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改革创新的路径选择

时间:2022-10-15 08:23:06

基础教育改革创新的路径选择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有一句评述教育的箴言:“坏教师奉送学生真理,好教师教人发现真理。”这句话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它体现着一个教育工作者对教育事业应有的挚爱与虔诚,也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关怀。

一、事件由来与各方的反应

1.事件由来

《西安一小学给差生戴绿领巾称为激励其上进》的一篇报道:“中午时分随着下课铃响起,小学生们在老师引领下排队回家。最先走出校门的是一年级学生,队伍自然地被他们佩戴的领巾颜色分成了两类:一半孩子戴着鲜艳的红领巾,另一部分孩子则戴着绿领巾。”[1]

2.各方反应

(1)学界关注——出发点是为激励孩子,客观上变相划了等次

西安市教育学会会长许建国认为,佩戴红领巾是一项严肃神圣的行为,尽管佩戴绿领巾的出发点是激励孩子成长,但红领巾、绿领巾都在校园内出现,不利于孩子对红领巾的认知与尊重。绿领巾虽不是差生的标识,客观上已变相给孩子划分了等次,这容易让孩子幼小的心灵产生自卑感,不利于心理健康。

(2)教育部门——绿领巾不合规定,已被叫停

得知学校让小学生佩戴绿领巾的事件,某省少工委工作人员说,《中国少年先锋队队章》中并没有“绿领巾”的规定。“我们不支持学校这种做法,佩戴绿领巾不符合全国少工委有关规定。”相关负责人介绍,少先队作为全国性少年儿童群众组织,重要标志上有统一规范。

(3)学校反应——为激励上进,并非歧视

据介绍,学校委托制作红领巾的厂家,设计了同样大小的绿领巾,10月14日发放给没有入队的学生。学校九十多名一年级学生中,约有一半人都佩戴绿领巾。学校相关负责人称,作为一种教育探索,这种做法还没给上级部门汇报过,学校把这部分学生称为“苗苗少先队”作为预备培养,对佩戴绿领巾的要求和红领巾一样。

(4)家长、学生——“不戴的话,老师会批评”

苏女士有个女儿读一年级,小孩子回家就戴着绿领巾,母亲觉得特别奇怪,女儿说这是老师发给她的,班里戴绿领巾的同学将近一半。“哥哥姐姐们都是红领巾,我觉得绿领巾不好看,可是不戴的话老师会批评。”另据一名一年级学生透露,调皮、学习不好的学生就得戴绿领巾,老师要求上学、放学都不能解开,不然就在班上点名批评。

家长苏女士认为,此举对孩子心理有极大伤害,学校这种做法有些奇怪。不少家长也表示对绿领巾不理解,认为学校此举欠妥,没有征求家长意见。

(5)老师与社会——学校教育要关注生本发展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劳凯声说:“正面的强化和负强化两种教育方法对于一个孩子来说都是需要的,但是作为一个老师来说,在实施负强化,也就是批评的、否定的、处分的方法时要特别谨慎,也就是说必须要在尊重和保护学生的个人权利,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的基础上来帮助他们、要求他们。这样才能实现教育的最终的目的,但是这种标签式的做法很容易最后被解读成为就是一种按好坏来做的分类。最终,我觉得我们的任何一种教育的措施、教育的方法还是要看它的效果,也就是说它对孩子来说,它是起到了正面的促进的作用呢,还是对孩子的发展起了一种损害的作用。”[2]

二、教育改革创新的价值取向探析

1.此次事件背后的思想问题分析

(1)学校教育管理思想的积弊

长期以来,我国的学校管理思想和实践,偏重与习惯于被动执行上级派下的行政指令,易于陷入工具主义、管理主义的片面化僵化思维“窠臼”,匮乏于主动思考的机会和辩证思维的主动性,即使偶尔获得展示自我的价值的机遇与时机,也会因学校主体性内在素质的不足产生的“习得性无助”,抑或持有片面夸大自身能力无视自身缺憾而产生的“选择性失聪”,与之同时在对待自身主观能动性发挥的条件认知上产生了这样一种“盲勇”态度——只顾眼前利益与局部本位,丧失对自身服务对象的责任与自身建设的轻视。

(2)学生管理与评价的困境

在我国以往的学校管理实践中,由于历史原因,我们过度关注学生集体教育,忽视学生个体教育;在专注于学生集体中少数精英分子教育发展的同时,丧失了更为广泛和基础的平凡学生性格和品质的关注与培育。如此,我们学校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更多的是“应试能力”有所见长,而其他方面如社会责任意识与行为、个体幸福构建能力与人际交往能力等成长不够。因此,当代学生管理与评价也有必要进入权变程序,重新进行再设计和再调整。

(3)教师专业精神缺失

此次事件中的教师毫无疑问执行了学校领导的指示和命令,顺利地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任务——将任务按照指标形式,进行简单分派,其过程缺乏必要的职业审视,没能进行合理的自我反思,更不利于合理的教育意义生成。这不仅是自身失去了对教育应有的责任感和热情的“习得性无助”写照,也是假设自身和学生在教育实施过程中都是无知“盲勇”的伪前提的生动印证,更有违“素质教育”之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

2.“危机”背后的“机遇”所在

(1)校本思想的缺失与重建——从“社会本位”向“校本关注”过渡

在我国学校教育实践中,我们对学校的思想主要是社会本位的,即学校是社会系统的一部分,学校执行的是社会意识形态规范与阶级成员传承功能。这种功能的设置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有其积极和正面的意义,这是值得肯定的。但随着社会发展,“校本思想”应当跟随时代社会的发展新动向和结合自身的发展需要,应积极谋求规划好学校自身发展的出路,着重于学校教育质量提高途径的有效性,着重于寻求适合学校自身成员,尤其是适合教师学生共同发展的方式和方法。

(2)学生评价体系多元化

根据多元智能理论中有关人类智能结构的论述,我们的学校教育应当适度调整、改造自身的教育方式和方法,积极寻求多元化的学生评价和发展途径,培养学生多元化的智能,全面提升素质教育的质量。

(3)关怀与尊重教师自身专业发展

在此次事件中,教师没能得到应有的尊重和职业理解,这不仅仅是源于教师职业道德意识的“选择性失聪”,更是长期以来学校教育职能单一执行路径下的“职能固着”,即学校甚至教师自身都没能把教师的身份和地位弄明白和摆清楚,教师被机械简化成“学生管理终端”,教师除了教书和辅导功课以外,其他职业权益被遮蔽,“专业地位”和“发言权”更是不被重视。

上一篇:“三课活动”让同课异构更加有效* 下一篇:节奏:英语课堂教学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