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高校的财务管理模式及创新研究

时间:2022-10-16 03:56:05

新疆高校的财务管理模式及创新研究

摘 要:随着高等教育快速发展,高校财务管理模式随之发生新的变化,存在的问题日益受到重视。本文所对新疆高校现行的财务管理模式进行了分析,研究在财务管理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思路。

关键词:高校;财务管理模式;创新

一、新疆高校现有财务管理模式分析

(一)“统一领导,集中管理”模式。这种财务管理模式要求高等学校内部只设一级财务部门,统一领导学校的财会事务,集中管理学校的所有经费,在一级财务部门之外不设同级财务机构,学校所有财务收支都必须通过一级财务部门,校内各院系没有财权,也没有制定院系内部规章制度及其实施办法的权力。“统一领导”指在学校的统一领导下,一级财务机构(财务处)对学校的财会工作实施统一管理,特点是统一财经方针和政策,统一财务收支计划,统一财务规章制度。

(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模式。在这种财务管理体制下,学校也只设财务处作为一级财务部门,但赋予了各院系一定的财权,也会在规模较大的院系设立二级财务机构,院系自行管理其创收资金的财务收支,对学校分配的经费自行安排使用。 “分级管理”的特点主要体现在院系三方面的权利,分别有,对学校下达的预算资金有统筹安排权和使用权,院系执行学校财务规章制度的实施办法在不违反学校统一的财务规章制度的前提下有制定权,有本级机构财会业务的管理权。

(三)两种模式比较。 “统一领导,集中管理”模式的优点有利于学校集中有限的资源,统筹安排,分轻重缓急解决学校的问题,保证学校完成重点教学和科研任务;有利于学校预算的编制和控制,保证学校的预算能按原预算用途顺利实施;有利于对符合学校发展方向的工作计划多安排经费,从经费上保证学校的发展不偏离既定的方向。这种模式的缺点是学校过分强调财权的集中,从而限制了院系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模式的优点是这种模式较好地解决了集权和分权的矛盾,在学校教育经费一定的情况下,有利于促使院系合理和有效地使用经费,有利于调动院系创收的积极性,也有利于院系重视财务管理工作。这种模式的缺点是不能真正发挥学校一级财务机构的宏观管理职能,容易使校内各单位各自为政,只重视部门的经济利益而忽视学校的整体利益。

二、新疆高校的财务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运行机制不健全。高校财务管理体制是“统一领导,集中管理”,或者是“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无论采取哪种方式,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统一领导与财权分配的矛盾。目前,高校财务统一领导存在两种极端,一方面财经纪律不严、追求小集体利益削弱统一领导的效率;另一方面过份强调领导的权力,造成决策不民主、不科学的问题。这些问题也是新疆高校存在的问题之一。本来应该进入学校办公经费资源的资金常常以“莫须有”的形式,转到学校或者二级单位私设的小金库里面去。诱发多起经济犯罪案件,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学校改革发展的进程。其中,新疆大学和新疆医科大学的“小金库”问题严重。

(二)高校部分财务人员观念保守,财务管理目标不够明确。目前以“报账型”为主的财会工作模式严重滞后于高校改革,并与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是造成当前财会工作被动的根本原因。一是财会工作的重点还基本停留在记账、算账、报账等方面,过多地强调服务职能,而忽视了内部管理职能。由于财会工作还停留在以核算为主的模式上,因此重核算、轻管理,形成了市场经济进程下财会工作的作用和地位有所削弱的反常现象;二是财务管理目标不明确,由于在计划经济环境下,高校经费基本上是政府拨款,高校财会就是“核算型”、“报账型”,学校任务把人才培养好,财务任务也只是把钱用好,高校缺乏应用“经营型”财务管理的环境和土壤;通常的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是“效益最大化”,它又难以引入高校财务管理中。

