发展。

上一篇:职业院校实训基地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中职学生心理状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