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方师范院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构成

时间:2022-10-15 11:48:54

浅谈地方师范院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构成

摘要:地方师范院校是为地方基础教育培养师资的骨干力量,其教师的教学能力影响着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本文以教学能力的概念为基础,提出地方师范院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构成要素有:科学研究能力、理论统驭能力、教学认知能力、教学实施能力、教学评价、反思能力和基础教育实践能力。

关键词:地方师范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构成要素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5-0025-02

地方师范院校的办学定位是教学型大学,主要任务是为地方基础教育学校培养师资。大学教师既是从事学术活动的研究者,也是人类知识的传播者。但终归从事的是专业化的教师职业,因此,大学教师的教学能力是组成教师专业素养的核心内容。

地方师范院校的教师是培养“未来教师”的“教师教育者”。在当前教师专业化的背景下,专业化的“未来教师”要依靠专业化的“教师教育者”来培养。发展地方师范院校教师职业的专业性,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提高“未来教师”培养质量的根本途径,是保障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

一、教学能力的概念

高等学校的教学是以学科理论为媒介,应用教育教学原理,采用艺术化的方式和手段,将学科知识体系传授给学生、对学生的心智产生影响的实践活动。是一种师生之间复杂的情感和认知的双边交互活动。教师的教学活动是知识再生产和再加工的过程,它是以教师的分析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实践性思维等构成的智力为基础的认知性活动。教学活动因涉及到教师、学生、课程、环境、交流和手段等诸多因素,涉及到教师和学生的认知和非认知心理特征、学科教学内容和特点、师生双向间的交互影响、社会政治经济等因素,显得纷繁复杂。综观近年来学术界对教学能力的研究成果,对教学能力达成共识的定义是:教师在从事教学工作中,为顺利实施教学活动,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而表现出的一种心理特征。这种心理特征影响着教学活动的质量,是由特殊专业能力和一般能力组成的复合能力。一般能力是指从事教师职业所必备的学科专业知识和能力;特殊能力则是教师依据教育教学理论构建起来的、开展教学活动时拥有的专门能力。

二、地方师范院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构成

大学教师拥有知识“研究者”和“传播者”的双重身份,其教学能力着重体现在学科专业知识和能力、教育专业知识和能力、教师职业精神和道德等三个方面。从实施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来看,可分为设计与准备、组织与实施、评价和反思三个主要阶段。地方师范院校的教师是“教师教育者”。他们的教学能力对未来教师起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教学行为影响未来教师的教学行为。相对其他类型高校的教师,要求专业化程度更强、教学能力更高。据此,本文提出地方师范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构成的核心要素如下所述。各能力要素相互之间紧密联系,构成完整统一的教学能力有机系统。

1.科学研究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反映了教师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科学研究的每个环节中都要求教师具备创新能力。当今时代的教育是创新教育,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教师必须具有创造才能。真正具备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教师,才能提高教学能力,取得优异的教学效果。①学科科学研究能力。教师开展本学科科学研究,不但要求应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还要不断地获取新知识。所以,开展学科科学研究是教师更新学科知识、实现终身学习的最佳途径和方法。教师学习获取学科新知识,再加以分析加工新知识,既可丰富教学内容,又可把教学变成知识再生产的过程。②教学科学研究能力。教育科学自人类历史开始,以探索人类教育活动中的基本规律为对象,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形成为成熟的学科,指导着人类的教育实践活动。今天,教学学术研究已成为大学学术活动的主要内容,更是构成地方师范院校教师教学能力的基本要素。

