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微观知识教学策略

时间:2022-10-15 07:20:33

初中化学微观知识教学策略

一、借助图片、模型和角色扮演,进行辅助教学

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分子分解为原子,原子重新构成新的分子”。前者是从宏观层面对化学变化的认识,后者是从微观层面对化学变化的认识。在学习这一知识点时,根据初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学生从微观角度理解宏观现象是有很大困难的,为了能够较好地使学生建立起宏观与微观之间的联系,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如下办法:首先,引导学生回忆通电分解水的实验,知道水在通电的情况下会生成氢气和氧气,从宏观的角度认识化学变化的特征;其次,引导学生观察教科书上有关模拟水电解过程的“水分子分解示意图”,和学生们一起从微观角度分析该化学反应的实质:即在水电解的反应中,水分子分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每2个氢原子结合成1个氢分子,每2个氧原子结合成1个氧分子;第三,在讨论的过程中向学生们提出:是否可以用其他的方法来模拟水电解反应的微观变化过程呢?此时学生们情绪高涨,议论纷纷,有的用纸张剪出大、小两种圆来表示氢原子和氧原子,并且拼凑出水分子、氢分子、氧分子,进而模拟出通电分解水实验的微观实质;有的男女同学分别扮演氢原子和氧原子,同时扮演水分子、氢分子、氧分子来模拟通电分解水实验的微观实质。同学们在动手实践或表演的过程中,水到渠成地完成了对化学变化从宏观到微观认识的转变,实现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提升,也为今后学习没有明显现象的化学变化奠定了基础。

二、通过创设情境,提出有关问题

在学习化学之前,学生认识的物质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宏观物质,对物质的内在变化及其原因很少接触,学生的宏观思维和直观想象力比较丰富。由于微粒的抽象性以及概念的概括性,学生往往对此难于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一味地讲解定义,要注意结合学生熟悉的现象和已有的经验,创设生动直观的情境,引导学生通过想象、讨论、猜想、探究等手段,在脑海中描绘出一幅幅微观世界的生动图像,然后把它与宏观现象结合起来进行学习和理解。这样很容易把深奥的问题简单化,把模糊的知识清晰化。例如,在探究物质是由微粒构成时,向学生提出问题:怎样把高锰酸钾颗粒分得最小呢?然后让学生们进行探究。由于学生在学习氧气时已经对高锰酸钾有所了解,所以学生们动手设计方案并选择了最佳方案:把高锰酸钾颗粒研碎,并把它溶于水形成紫色溶液,倒出一半溶液加水稀释,溶液颜色变浅,再将颜色变浅的溶液倒出一半,又加水稀释,这样不断的继续下去,直到溶液变为无色为止。此时提出问题:最后得到的无色溶液中还有高锰酸钾存在吗?通过探究,学生感受到了物质是由肉眼看不到的、极其微小的粒子构成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此探究活动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为学生搭建了从宏观世界到微观世界的桥梁。随后引导学生观察苯分子、硅原子的图片,让学生真实的感受到了微观粒子的存在,同时也体会到了微观世界的丰富性。

三、教师要善用比喻,强化重点突破难点

在微观知识的教学中,教师若能恰当运用比喻的方法,来使抽象的概念与原理变得趣味化、形象化,从而有效地帮助学生充分理解微观知识,降低理解微观知识的难度,就会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如,在讲解《原子的结构》一节时,“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这一概念非常抽象,学生对原子内部的结构非常难以理解,如果只是从微观上去强调和解释原子的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学生根本就理解不了。我在教学过程中先让学生回忆运动会上60米、100米等短跑时的情景,然后提出问题:“为什么每名运动员都是在规定的跑道上赛跑,而不是随意乱跑呢?”接着我又提出问题:“汽车可以在公路上随意行驶吗?”“人们在公路上步行可以随心所欲地乱窜吗?”“学生在上课时的座位可以随便乱坐吗?”通过这些例子我们可以得出“多种物质在一起运动时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则,即每种物质都必须在自己的轨道上运动,否则容易发生碰撞。”这样,学生自然就理解了“原子在核外运动时必须分层排布”。在这个问题上,通过浅显易懂的打比方来做个简单的对比,最后达到知识传播的目的,同时教学效果还比较显著。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手段将抽象的肉眼看不到的微观过程,转化为直观的、形象的、生动的具有可视性的宏观现象,可以帮助学生迅速建立起微观粒子的表象,并逐渐形成从微观本质上认识和思考宏观的化学现象和变化的习惯,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上一篇:在生物课中关注后三分之一学生 下一篇:掌握学习方法 提高数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