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与人的境遇

时间:2022-10-16 01:29:49

李北方

>> 极致境遇下人性的极致发挥 极致境遇下人性善恶的反思 营销与人性的弱点 野性与人性的较量 规则与人性的弱点 神性与人性的变奏 道德与人性的关系 痛苦与人性的映射 性与人性的回归 战争与人性的启迪 人性与人生的思考 文明的压抑与人性的复活 货币化与人性的异化 媒体语言的智慧与人性传达 草根生命与人性的光辉 房贷风险与人性的贪婪 德国厕所的个性与人性 公司理性与人性的探讨 《粉川》:“传奇”与人性的纠葛 专业与人性化的需要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政治 > 人性与人的境遇 人性与人的境遇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李北方")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李北方

这些一无所有的人,心里有他人,然而,这是不是他们一无所有的原因?那些锦衣玉食者,是不是因为有着相反的人性,才大富大贵?

前一段时间采访北大的卢晖临老师,我们谈到了人性问题。他在《走向集体之路》一书的后记里把人性作为制度形成的一个因素提了出来,但没有展开。人性问题极少在学术研究的视野中出现,像是一个禁忌,为什么我也搞不清楚。我跟卢老师开玩笑地说,你胆子不小啊,敢谈这个,不怕被骂啊。卢老师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眼光看待人性,他认为人性是历史的产物,对制度的影响一定是存在的,但二者的互动关系还有待研究。

跟制度互动的是总体上的、既抽象又具体的人性,那么在个人层面,人性与人生境遇会是什么样的关系呢?或者更简单地问,二者是否有关?

答案应该是肯定的。最近一段时间微博上出现了一批从国外网站转过来的专门拍摄流浪汉的视频,大体可以作为佐证。这些视频的拍摄者意图比较明显,就是表现这些无家可归者人性中的光辉,视频是否经过刻意选择和剪裁并不清楚,所以只有参考价值,还不能当作确实的证据。

一个视频是这样的,拍摄者找了两个流浪汉,让他们比赛掰腕子,赢的人可以得到100美元(两张50面额的纸币)的奖励。可以理解他们二人是何等需要这些钱,都拼尽全力想赢。比赛结束后,意想不到的一幕发生了,得到奖金的人拿出一张50块的分给了输家,输家不要,说你赢得光明正大,钱你该得,赢了的人则说,我们是一样的人,我知道你也需要钱买点东西吃。

在另一段视频中,拍摄者将一辆豪车停在路边,没有往计时器(电影《不见不散》里有这个东西)投币就离开了。一个在旁边乞讨的流浪汉看到了,想要提醒车主,见他“没有听到”,就从自己面前的碗里拿了硬币投了进去,1个小时过后,他再次为素不相识的车主投币。后来,拍摄者出现了,流浪汉说,我不希望你被罚款或者车被拖走。

另一段更有趣,拍摄者假装盲人,拿着一张中了500美元的彩票,请路人帮忙确认到底有没有中奖。几个看起来衣冠楚楚的人说,没有中奖,我帮你扔了吧,而被问到的流浪者则诚实地告诉他,祝贺你,你真的中了500美元。

还有一段流传更广的视频,想必更多人看过,一个流浪汉坐在一架废弃的钢琴前,弹出了令人心醉的优美乐曲……

这些一无所有的人,心里有他人,然而,这是不是他们一无所有的原因?那些锦衣玉食者,是不是因为有着相反的人性,才大富大贵?根据剩余价值理论,人要想富贵,必定得通过占有生产资料强占他人的劳动成果,拿他不该拿的。老洛克菲勒晚年散财的举动,被人大捧特捧,但若不是他一生强盗般地巧取豪夺,哪来财可散呢?做慈善不过是赎罪罢了。

那些有着美好心灵的无家可归者,是不是因为不愿意接受弱肉强食的社会逻辑而选择了自我放逐?如果生活在社会主义社会里,他们会不会成为受人欢迎和尊重的工友、朋友甚至是劳动模范、道德标兵?对此,我没有答案,只是推测。

差不多两年前,在一次跟香港理工大学的严海蓉老师的聊天中,听她说起有个美国的学者表达过流浪汉是对资本主义的反抗的观点。后来,我想起这个话,让严老师帮我找该学者谈论这个问题的文章来看,但她说,那只是一个在闲谈时表达的看法,并没有形成研究成果。

真希望有学者能对此进行认真的研究,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事关我们对当下的人类社会的理解,也事关我们对未来的想象。

当然我也希望继续看到那个系列视频,还想告诉那个叫Kobe的美国小伙子,大洋彼岸有个人很欣赏他做的这件事。

上一篇:生活自理能力评估表在老年科患者中的应用 下一篇:李嘉诚去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