2.理论统驭能力。理论统驭能力在这是指运用科学的态度、理论和方法操作、控制、统筹教学内容和活动,实现教学目的的能力。①学科理论统驭能力。深知本学科历史和发展趋势、本学科和相关学科的理论体系及相互联系,能够开展知识再创造的能力。具备娴熟的学科理论统驭能力的教师,能够采用艺术化的方法,对学科教学内容进行知识再生产。②教学理论统驭能力。教育教学实践中自觉地学习教书育人的理论知识,而且会自觉地以研究者的眼光去观察、思考和解决教育教学活动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同时还会主动地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③理论联系实践能力。将理论发展成果应用于教学,既可丰富教学内容,又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在学科教学中,通过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可将抽象的理论形象化,促进学生建构知识体系和心智发展。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将教育理论应用于教学,可帮助教师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解决教学中产生的实际问题,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3.教学认知能力。教学认知能力主要是指教师以教学活动作为认知对象,深刻认识教学活动的特点及要素之间的联系或关系,理解和概括学科的概念、法则和规律,洞察和把握学生心理特点,深度了解所采用的教学策略的能力。反映着教师对“教学目标、教学任务、学习者特点、教学方法与策略以及教学情境的分析判断能力”。①教学目标认知能力。教师准确把握课堂、课程和学科教学目标,使三类目标之间相互影响、多维衔接、彼此渗透。在教学中准确地实施和实现教学目标,能够使教学活动对学生的发展成长起到积极作用,保证教学活动有效性,这是衡量教师教学认知能力高低的重要表现。②教学资源认知能力。教学活动需要教师深入分析教学资源,理解和把握教学资源内在的构成特点与外在的形式表征,透彻理解教学资源的内容,内化成自身知识,促进自身专业发展,实现学科的有效教学。在教学中有效利用好各类教学资源,结合学生实际,灵活运用,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学资源的作用,满足学生学习和发展需要,也是教师应具备的基本能力。③教学对象认知能力。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心智发展水平和课堂表现等背景进行全方位的了解。教师只有对学生学习境况进行全面的、整体性的感知、认识和了解,才能保证教学活动的客观性、可行性和针对性,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效能。(4)教学情境认知能力。作为教师的一种重要的认知能力,反映了教师对课堂信息的理解和加工能力,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率。教师抓住课堂教学本质,从课堂教学现象中辨别与教学有关的关键信息,发现关键问题和重要线索,即能够灵活地运用一些课堂教学规则,掌握课堂教学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

4.教学实施能力。课堂教学是人才培养的主要渠道,课堂教学效果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规划、检查、反馈、控制和调节,是教学实施能力的反映。①教学方案设计能力。所谓教学设计的能力,是指教师应用教育科学理论详细谋划具体教学过程的能力。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的特点,制定适切的教学目标,正确把握学科理论体系,对教学内容进行再生产,选择恰当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开展教学,以取得最佳教学效果。②艺术化的表达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用艺术化手段再生产的内容,配合以艺术化的教学语言和肢体语言加以表达,可增强教师的个性魅力和教学吸引力。教师精练的语言、鞭辟入里的分析、入木三分的概括,可极大地开启学生的心智和陶冶情操,使艰繁的教学活动变为艺术享受。③教学方法应用能力。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来确定、娴熟灵活地使用各种教学方法和媒介,使教学方法多样性和多样化,避免教学模式单一化和僵化,增强课堂的艺术效果和吸引力。④教学组织监控能力。教师具备良好的教学监控能力,面对错综变化的教学环境,能够灵活自如地处理教学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对自己实际教学活动进行有意识的监察、评价和反馈,对教学活动进行调节、校正和有意识的自我控制,可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达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⑤交流与沟通能力。教师的教学活动主要是与学生进行心理互动的活动,因此,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交流与沟通能力,能够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从而将自己所拥有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学术思想和见解充分传授于学生。在与学生的交流沟通过程中,既可以培养他们的交流与沟通能力,也可以用教师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未来教师”的发展。

5.教学反思和评价能力。教学反思和评价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以批判性的思维评价自我主体教学行为及表现的过程。教师通过回顾、分析和检查等方式,对自己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从而努力提升教学过程的合理性。教学反思和评价是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有机结合的一个重要途径,它会促使教师将日常教学中积累的狭隘、片面、肤浅的经验升华为教育智慧和思想。教师通过反思可将自己的自发教学行为变成自觉行为,缩短教师的成长周期,使教师全面成长发展。

6.基础教育实践能力。为使地方师范院校的教学现状和新课程改革的形势相衔接,做到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培养合格的“未来教师”,地方师范院校的教师应当走出“象牙塔”,深入基础教育学校,亲身感受基础教育改革现状,深刻理解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内容及实施过程,理解新课程的学习观、教学观、评价观。能够对基础教育教学和研究进行指导,实现“理论―实践”的“双师型”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以增强学科课程对“未来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

地方师范院校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是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提升教学质量、优化教学效果、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基础性条件。因此,进一步探寻地方师范院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构成要素,对构建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路径,提升教师专业素质发展,强化有效教学,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岳夕茜.论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基础[J].教育与职业,2011,(17).

[2]贺永旺.提升教师教学实施能力[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

上一篇:“学进去、讲出来”悄然走进小学语文课堂 下一篇:专有成本与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