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的“活”和“动”

时间:2022-10-15 11:34:16

数学课的“活”和“动”

摘要: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状态有一定的特殊性,如果要使他们保持良好的学习积极性,学习内容要充满童趣,同时教师所采取的学习方法也要有多样性和趣味性,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这也给低年级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

关键词:通透;深刻;丰富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1-055-1

对于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最重要的是使全体学生感到数学很有趣,学起来也会感到轻松。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我所选择的教学内容都很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学习空间,充分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要求的“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一基本理念。可是课堂中如何做到没有一丝一毫的机械传授,而是不着痕迹地点拨、引导,把自主学习、交流、探索新知识的机会和权力都交给孩子呢?于是我不得不有了一个新的思考:怎样让学生在理解算理、学得算法的同时,能够再获得对运算意义的深刻理解,进一步丰富数学活动经验,感悟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

一、将简单的教材理解通透

教材是实施教学活动的根本资源,实现课堂教学丰富与深刻的前提必须是吃透教材。受篇幅、呈现形式等因素的制约,教材通常以静态、简约的方式为教学活动提供话题与线索,而无法展现教学的全部内容,这就要求我们以连续、动态的思维从整体上感悟教材的编排体系、目的要求等,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反复追问自己:这节课我们要教什么,为什么教这部分内容;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要怎样去教才最合适等问题。我们只有在不断的追问中与编者、教材、学生和自己展开对话,才能将教材理解通透,避免教学过程中的盲目与偏离。

在教学苏教版一年级上册《连加连减》内容时我做了以下的思考。教学内容的例题非常简单,只呈现了两幅图和两道算式:能否将连加、连减的算法建构作为教学任务的唯一或“重中之重”?不能。从单元教学的任务看,本节课的内容包括加减法意义的继续体会、连加连减口算和解决实际问题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尽管显现的方式有隐性和显性之分,但都是基本的教学任务,是相互依存、互相促进的。比如,体会了运算意义就能知道计算时该怎样想,算法的探索过程又会加强对运算意义的感受;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学习计算,有利于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体会运算的意义和方法。教学中不能随意取舍或厚此薄彼,只重视算法建构这一个方面的内容和目标是片面的。从教材的编排体系看,本单元是教学加减运算意义的开始,教材分四个阶段组织教学:一是联系生活经验初步认识,二是通过“一图二式”发展认识,三是通过“一图四式”深化理解,四是在应用中加强理解。连加、连减便是在最后一个阶段安排的内容,力求通过引导学生体会连加、连减问题中的“合分”关系,选择合适的算法,继续理解运算的意义。教材还将连加、连减教学与解决问题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学习运算的作用和现实意义,增强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这就表明了相应的教学活动应以问题解决的方式开展。有了以上的认识,我们就不难回答本节课究竟要教些什么、为什么教等问题了,就不会再将“会算”作为根本追求的片面之举,而可能会在更深的层面思考怎样才能将简单的知识“教活、教懂、教透”。

二、将简单的内容挖掘深刻

作为对上述三个方面任务的进一步思考,我们还要继续追问:在完成这些基本任务的同时,还能让学生力所能及地获得些什么呢?这就要求我们将目光聚焦于知识的形成过程,努力发现在知识形成过程中对学生发展有益的内隐成分,如数学思想、数学思维、数学活动经验等,通过恰当地整合渗透,让教学内容更加丰富,让教学过程更加丰满,使学生的学习经历由简单走向深刻。

学生收集、整理、加工信息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一个“数学化”的过程,其思维基础是数学抽象。比如,学生将教材中运南瓜的现实情境逐步抽象提炼,并建立一个有条件和问题的数学问题结构,这本质上就是一个依据数量关系进行模式建构的过程,即实现了由现实原型向数学问题的转化。接着,学生要对数学问题进行探索,在得到算式结果的同时,也就获得了现实问题的实际解答。

三、将简单的活动演绎丰富

基于上述理解,我确立了这样的教学构想:以问题解决为线索,让学生在对数量关系的发现和理解中,进一步理解运算的意义,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同时渗透数学思想和数学思维。以下是部分教学过程:多媒体动态演示筐里有4个南瓜,又运来3个。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然后说一说自己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比一比哪个小朋友说的最好!

生1:我看到菜园的筐里一开始有4个南瓜,又运来一个筐,里面有3个南瓜。

生2:这时有7个南瓜。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

师:大家能不能跟老师一起把刚才看到的和这个问题一块儿说一遍?

(边指画面边引导学生表述条件和问题。)

让学生在看、想、说的活动中练习用四句话来描述事件的变化过程,实际上就是让学生积累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的经验,锻炼学生收集信息、表述信息、加工信息的能力,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条理化和清晰化。虽然耗时较多,但学生已经从事件发生、发展的顺序中建构了数量关系,相关的活动激活了学生的已有知识,为理解连加的意义和探索算法提供了必要的经验支持。

当我们将学生的课堂生活不再作为一个单线条的知识叠加过程,而是作为一个全景式的“蜕皮成长”过程,从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形成、思想方法的感悟、活动经验的积累等融合的视角来解读教材,组织教学活动,一定会带给学生一个丰满的学习历程,学生思维也一定能获得应有的发展。

上一篇:乐海无涯乐作舟 下一篇:浅谈如何让英语语音教学充满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