(三)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会计监督不力。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是保障高校财产物资安全完整的基础。高校财务管理制度和办法经过多年的发展,尽管已有所发展,但仍不是很完善,具体表现在:内部控制制度内容不全面、内部控制范围不够广泛。新疆有些高校对财政性资金的内部控制较为严格,强调对财政性资金的内部控制,而忽视了对预算外资金的内部控制。而有些高校未将二级单位财务纳入内部控制的范围,或控制不严、监督不力,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

(四)预算管理不完善,预算执行不严格。财务预算包含了财务工作的规划、实施和考评,是财务工作的指挥捧,各项经费收支都应严格按预算来执行。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预算编制时间紧、任务重,可能出现编制不准确、内容不全面、部门分配不均等问题,不能客观预期学校财务收支和全面体现学校的工作重点和发展方向。在执行时,还存在预算内容不实、预算约束不强和预算执行不了的情况。

三、新疆高校财务管理模式的改进措施及创新的建议

(一)完善学校内部财务管理体制。高校的财务人员要深入研究学校的经济、财务管理体制问题,对财务、资产、基建、后勤各部门和所属单位的管理结构,要进行全方位的思考,努力构建一个组织严密、管理科学、运行畅通、工作高效的管理体制。在这一方面新疆师范大学在财务管理中不断加强管理和创新,按照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有助于建立健全防腐败体系,从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高度来认识这一问题,建立积极有效的财务运行机制,完善财务制度。

(二)加强对高校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明确法人领导责任。《会计法》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校长是高校的法定负责人,应充分认识自己在财务管理中所承担的“第一责任人”的法律责任,树立财务管理意识。第一,必须根据本校业务需要,责成人事部门提出改革财会机构的方案,并经院校领导集体研究通过后,按干部管理权限配备、选用具备法定从业资格的财会人员;第二,会计人员必须依法设置会计账簿,建立健全本校内部会计监督制度,保证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不得授意、指使、强令会计人员违法办理会计事项,伪造、变更或隐匿、故意销毁会计凭证及会计账簿,编制、提供虚假的财务报告;第三,必须认真审核本校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并在财务报告上签名盖章,对报告的真实、完整性承担责任;第四,必须明确校内各级领导在财务管理工作中的权力和责任。

(三)加强财务监督,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新疆高校要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结合实际情况,坚持不相容职务必须分离的原则,科学制定内部控制制度。第一,要强化财务控制。使一切资金流动和价值转移都必须纳入财务部门的统一管理之中;第二,要强化工作岗位职责控制。增加岗位间的约束力;第三、要强化审批权限拄制,使各级人员权限和责任明确;第四,要加强会汁信息的监督,避免因会计信息失真而导致决策失误等现象的发生;第五,要加强与货币资金相关的票据和印控章的内部控制,制定严格的借出款项审批制度,严禁私自挪用、出借货币资金;第六,要加强银行账户的集中管理;第七,要加强对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票据的管理,建立健全票据管理制度;第八,要建立事前请示事后监督体系,通过常规审计、效益审计等手段,对会计部门实施内部控制和监督。

(四)加强预算管理。预算编制要结合学校的发展规划和各部门的实际需要,将学校资金科学、合理地分配和使用。预算一旦确定,必须由财务部门严格执行,一般不得改变。实行统一领导,集中管理,严格财务“一支笔”审批制度,保证各项支出合理高效。年终,还应对各单位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考评,并依此对下一年度的预算做出合理调整。新疆各高校纷纷认识到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对目前学校预算管理面临的形势和暴露出的问题进行认真的检查处理,总结经验,制定相应措施,不断强化预算管理,提高预算管理水平,以促进高校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郭振伟.浅谈高校财务管理模式[J].经济研究导刊,2009,58;(20):138-139

[2]傅建雯.高校财务管理机制的转变与完善[J].财会通讯(综合版),2007,(9):68-72

上一篇:浅析建筑金属结构中防火材料的应用 下一篇:新型工业经济体系的构建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