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就是提供给学生一双合脚的鞋

时间:2022-10-15 04:52:53

教育就是提供给学生一双合脚的鞋

在林格先生看来,时下的教育观念和方法已经走向了教育的反面。从来没有一种成功的教育,身上会背负这么多跟教育无关的内容:升学、就业、致富、成名成家……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环境的一个普遍心态就是,过于迷信教育技术,迷信教育的目标是通过一系列的手段可以实现的,结果导致家长太累,教师太累,孩子也太累,而教育生产力却很低下。

林格先生经过大量的研究证明,教育者减少干预和一厢情愿的规划,孩子成人成才完全有方法可循。作者跟教育一线校长面对面的沟通,让他能从更宽的视野和更高的高度剖析目前教育的困境。林格倡导回到教育的本质,让孩子成为教育的主体,把家长和教师都解放出来,这也会让教育产生惊人的爆发力。他认为,教育是道,而不是技术。只要给予“道”的提示与点拨,大家一定能创造出无限精彩的教育技术,以及适合自己孩子的生动的教育策略,做到“手中无剑,心中有剑”。教育本身的目的是生长,而并非其他,比如“将来适应社会、做出成就”之类耳熟能详的说教,这些其实并非教育的目的,而是教育者尤其是家长的期望。这些目标,原本应该由孩子去规划,但现在教育者喜欢做的事就是替孩子设计好未来,然后要求孩子去实现,这恰恰是对教育本质的违背和对孩子天性的劫持。

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感受颇深的是:教育就是提供给学生一双合脚的鞋。“学生是脚”,说明学生是有个性的,是不一样的,是有差异的,我们应该能够容忍这样的差异存在。“教育是鞋”,就是说教育不应该是把同一双鞋套在不同的脚上,这样反而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扪心自问:我们教育这双“鞋”真的适合每个学生的这双“脚”吗?

我们在打造“鞋”时候,往往很少尊重学生的意见。我们总在以是否听老师的话为标准来评判学生,总认为学生的作业不合我们的要求,总觉得他们上课没认真听我们的讲解……这种一切以老师为中心的教育活动,不就是在拿我们自己看来适合的“鞋”往学生的脚上硬套吗?借用吴晓锋博士的话说,那就是“我讲了,我放心,是个美丽的错误”。因此,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首先要转变观念,珍视学生的尊严,尊重学生的人格,细心发掘每个学生的潜能,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了解每个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每个学生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确立发展方向,建立自信,这样才能打造一双真正适合学生“脚”的“鞋”。

造鞋匠不仅为天下男女老少造鞋,而且还为每个人造了不同时令、不同质地、不同功用的鞋。同理,我们的教育教学质量观也必须着眼于“全面”和“个性”发展。我们既不能只盯着少数“尖子生”而忽视大多数学生,也不能只关心学生的成绩而压制学生兴趣爱好的发展。正如不同年龄的人需要穿不同号码的鞋,正处在发育阶段的学生,生理和心理都在不断变化,教育还必须适应学生的发展,用发展的眼光来科学评价学生。着眼于学生的全面个性发展,着眼于所有学生的发展,才能算真正的教育。

(作者单位:甘肃省酒泉中学)

上一篇:管理是一种心的服务 下一篇:浮躁的教育需要冷静的智慧